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桃源雅叙话三教第1/2段
桃源雅叙话三教
晨霭悠悠,如轻纱般缭绕于桃林之间,桃枝凝露,晶莹剔透,恰似串串玉珠点缀其间。我与卿卿(李清照)、阿娘(谢道韫)、伊(鱼玄机)和昭儿(班昭)静处于这如诗如画的桃花源中。石桌上,茶香袅袅升腾而起,仿若灵动的烟缕,灵果满盘,鲜嫩欲滴,散发着诱人的果香。卿卿身姿婀娜,依在我身旁,手持一束新摘的桃花,那桃花粉嫩娇艳,她轻轻嗅着那淡雅芬芳,双眸微闭,似沉醉于这自然的馥郁之中。
“君郎,”卿卿柔声启唇,声音轻柔婉转,恰似黄莺啼鸣,“往昔聆听你讲述诸般文化学识,从诗词文赋的优美韵律,到戏曲杂艺的精彩绝伦,再至朝代兴衰的波澜壮阔,皆让我等犹如开启一扇扇智慧之门,受益匪浅。如今,我心中对儒、释、道三家之学深感好奇,这三家在世间影响深远,如三条奔腾不息的江河,各自流淌却又相互交织,润泽着华夏大地,然而我等却对其详义知之甚少,君郎可否为我们解惑,拨开这知识的迷雾?”卿卿美目盼兮,眼中满是恳切求教之意,那眼神中的倾慕与依赖愈发深切,犹如春日暖阳下的柔波,轻轻荡漾在我的心间。
我轻揽卿卿香肩,微微颔首,神色庄重而温和,说道:“卿卿所问,甚是重要。且先说儒家,儒家之宗乃孔子,他生于春秋乱世,彼时诸侯纷争,烽火连天,生灵涂炭。孔子心怀济世之志,如同一盏明灯,欲照亮这混沌的世间。他一生周游列国,不辞辛劳,广授门徒,倡导‘仁’与‘礼’。‘仁’者,爱人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与关怀,如春日暖阳,温暖人心,推己及人,乃人伦道德之根本;‘礼’则注重社会秩序与规范,使人与人相处有礼有节,和谐有序,仿若那精密的榫卯结构,将社会各阶层紧密相连。孔子一生述而不作,其言行被弟子编纂成《论语》,此书便如儒家智慧的明灯,照亮后世无数贤才的求知路。儒家思想经后世孟子、荀子等大儒传承发展,在汉时被尊为正统,成为华夏文化之主流,贯穿于政治、教育、社会伦理等诸多方面。且看那科举取士,便以儒家经典为考纲,使得万千学子焚膏继晷,研习儒家之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儒家的经世致用之学发挥得淋漓尽致。”
阿娘玉手轻拂衣袖,那衣袖随风飘动,仿若流动的彩云,举止优雅地为我递上一块点心,轻声道:“良人,这儒家学说重入世,积极投身于世事之中,仿若那展翅高飞的雄鹰,搏击长空。那道家又如何呢?听闻道家尚自然无为,可是劝人消极避世,隐于山林之间?”阿娘今日一袭淡青罗裙,外披薄纱,飘飘然有出世之态,恰似那道家仙子临尘,遗世独立,不染凡尘。
我接过点心,微笑谢过,说道:“道家之祖为老子,其着《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言,却蕴含无尽哲理,仿若深邃的夜空,繁星闪烁,每一颗皆藏着宇宙的奥秘。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并非是让人消极怠惰,而是劝诫世人莫要过度妄为,以免违背自然之道。老子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其运行规律,人应学会顺应,如同那水流潺潺,顺势而下,方能畅行无阻,又如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皆顺应天时。庄子继老子之后,将道家思想拓展深化,其逍遥游之境界,追求心灵的自由超脱,不为世俗所拘,仿若那大鹏展翅,扶摇直上九万里,超脱于尘世的羁绊。道家之学对华夏文化的影响,体现在哲学思辨、文学艺术、养生保健等诸多领域。且观那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山水意境,多有道家自然之趣,画家笔下的山水仿若有灵,烟岚云雾,虚实相生,尽显自然之神韵;中医养生之法,亦有道家顺时养生、静神养气之理,依循四季更迭,调养身心,以求延年益寿。”
伊轻移莲步,身姿轻盈,靠近我身侧,眨动着灵动双眸问道:“檀郎,这儒家、道家已然不出世之态,恰似那道家仙子临尘,遗世独立,不染凡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