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内有58章第4/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而佐藤健这边,面对内部的叛逃和外部逐渐崛起的新势力,陷入了两难的困境。若要出兵讨伐赵勇等人,他需考虑到长途征战可能带来的风险,以及部落内部可能出现的空虚被其他敌人趁虚而入。但若是坐视不理,赵勇的势力只会越来越强大,对他的统治地位构成更大的威胁。佐藤健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统治策略,试图在巩固内部团结和对外扩张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然而,他的种种努力在士兵和族人对他日益增长的恐惧与不满面前,似乎都显得有些苍白无力,月王国的未来在这复杂的局势下愈发扑朔迷离。

  第十九章:防御强化与战略布局

  第二次叛逃的旅团长带着丰富的军事工程经验投靠赵勇后,为部落的防御建设带来了新的思路与技术。他向赵勇详细讲述了这一年多来所学到的挖工事与修碉堡的方法,赵勇听后深表赞同,决定立即着手强化部落的防御体系。

  原本部落的石墙高达七米,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但在面对潜在的强大敌人时,仍显薄弱。赵勇与老族长商议后决定,将石墙加高到二十米,并且使厚度加倍。这样一来,石墙更加巍峨坚固,宛如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能够为族人们提供更为可靠的安全保障。

  为了进一步提升防御的安全性,他们决定改变部落的出入口设置。在石墙的正面不再设置大门,而是选择在山体内挖掘隧道。部落所在之处一面是土山,一面石头较多,这为挖掘隧道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士兵们手持工兵铲,小心翼翼地挖掘着,虽然炸药充足,但他们不舍得轻易使用,力求凭借人力和简单工具打造出一条稳固的通道。这条隧道将成为部落与外界联系的秘密通道,平时部落成员可以通过后山进出,避免了正面暴露的风险。

  老族长考虑到部落的生活需求,提出从后山出去仍有草原可供打猎,而且距离集市更近,方便进行物品交换,这样既保障了安全,又不影响部落的正常生活与发展。众人皆认为此方案甚为妥当。

  于是,部落民众齐心协力,投入到浩大的防御工程建设之中。士兵们与族人们并肩作战,搬运石块、挖掘泥土,日夜奋战。在建设过程中,他们按照佐藤健部落的防御模式,建造了众多堡垒。这些堡垒分布在石墙周围以及部落内部的关键位置,相互呼应,形成了严密的防御网络。尽管他们的子弹数量相对较少,但凭借坚固的工事与合理的布局,依然具备了强大的防御能力。

  在后山方向,他们同样精心构筑了三道石墙。第一道石墙作为前沿防线,能够率先抵御来犯之敌;第二道石墙起到缓冲与支援的作用;第三道石墙则是最后的防线,守护着部落的核心区域。而部落正面,在原来石墙的基础上又增建了一道石墙,与后山的防御体系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防御工事。

  整个工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族人们疲惫却又坚定。他们深知,在这充满危险与未知的世界里,只有不断强化自身的防御,才能在未来的挑战中求得生存与发展。赵勇看着日益坚固的防御工事,心中稍感宽慰,他知道,他们已经为即将到来的风暴做好了尽可能充分的准备,无论是佐藤健的报复,还是其他未知敌人的威胁,他们都有信心与之抗衡。

  第二十章:佐藤健的应对与困境

  佐藤健苦等一个多月后,仍不见第二军团和李团长归来,他心中暗叫不好,意识到他们恐怕是叛逃了。这一情况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统治策略,以防止更多的人效仿叛逃。

  他迅速下令,对军火库进行严格管控,无论何人,日常值班时仅发放三发子弹,且军火库不再随意开放。他将库房的钥匙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只有在面临重大战事或紧急情况时才会考虑增发子弹。这样一来,士兵们即便有叛逃之心,也会因弹药匮乏而有所顾虑。

  同时,佐藤健为了加强对部落的监管,紧急组建了一支两千人的纠察队。这些纠察队员被分派到各个旅团周围,无论是旅团前方、后方还是左右两侧,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如同敏锐的鹰眼,时刻监视着士兵们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任何异常迹象,便会立即上报。

  在军事职能划分上,佐藤健做出了重大调整。他决定将打猎队伍与军队彻底分离,不再允许军人参与打猎活动。他亲自挑选并培养了一支近四千人的专业打猎队,这些人专门负责外出狩猎,以获取食物资源来供养日益庞大的部落。而军队则专注于军事训练与防御作战,各司其职,互不干扰。

  通过一系列的征伐行动,佐藤健又从其他部落掳掠回三十多万人,这使得部落人口急剧膨胀,总数已达一百三十多万。然而,人口的剧增并未给他带来太多的欣喜,反而让他陷入了新的困境。部落所在的地方原本就有限,如今显得格外拥挤,资源分配压力陡然增大。既要养活众多的人口,又要维持庞大的军队,还要管理大量的奴隶,这一切都让他感到力不从心。

  佐藤健深知,这些新掳掠来的奴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被彻底改造,他们心中可能仍怀有对原部落的忠诚与反抗意识。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大规模地扩张与征战显然不是明智之举。于是,他决定暂停对外的征伐行动,先集中精力解决内部的问题。

  他开始在部落周边寻找一处更为广阔的土地,计划重新建造一座更大的城池。在选址与规划的过程中,他的五十七个死士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四处探寻,终于发现了两百多里外的那片区域,也就是叛逃军团所在之处。死士们详细地汇报了那里的地形地貌以及叛逃军团的大致情况。佐藤健得知后,心中暗自思量:当下先全力建设新城,待新城建成之后,根基稳固之时,再出兵讨伐那些叛逃者,以彰显自己的权威,维护部落的统一。

  第二十一章:新城选址与建造

  佐藤健派出的五十多个死士在四处探寻之后,终于寻觅到了一处看似理想的地方来建造新城。此地靠近一个庞大的部落,相距仅有一天半的路程,位置较为便利。再往内部深入,有一条宽阔的河流横亘其间,河水滔滔,成为一道天然的屏障,敌人难以轻易跨越。而河的这边,则是广袤无垠的平原与草原,地势开阔平坦,植被繁茂,是天然的优良牧场。

  这片草原实际上是那个大部落的狩猎场,并且有两个山口坐落于此。每年牛羊转场之时,它们必然会途经这片草场,从山的那头缓缓走来,在草原上稍作停留后,再前往河中饮水。佐藤健一眼就相中了这个地方,尽管此地并不属于他,但他那霸道的性格使他全然不惧可能引发的冲突。

  佐藤健迅速做出决策,他调遣两万军队,士兵们携带充足的武器弹药,包括先进的三八枪、威力强大的机枪、便捷的手枪以及手榴弹等,浩浩荡荡地开往选定之地。他们首先对这片区域进行了包围式的圈占,随后扎下坚实的军营,建立起初步的防御阵地。

  那个拥有四百万人口的大部落得知佐藤健的行径后,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他们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抵抗,与佐藤健的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然而,佐藤健的部队凭借着精良的武器装备和训练有素的战斗素养,在战斗中占据了上风。在近半个月的激战中,大部落虽然拼死抵抗,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但依然难以抵挡佐藤健的攻势,损失惨重,而佐藤健这边的伤亡却相对较少。

  在战斗的同时,佐藤健的军队也没有停止新城的建设工作。他们将奴隶们驱赶到山中开采石头,这些奴隶在士兵的监工下,艰难地搬运着沉重的石块。同时,他们还打造了许多马车,用于运输石头等建筑材料。由于佐藤健所掌控的人口众多,达一百三十多万,尽管调走了一半的人力参与建设,但人力依然较为充足。

  众人齐心协力,经过半年多的辛勤劳作,新城的雏形逐渐显现。他们在平原上建造起了高大的石墙,虽然尚未达到预期的高度,但也已经初具规模,将很大一片区域圈围起来。石墙之内,他们挖掘了水井,以确保城内的水源供应;修筑了公路,方便城内的交通与物资运输。各式各样的房屋也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座能够容纳三百万人的城市逐渐成型。

  当新城的内部建设基本完成后,佐藤健便下令让族民们向新城迁徙。他的命令冷酷而决绝:若有不服从者,将被视为叛逆,军队将会对其进行无情的围剿与屠杀。族人们听闻此令,心中充满了恐惧,他们不敢违抗佐藤健的旨意,只得纷纷收拾行囊,迁往新城。

  巩固统治措施

  - 军事防御强化:佐藤健持续驱使人力完善石墙,不断增高加厚,同时在关键位置设置了望塔与防御工事,调配大量士兵值守,确保新城的军事防御无懈可击,让外部势力难以觊觎。

  - 人口迁移与管控:通过强硬手段将一百三十多万族民全部迁移至新城,对行动迟缓或有抵触情绪的族民,以武力威慑,从而把人口牢牢集中在自己的掌控范围内,防止因人口分散导致统治力削弱。

  - 基础设施建设:组织人力进一步挖掘更多水井,保障充足的水源供应;拓宽和延伸公路网络,使城内交通更加便捷高效,促进物资流通与人员往来;大力建造各类房屋,为族民提供稳定的居住场所,提升族民生活舒适度与归属感,以此稳定人心,巩固统治根基。

  - 资源调配与管理:全面掌控新城内的食物、水源、生产资料等资源,建立严格的资源分配制度,根据人口数量、阶层地位以及对统治的忠诚度等因素进行合理调配,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也让族民在资源依赖上更加依附于他的统治。

  - 军队力量部署:在新城内驻扎重兵,精心规划军队营地布局,使其能迅速应对城内任何突发状况。军队不仅负责城防,还在城内进行日常巡逻,维持秩序,彰显军事权威,以强大的武力威慑压制任何可能出现的反抗苗头。

  就这样,原本的旧址被逐渐废弃,佐藤健成功地将部落的中心迁移到了这座新建的城市,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而这座新城也成为了他继续扩张与统治的重要据点,只是不知在未来的岁月里,它又将见证怎样的兴衰荣辱。

  第二十二章:战略布局与后路谋划

  佐藤健望着初具规模的新城,心中满是对未来的规划,他对那五十七个死士说道:“再有半年,待诸事完备,我们便出兵讨伐那些叛离者。此地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无论是狩猎还是其他发展,都大有可为。”

  提及农业发展,死士们告知佐藤健,他们曾见到叛离者那边种植稻谷且收获颇丰,还带回了稻谷样本。佐藤健听闻后,眼中一亮:“有了稻谷种子,我们便可大力发展农业。如此一来,军队的粮食供应将更加稳定,也无需仅依赖打猎获取食物。粮食充足对于部落的长远发展意义非凡。”

  然而,佐藤健也并非毫无顾虑。他站在城头,望着远方,陷入沉思:“从战略角度来看,我们之前的老巢有山脉作为依托,若遇空袭,可凭借山洞躲避,安全性较高。而此地虽利于发展,可一旦遭遇敌方炮火或空袭,防御难度着实不小。”想到此处,他不禁有些懊悔,“我当初怎如此短视,如同兔子尚知留三窟,我却将老巢轻易废弃。为了让族人彻底迁至此处,我炸毁了山洞,焚毁了不少房屋,手段太过决绝。如今想来,那边若保留下来作为军事基地,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佐藤健深知,自己之前为了强制迁移族人,不惜大开杀戒,已引得部分人心惶惶。他担心若遇外敌来犯,新城或许难以保全,而自己将陷入绝境。“必须要为自己谋划一条后路。”他暗自思忖。

  于是,佐藤健又派出人手四处探寻。经过一番周折,他们在距新城约两天路程的深山沟里有了发现。那山沟极为隐蔽,进入其中还需花费一天时间。佐藤健在实地考察时,惊喜地发现此处蕴含丰富的铁矿资源。虽说当下铁对他而言并非最为急需之物,但长远来看,其价值不可估量。

  不过,佐藤健此刻首要考虑的是自身安全与战略退路。他决定先在此处建造一个秘密基地。他亲自率领五十多个死士以及两千精锐士兵驻扎于此,将这个秘密基地当作自己的最终退路与老巢。然而,佐藤健生性多疑,即便有了这个秘密基地,他心中仍不踏实,时刻担忧着各种潜在的危险。

  这时,死士上前补充道:“种粮食的部落是有,但是都 150 里以外,我们侦察时候看到了。只是距离有些远,不知是否要去抢夺?”佐藤健思索片刻,果断下令:“派一个团去,带上使者。若部落肯交出粮食种子,便少杀些人,且将他们的女人和年轻人带回来,老人和小孩暂且留下。若他们拒不交出,那就休怪我无情,将其全部杀光,务必把种子抢回来。毕竟现在稻谷已收割完毕,种子应不难获取。”说罢,他便派遣了一个旅团,在几个死士的带领下,向着 150 公里外的目标部落进发,去搜寻珍贵的稻谷种子,以图进一步扩充部落的农业资源,增强自身实力,为后续的发展与扩张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在这种疑神疑鬼的状态下,他不断思索着如何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战略布局,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全自己与他的统治地位。

  第二十三章:危机突临与困境加深

  随着新城的建设逐步接近尾声,人员也基本迁移完毕。此地猎物丰富,为部落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佐藤健在这一点上对新城选址尚感满意。

  然而,佐藤健全然不知自己的一举一动早已处于他人的监视之下。马驹的师傅以及他的飞鸟一直在四处寻觅他的踪迹,在他建造新城的过程中,就已经被发现。那两个叛逃的旅团长所在之处也同样被察觉,并且这些情况早已汇报给了新月王。只是新月王此时正忙于在铃兰岛与英军展开激烈的战斗,无暇顾及佐藤健这边的事情。

  佐藤健所在的新城距离西南军区有五百里路,但对于拥有飞行器的新月王势力而言,这并非遥不可及的距离。他们的飞行人员多次往返,对佐藤健的新城了如指掌。那二十米高且无门的城墙,以及士兵们身着的日式服装,都被他们看在眼里,甚至一度误以为佐藤健在此处建立了两个基地。

  当新月王在铃兰岛的战事稍有缓和,在海港城准备发动全面总攻并已经成功消灭六个英军城市之后,他决定不能再对佐藤健放任不管。尽管暂时难以抽出大量兵力进行围剿,但他认为有必要给佐藤健一个警告。于是,新月王派遣了一百五十架飞机前往佐藤健的新城。

  佐藤健刚走出他新建的小宫殿,就被天空中呼啸而来的飞机轰鸣声惊得不知所措。刹那间,炸弹如雨点般落下,尚未完全建好的城墙瞬间被炸得千疮百孔,军营也遭受重创,火光冲天,浓烟弥漫。佐藤健望着眼前的一片狼藉,心中大惊:“坏了,新月王他们已经发现我们在此处了。”他满心懊悔,暗自思忖为何当初没有将基地安置在山中,若在山里,尚有高射炮可以进行防御。

  所幸的是,飞机在轰炸一轮后便飞走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再次来袭。但佐藤健深知,危机已经降临,自己的处境变得极为艰难。他看着城内众多的族人和士兵,心中犯难:“如此多人,想要再次迁移谈何容易?可若不迁移,又该如何应对新月王接下来可能的攻击呢?”佐藤健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与迷茫之中,他的盲目自大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彻底粉碎,而部落的未来也被浓重的阴云所笼罩,不知何去何从。

  第二十四章:弃城远遁与绝境求生

  佐藤健遭受新月王飞机的轰炸后,内心被深深的恐惧与不安所笼罩。他紧急召集五十多个死士,面色凝重地宣布了一个极为决绝的决定:“我们必须放弃这里的一切,部队即刻向更深处进发,深入一千公里。族人就只能让他们自生自灭了,每个士兵只允许带一个女人同行,其余的一概舍弃,这座耗费无数心血建起的城也不要了。”

  佐藤健满脸懊悔地解释道:“新越国的实力远超我们想象,他们的飞机能在瞬间跨越五百里的距离,对我们构成致命威胁。我们如今的位置太过暴露,离他们太近了,只有继续深入,远离新月王的势力范围,才有可能求得一线生机。”

  死士们面面相觑,对于一千公里的概念有些模糊,纷纷询问到底有多远。佐藤健无奈地叹了口气:“这意味着我们要经历漫长的行军,可能需要数月甚至一年的时间。但如果不这样做,我们迟早会被消灭在这里。”

  随后,佐藤健开始安排后事。他下令将所有能收纳的大炮都收入他那神秘的空间或军火库中,然后对族人们宣称军队要外出大规模打猎,让士兵们自行挑选一名女人同行,不论用何种方式,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确定人选。他强调:“一旦行动开始,我们将远离此地,在草原上一路前行,避开其他部落,低调行事,绝不能再让新月王知晓我们的行踪。等找到合适的地方,我们便重新建立部落。”

  在接下来的六七天里,部落陷入了一片混乱与忙碌之中。士兵们按照命令挑选女人,许多女人听闻被抛弃的命运,悲痛欲绝,但在佐藤健的铁血命令下,无人敢反抗。最终,四十万士兵各自带着一名健康且未怀孕的女人,组成了一支庞大而又特殊的迁徙队伍。他们携带好武器与必备的物资,在佐藤健的带领下,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这座曾经充满希望与野心的新城,向着未知的远方艰难前行。草原上,这支队伍如一条长龙,渐渐消失在天际,只留下一座破败的空城和被遗弃的族人在原地,他们的命运从此被改写,而佐藤健的未来也依旧充满了不确定性与未知的危险,在这广袤而又残酷的世界里,一切都只能听天由命。

  第二十五章:族民回迁与重建家园

  在佐藤健带着四十万士兵以及相应的女人决然离去后,族里的老族长看着剩下的四五十万族人,心中满是感慨与无奈。他迅速召集长老们召开会议,众人围坐在一起,脸上皆是凝重之色。

  老族长率先开口说道:“那佐藤健终于是走了,他就是个祸害呀,如今他走了,倒也算是件好事。他口中所说的飞机太过厉害,咱们留在这儿,保不准哪天又遭了殃。可咱们现在待在这儿也不是长久之计啊,离那大部落太近了,他们要是哪天杀回来,咱们手无寸铁的,根本毫无还手之力。”

  长老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接下来该何去何从。最终,老族长一拍板,做出了决定:“咱们还是迁回以前那山里去吧,虽说之前被佐藤健折腾得不成样子,很多地方都被炸坏了,但那毕竟是咱们曾经生活的地方,只要咱们齐心协力,总能重建起来的。”

  就这样,老族长重掌大权,带着剩下的所有族人,踏上了回迁之路。一路上,大家虽然心中满是对未知的担忧,但也怀揣着对未来生活的一丝憧憬。

  回到曾经的那片故土后,众人看着眼前熟悉又陌生、满是疮痍的景象,并没有气馁,而是迅速行动起来。曾经跟着佐藤健的士兵们学到了不少技能,如今也派上了用场。他们懂得了烧陶瓷,便开始四处寻找合适的黏土,精心烧制出一件件实用的陶瓷制品,不仅可以用来盛装食物、水,还能拿去和周边部落交换一些急需的物品。

  大家也掌握了用火煮肉的方法,以往只能吃些烤制的食物,如今能煮出更加美味、软烂的肉食,让生活多了几分滋味。

  老族长看着族人们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欣慰,同时也暗自庆幸。他深知,佐藤健当时没有在这儿大开杀戒,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毕竟这儿有许多士兵的家人,要是佐藤健真的肆意妄为,恐怕很多士兵都不会愿意跟着他离开,到那时,局面恐怕会更加混乱不堪。

  如今,老族长带着这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族人,在这曾经的地方,靠着自己的双手,一砖一瓦、一点一滴地重新开始构建属于他们的生活。虽然未来或许还会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但此刻,大家心中都有着同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把家园重建好,让生活重新焕发出光彩。

  第二十六章:赵勇的抉择与援助

  赵勇在听闻佐藤健离去以及老族长带领族人回迁的消息后,内心陷入了沉思与纠结。他与一同叛逃的另一位团长商讨道:“佐藤健走了,老族长和那些族人在那边的处境实在可怜。咱们这边如今人也不少,你说咱们是迁回去好呢,还是继续留在这儿?”

  他们都知晓了飞机轰炸佐藤健之事,心中满是疑惑,不明白为何佐藤健会遭此劫难,庆幸自己这边尚未得罪外面的势力。赵勇心中其实是倾向于回去的,毕竟那是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有着深厚的情感羁绊,而且他也不忍老族长和族人们独自在那艰难求生。但眼前的现实问题是,他们这边人口众多,若要回迁,谈何容易?这其中的困难与风险实在难以预估。

  思索良久,赵勇对另一位团长说道:“我想咱们可以先派一部分部队回去,首要任务是保卫族人的安全。我作为后来的团长,我愿意先带着一团人回去,先解决他们的生活困境,其他的事情再慢慢商议谋划。”另一位团长虽也有自己的想法,但见赵勇心意已决,便也点头同意。

  于是,赵勇整顿好自己的一团士兵,踏上了归程。当他们回到老族长所在之处时,老族长和族人们都激动不已,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这归来的一团人给原本有些脆弱的部落增添了不少力量,无论是防御还是狩猎,都有了更多的保障。

  然而,刚回来的这团士兵起初并未意识到资源的珍贵性。他们在狩猎时,竟肆意地使用子弹,没过多久,子弹数量便急剧减少。赵勇得知后,大为震怒,立即下令严格控制子弹的使用:“子弹是我们的保命之物,怎能如此挥霍?从现在起,非到万不得已,严禁随意开枪!”士兵们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收敛自己的行为,学着像以前一样,更多地依靠陷阱、弓弩等方式进行狩猎,部落的生活也逐渐恢复了一些秩序,只是这其中的磨合与发展,仍需众人齐心协力,共同去探索与努力。

  第二十七章:族人回迁与资源节制

  赵勇所率的团队不仅带回了士兵,还引领着不少族人一同回归。一路上,他们向这些族人描绘着美好的愿景:“用不了一年,我们都会迁回我们真正的老家,那里比这儿更加适宜生活,那才是我们的根基所在。老族长如今需要我们,曾经我们无奈出走,现在是该回去贡献力量的时候了。”

  听闻此言,另一位团长也被打动,他随后带领着十几万族人踏上了归乡之路,前去与老族长会合。当他们抵达时,老族长激动地迎上前去,眼中闪烁着泪花:“你们当初的离开,虽说是形势所迫,但如今看来,却也因祸得福。你们这一回来,我们部落的力量大增,有了这两个军团的支持,我们再也不用惧怕周边的威胁。”

  然而,喜悦之余,老族长也有着深深的担忧,他看着士兵们的枪支,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有枪固然是好事,可这子弹的使用一定要万分谨慎。我听说你们这一路为了十几万族人的吃喝,打猎就耗费了一半的子弹,这可不行啊。若是子弹打光了,这枪便成了废铁,我们拿什么来抵御外敌?你们可会制造子弹?”

  士兵们听后面面相觑,皆摇了摇头。他们深知制造子弹并非易事,需要特殊的材料与工艺,他们目前根本无法企及。从那以后,士兵们彻底收敛了随意使用子弹的行为,将剩余的子弹小心翼翼地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无论是日常的巡逻,还是小规模的狩猎活动,他们都尽可能地使用传统的武器,如弓弩、石刀等。

  部落上下也达成了共识,开始积极探索其他的防御与生存策略。他们加强了对周边环境的侦查,设置更多巧妙的陷阱,提高族人的战斗训练水平,同时也加大了与周边友好部落的交流与合作,期望通过这些方式,在节省子弹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障部落的安全与稳定,守护住这来之不易的团聚与安宁,静候着回归老家那一天的到来。

  第二十八章:部落融合与和平发展

  时光悠悠,半年转瞬即逝,赵勇带领着剩余的族人有条不紊地陆续迁回。至此,部落人口规模大幅增长,从原本的四十万攀升至九十多万,整个部落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部落中如今有了两个军团,人员配置趋于合理,军事力量与劳动力得到了较好的平衡。老族长经历了佐藤健一事,仿佛一夜之间大彻大悟。往昔部落也有好战、征战四方的习性,如今在两位军团长的耐心劝导下,他深刻认识到这种行为背后潜藏的巨大风险。

  两位军团长苦口婆心地说道:“佐藤健四处征伐,妄图称霸,可结果呢?外面的世界强者如云,还有能在天上飞的神秘力量,随意伤害他人,终会遭受报应。我们应引以为戒,莫要重蹈覆辙。”老族长对此深以为然,心中暗自庆幸自己的部落及时醒悟。

  自此以后,这个部落彻底摒弃了对外征战的念头,一心专注于内部发展,只求能够自给自足,让族人们过上安稳的生活。他们深知,以现有的规模与资源,只要合理规划、辛勤劳作,完全能够养活自己,无需再去掠夺他人。

  赵勇他们带回的不仅是人口,还有丰富的粮食种子以及先进的种植技术。部落原本就有一定的农业基础,如今在众人的努力下,水稻种植规模日益扩大,收成也颇为可观。再加上周边丰富的猎物资源,部落的食物供应愈发充足。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那些曾经被掳掠而来的奴隶,老族长与长老们经过商议后,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们召集所有族人,当众宣布:“从今往后,那些奴隶们都将成为我们的族民,我们会平等对待他们,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权益。我们不再对外征战,只愿守好自己的家园,若有外敌来犯,我们自会奋起抵抗;但若无人招惹,我们便安心过自己的日子。”

  这一决定得到了全体族人的认可和支持。那些曾经的奴隶们听闻此消息,无不感动落泪,他们从心底里感激老族长的仁慈与宽容,发誓要为部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如今,这个部落就像一个大家庭,各个部落的人们在这里和谐共处。虽然人口众多,背景各异,但在老族长的英明治理以及两个军团的守护下,大家都遵守着部落的规则,努力劳作,积极生活。没有了纷争与战乱,部落呈现出一片平和繁荣的景象,正逐步走向更加稳定、富足的未来,在这片土地上开启了属于他们的全新篇章。

  第二十九章:佐藤健的末路

  佐藤健一行人一路奔逃,为求生存与安全,他们向当地居民打听前路。得知穿越眼前这片沙漠,顺利的话需要二十五日便能抵达一片水草更为丰美的草原,且有人曾成功走过。佐藤健听闻后,心生希望,当下决定抓来十几个当地人作为向导,企图借此顺利穿越沙漠。

  他们筹备了大量的物资,马车满载着食物与水,士兵们带着武器弹药,还有那随行的四十万女人,浩浩荡荡地踏入了沙漠。起初,一切似乎都在按照计划进行,队伍靠着充足的储备稳步推进。

  然而,沙漠的环境远比他们想象的要恶劣得多。当一场巨大的沙暴席卷而来时,整个队伍瞬间陷入了混乱与恐慌之中。队伍中的女人出于本能地拽着身边的士兵四处奔逃,而士兵们也被这突发的状况扰乱了心智,抛下纪律与责任,盲目地跟着女人乱跑。原本就松散的队伍管理在这一刻彻底崩塌,佐藤健和他的军官们试图喝止众人,重新掌控局面,但在这漫天风沙、震耳欲聋的沙暴面前,他们的声音显得如此微弱无力。

  那十几个被抓来的向导,也在混乱中自顾不暇,有的甚至趁机逃跑。佐藤健的队伍失去了方向指引,在茫茫沙漠中如无头苍蝇般乱撞。尽管他们距离目的地可能仅有十天左右的路程,但混乱与无序让他们不断地在原地打转,消耗着宝贵的食物与水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源逐渐耗尽,人们的体力与希望也一同消逝。在沙漠无情的吞噬下,一个又一个人倒下,最终,佐藤健和他的庞大团队,包括那些士兵与女人,全部被沙漠所淹没,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支曾经妄图称霸一方、四处征战的队伍,就这样在大自然的威严面前彻底覆灭,徒留一段令人叹息的故事在风沙中渐渐飘散,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一粒被遗忘的沙尘。

  第三十章:部落的新生与发展

  时光悠悠流转,老族长带领着部落众人在这片土地上过着平静的日子,曾经跟随佐藤健的那两个军团,也彻底融入了部落生活,成为守护家园的坚实力量。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士兵们身上那日式的服装渐渐变得破旧不堪。起初,那些衣服还象征着过往那段别样的经历,可如今,它们已失去了原本的模样。士兵们索性不再将其作为外衣穿着,而是把它们当作内衣,外面重新披上了熟悉的兽皮。那兽皮的触感,带着部落古老的记忆,仿佛让大家又回到了往昔质朴的生活状态,只是如今的生活,又与过去有着诸多不同。

  遥想曾经,部落好战,甚至有着食人的陋习,吃的也都是生肉,野蛮且血腥。但经历了诸多波折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如今,他们掌握了用火的技巧,能够将打来的猎物烤得香喷喷的,或是煮出鲜美的肉汤,那滋味可比生肉美妙多了。烧制的陶瓷也派上了大用场,成为了部落与外界交流的重要媒介。

  部落里的人们不再想着去征战掠夺,他们深知,靠武力换来的只是一时的满足,却可能招来灭顶之灾。现在,打猎依旧是族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他们凭借着精湛的技艺,捕获各类野兽,剥下的兽皮不再是单纯用来保暖,而是拿去和其他部落交换物品。每次商队出发,带着一张张精美的兽皮,换回了盐、布料以及一些部落里稀缺却实用的工具,让大家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而那两个旅团,在和平的岁月里也经历着悄然的转变。由于长期无需征战,兵源补充缓慢,且部落需要更多人力投入到生产建设中,兵员数量逐渐减少,已不足往昔一个师团的规模,仅能勉强维持一个旅团的编制。于是,他们对职能进行了重新划分。第一个旅团,大部分士兵被抽调出来,组建了专业的打猎队。这些士兵们,凭借着出色的战斗素养和野外生存能力,在山林间穿梭,为部落带回了丰富的猎物资源。他们的加入,让打猎队如虎添翼,捕获的猎物数量和种类都大大增加,不仅保障了部落的食物供应,还为与其他部落的交换提供了更多的物资。

  与此同时,部落的农业发展也步入了正轨。在与其他种植稻谷的部落交流合作过程中,他们获得了稻种,并在部落周边开垦出了大片的农田。随着时间的推移,农田的规模不断扩张,稻谷的种植技术也日益成熟。族人们精心耕种、灌溉、施肥,看着那嫩绿的稻苗茁壮成长,心中满是对丰收的期待。每到收获季节,金黄的稻谷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象征着部落的生机与希望。

  那剩余的士兵们,除了守护部落的安全,也积极参与到农田劳作中。他们帮助族人们修建水利设施,保障农田的灌溉用水;搭建谷仓,储存丰收的粮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部落的生活变得更加安稳和富足。

  老族长看着这一切,心中满是欣慰。他时常召集族人,讲述过去的故事,提醒大家要珍惜如今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部落里的孩子们,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却也知晓和平的珍贵,从小就跟着长辈学习打猎、制陶、交换、耕种的本领。

  在岁月的长河中,部落持续着这种平静的发展。然而,当万国远征军到来之后,这个部落迎来了全新的命运转折。万国远征军带来了更为先进的科技、丰富的文化知识以及高度发达的文明体系。部落没有丝毫犹豫,积极地与远征军融合。他们学习万国远征军带来的先进种植技术,让稻谷产量进一步提高;掌握新的手工艺,制造出更加精美的生活用品;士兵们接受正规军事训练,成为万国远征军的一部分,参与到更广阔世界的事务当中。

  部落的族人们从远征军那里接触到了文字、算数、医学等知识,孩子们开始进入远征军设立的学堂,接受系统教育。在与万国远征军的融合过程中,这个部落终于突破了自身发展的局限,真正踏入了文明发展的康庄大道,向着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大步迈进。此时,他们也明白了佐藤健为什么逃跑。那飞机是万国的,他若不跑,定会被炸毁。一切过往的谜团在融入万国军,成为万国子民后都真相大白,而他们也将在新的文明进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全新篇章,让部落的传奇在多元融合的浪潮中延续不息。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