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一言堂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一旁的崔善长和郑定方也都不是傻子,多多少少还是听出了话中的一些深意。

  其中有一点让两人都很惊讶,那就是徐达似乎对这位九皇子也很敬畏。

  要知道徐达在大唐武勋之中的身份可谓是一人之下的存在,别说是皇子了,就算是太子见了徐达,那也得恭恭敬敬的,若是徐达不愿意给面子,除了当今天子,谁的面子他都可以不给。

  原本在得知徐达暂代西北边军的事情之后,崔郑两人都是猜测,这是不是陛下为了制衡九皇子的手段,毕竟有了徐达在西北,即便九皇子出任西北总督,那也会被徐达掣肘,算是达成了某种平衡。

  而这件事在很多人看来,皆是会如此认为。

  但随着崔郑二人这段时间的观察来看,两人都发现了异样之处。

  虽然明面上魏国公和九皇子之间看似互相掣肘,尤其是在各地关隘的布防和驻兵一事上,两人还发生了不小的摩擦,甚至因此而闹得有些不愉快。

  实际上却并非如此,魏国公和九皇子所争论的事情看似很大,但却都是无关痛痒的问题。

  反而在一些关键的问题上,比如军饷粮草、地方官员任命、以及关贸的事情上,却是从来没有发生争论。

  而且这些事情都是李兆一人便决定了,徐达几乎没有任何参言,皆是默认。

  给崔郑二人的感觉就像是,魏国公和九皇子在唱一台戏,而唱这台戏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所有人都认为他们不和,是故意而为之的假象。

  难道说魏国公其实也受制于九皇子?难道当今圣上是要让九皇子在西北一家独大?

  毕竟朝廷去年才削了藩,怎么可能又让一个皇子在外拥有如此大的军事实力,难道就不怕九皇子造反吗?

  虽然这仅仅是猜测,但这二人皆是意味深长的互相对视了一眼。

  崔善长半眯着眼睛,微微摇头,示意郑定方也不要再深究此事,知道得越多,那死得就越快。

  接下来一个时辰内,李兆便是将眼下西北之事做出了大致的划分。

  徐老爷子总领西北边军,崔郑二家分别执掌五万兵马,一切军令皆受徐达和李兆的调遣。

  对此崔郑二人自然是没有怨言,毕竟原本两家加起来也才五万人,这下一家能执掌五万兵马当然是好事。

  而后李兆便提议由郭嘉出任西北两州刺史,这刺史便是大唐在地方州府的最高行政长官。

  眼下谁还不知道郭嘉和李兆之间的师生关系。

  更何况卢凌阳倒台,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郭嘉的谋划,对于郭嘉的本事,崔郑二人都是深有体会。

  由郭嘉出任两州刺史,自然也没有人反对。

  姚广孝原本就不是来和李兆商议的,他只是负责将李兆的话带回去给徐达,便是笑着点头就行了。

  关于其他地方官员的任命,李兆几乎是按照郭嘉提前准备好的名单来安排。

  毕竟郭嘉在卢凌阳身边混了这么久,其实对于西北官场的了解比自己要深入。

  尤其是在识人这方面的本事,李兆还是很相信郭嘉的能力。

  同时郭嘉在名单中也加入了不少崔郑两家的门客和子弟,也算是变相的给了两家一个面子。

  对于这一点崔善长和郑定方都表示很认同,甚至觉得九皇子这个人还是很不错的,没有想象中那么阴险嘛。

  在郭嘉看来,即便如今西北已定,但武勋四家在西北这几十年的底蕴和根基还是存在的。

  想要完全掌控西北,还是离不开崔郑两家的关系网,就算日后老师想要将崔郑两家也从西北抹去,那至少在眼前这个时候,这两家都还有剩余的利用价值。

  接下来李兆又将在西北设立内务府的事宜做了安排,虽然阿里商行已经在西北扎下根,但终究只是民间的商行,想要光明正大的搞事情,没有官方的背景也不行,至少表面上要做得好看。

  内务府虽不算是官府机构,但却有官家的身份,只需要李兆这个内务府总管一句话便可以设立衙门,也省得再让朝廷走流程。

  诸事几乎已经安排妥当,具体的细节就不用李兆去操心了,至于这场所谓的会议,也不过是李兆的个人言论发表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