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粮食问题第2/2段
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实行定量供应,既保证了他们的饮食所需,又防止了浪费;农民的基本口粮制度则保证了广大农民平等享有基本的生活需要。
毛主席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将其视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
为了能够切实地掌握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真实情形,毛主席曾多次着重强调,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亲身前往农村地区,融入广大人民群众之中,积极践行“同吃、同住、同劳动”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三同政策。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领导干部们真正与群众融为一体,从而紧密干群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深厚而真挚的情感纽带。
不仅如此,毛主席每年都会精心选派自己身边的得力工作人员,深入到农村的家家户户展开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
他们不辞辛劳,认真了解农业生产的实际状况,用心倾听农民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和疾苦,以便及时向毛主席汇报相关情况,为制定更为科学合理且符合实际需求的农业政策提供有力依据。
特别是在那艰苦卓绝的三年困难时期,当毛主席听闻许多农民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甚至无法吃饱饭、吃上肉时,他不禁潸然泪下。
这位伟大领袖以身作则,率先倡导厉行节约粮食的风尚,更是坚定地表示自己一年内都不会吃肉,以此表达与农民同甘共苦、休戚与共的决心。
在那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比如吊兰村生产队等众多地方,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对于成年人而言,每人每年所能分配到的基本口粮大致为 500 斤稻谷;而对于孩子们来说,则根据年龄大小有所差异,一般在 300 至 400 斤稻谷左右。
这些数据清晰地反映出当时粮食供应的紧张局势,以及人们生活的艰难程度。
然而,即便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毛主席始终心系农民,不断探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
按照如今人们日常的进食量来衡量,上述所提供的供应标准,已然足以让所有人都能够饱腹。
然而,回溯到那个特定的时期,广大农民却常常处于饥饿状态难以果腹。
这其中的缘由,主要在于彼时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使得能量消耗极大,而肉类食物又极为稀缺,烹饪所用的食用油也严重不足,平日里多以粗糙简单的饭菜为主,这类食物往往消化得快,饱腹感维持不了多久。
时间来到 1975 年之后,聪聪所处的吊兰村生产队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变——成功地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自此,村子里再也未曾出现过忍饥挨饿的情况。
为了确保家庭成员们既能合理享用粮食资源,又能保持营养均衡,同时避免任何形式的浪费,张忠经过深思熟虑后,创新性地提出并实施了一项独特的用粮策略:“按人定量,秤米下锅”。
这一举措,对于保障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公平地获得足够的口粮,维护整个家庭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