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报道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孙思涵和陈露这两位女士,确实没什么特别值得说道的地方。要知道,她们俩可都是外语专业出身,而后又攻读了外交学专业。

  不得不说,在语言方面,她们不但有天赋,并且还能吃苦。孙思涵对于英语、法语以及德语这三门外语掌握得炉火纯青;而陈露则对英语、法语还有日语游刃有余。

  再说那翻译司,其中超过七成的职员皆为女性。如此环境之下,无疑为孙思涵和陈露提供了一个能够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却是杜大为这个家伙居然选择前往礼宾司就职。以杜大为平日里展现出的那种性格与脾气,安康着实有些担忧他能否在礼宾司顺利地开展工作并且适应那里的氛围。

  但令人惊讶的是,在后续的工作当中,杜大为却用实际行动给安康扎扎实实地上了一堂生动的课。

  说起外交学院,尽管它乃是外交部直属的高等院校,但许多人可能都会想当然地认为在此就读的毕业生们,其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大概率都会是进入外交部工作吧?

  可实际上,通过对历年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分析来看,最终仅有大约 10%的外交学院毕业生有幸能够踏入外交部的大门开启职业生涯。

  而且通常来说,这些即将毕业的学子们早在大学三年级时就得参与那场至关重要的遴选活动。这场遴选宛如鲤鱼跃龙门一样,唯有成功通过者。

  遴选并不是只看学习成绩,而是要从德、智、体、美、劳方面综合考量。综合考量后,方有资格踏入外交部那扇神秘而又充满挑战的大门,并开启神奇的外交生涯。

  安康大三那年,外交部如往常一样展开了一场旨在选拔出卓越学生的遴选盛事。由于安康在校期间一直保持着极为出色的学习成绩,他顺理成章地入选了初选名单。

  当时突兀出现的名字还引起了一些不好的猜测,许多人还认为他可能身份背景过硬,妥妥的能够进入外交部工作。

  殊不知,尽管安康在学业方面表现得无可挑剔,但最终的结果却令所有人都大感意外——他竟然在遴选中惨遭淘汰!

  经过一番深入了解后同学们才发现,导致这一结局的原因并非是安康自身能力不足或者存在其他明显缺陷,而是源于一个看似微不足道却又无法忽视的因素:当时的安康年仅十四周岁。

  不过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次意外地将安康推到了另一个备受关注的舞台之上。原来,他在此次遴选中所展现出来的非凡才华和巨大潜力早已引起了数位知名博士生导师的高度重视。

  这些学界泰斗们纷纷将目光聚焦在了这位年纪轻轻便崭露头角的少年身上,一场围绕着安康博导归属权的激烈争夺在校园内拉开了不见硝烟的“战争”,最终以顾教授获得胜利结束。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