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4)第2/2段
……
【他是杀伐果断的战场将领,又是扶危济世的一代大医,他是李白诗中的神仙,也是苏轼心中的老师,他便是人称小仙翁的——道医葛洪】
天幕讲到葛洪的时候,他正独坐在静谧之地,天幕的光辉洒在他身上,仿佛为他渡了一层金身。当他看到自己的身影出现在天幕之上,且被后人铭记后,先是一愣,随后向着天幕伸出手,似要触摸那承载着后人敬意的画面,嘴角泛起欣慰的笑意。“我的一生,或有艰辛,或有困苦,为求仙道与医道之真谛,倾尽全力。未曾想,岁月悠悠,后人竟还记得我。”
后人不敢忘记他,甚至一直在仰望他,或许直到地球毁灭那一天,有关他的事迹才会真正的消逝于天地间。
【葛洪自号抱朴子,出生在一个江南豪族家庭,后因早年丧父而家道中落,常以砍柴所得,换回纸笔,遂被乡人戏称为抱朴之士。时逢八王之乱时,葛洪隐居于深山之中,一边无偿的悬壶济世,一边醉心于修仙炼丹】
【因早年平定农民起义有功,东晋建立以后,葛洪受封关内侯,受刺史邓岳所邀,隐居罗浮山中。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多次解除了当地百姓的瘟疫之苦。它将用于急救的医学知识整理成册,创造了我国我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肘后备急方》】
【书中记载有天花及狂犬病的治疗方法,比西方医学分别早了500和1000多年。“清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段关于用青蒿治疗疟疾的描述为中国首个诺贝尔奖“青蒿素”提供了关键的研发思路】
画面一转,实验室里灯光如昼,屠呦呦全神贯注地盯着眼前的仪器。四周摆满了瓶瓶罐罐,空气中弥漫着化学试剂的味道。
她身着白大褂,眼神坚定且专注,手中的动作有条不紊。一次又一次地将青蒿样本放入提取装置,仔细观察着每一个变化。
尽管额头上的汗珠滚落,她也只是随意地用袖子擦去,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失败的实验结果没有让她气馁,反而更激发了她的斗志。她就像一位无畏的战士,在这小小的实验室战场上,为了找到那对抗疟疾的关键物质——青蒿素,不断冲锋。每一次提取都是一次希望的点燃,每一个数据都是她通往成功的基石。
天幕下的众人明白,这位女性是在制作天幕所说的青蒿素。虽然他们并不了解青蒿素是什么,又有什么作用,但并不妨碍他们仰慕和崇敬她。“就是她做出了天幕所说的青蒿素?此女大才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面露惊叹。他身旁的人认可的点点头,的确是位值得大家尊敬的女性!
然后画面一转,视野来到颁奖大厅内,这里灯光璀璨,如同星河洒落人间。屠呦呦缓缓走上领奖台,步伐沉稳而坚定,每一步都像是她多年科研之路的回响。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