第二百零三章 李嘉图等价定理第1/2段
“我们先假定,大明的总人口已经趋于平衡饱和,不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产生增减变化。”
“而后,假设朝廷决定对每个人减少现行税收(一次性总付税)100文大明宝钞(宝钞面额有六种,最小的为100文),由此造成的财政收入的减少,通过向每个人发行100文宝钞债券的形式来弥补(再假定债券期限为一年,年利息率为5%),以保证朝廷的财政支出规模不会发生变化。”
林煜问道:“那么,到了减税后的第二年,为了偿付国债本息,保证国家的收支平衡,朝廷应该怎么做?”
夏原吉没有多加思索,给出回答:“为了偿付宝钞国债的本息,朝廷必须向每个人增课105文宝钞的税收。”
林煜微微点头,接着又说:“面对国家税负(税收负担率)在时间上的调整,作为纳税主体的百姓,可以通过增加储蓄的方式来应付下一期增课的税收。”
“要是纳税的百姓足够理性,他们实际上完全可以将朝廷因减税而发行的100文宝钞债券加上5%的利息,作为应付朝廷为偿付国债本息而增课税收105文宝钞的财政支出。”
“这样,纳税百姓原有的消费方式并不会发生变化。”
“同理可得,如果大明债券的期限不限年限,那么结果始终都是一样的。因为朝廷债券的持有人可以一手从朝廷手中获得债券利息,另一手又将这些债券的本金和利息用以支付为偿还债券本息而征收的更高的税收。”
“在这种情况下,用举债替代税收,不会影响即期和未来的消费,等价定理是成立的。”
听到这里,于谦从开始的若有所思,到现在的一脸茫然。
夏原吉同样也是皱眉思索……
林煜说了这么多,总结起来就是“李嘉图等价定理”的观点。
这套理论认为,国家的征税和债券借款,在逻辑上应该是相同的。
也就是从表面上看,以税收筹资和以债券筹资并不相同,但是,国家的任何债券发行都体现着将来的偿还义务。
从而,在将来偿还的时候,会导致未来更高的税收。
如果纳税人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会把相当于未来额外税收的那部分财富积蓄起来,结果此时人们可支配的财富数量与征税的情况一样。
“李嘉图等价定理”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但实际上这依旧属于纯理论上的经济模型,与前面提到过的海盗分金同理。
也就是说,“李嘉图等价定理”只有在同时满足了四个前提条件下,才能等价成立。
即:
1、在经济的两时期模型中,当税收变化时,其变化数量在当期和未来对所有消费者都一样。
2、政府发行的债券在政府举债时活着的人的有生之年内偿还。
3、税收是一次总付税。
4、存在完全信贷市场。
……
就连提出人大卫·李嘉图李嘉图等价定理”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但实际上这依旧属于纯理论上的经济模型,与前面提到过的海盗分金同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