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襄阳烽火起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襄阳,这座位于大宋疆土北境的雄城,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它北临滔滔汉水,南倚岘山群峰,城墙高大厚实,犹如一条巨龙横卧在大地之上,将城内的繁华与安宁紧紧守护。城中人口众多,街巷纵横交错,商贾云集,百业兴旺,是闻名遐迩的商贸重镇与军事要塞。其战略地位之重要,犹如大宋北疆的门户,一旦失守,蒙古铁骑便可长驱直入,中原大地将陷入无尽的战火与混乱之中。

  在蒙古大军尚未兵临城下之时,襄阳城便已被战争的阴影所笼罩,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得几乎令人窒息的气息。城内的百姓们,或听闻了蒙古军队的残暴与嗜杀,或目睹了从北方逃难而来的流民们的凄惨境遇,人人自危,惶恐不安。大街小巷中,人们行色匆匆,面色凝重,低声交谈着有关战争的种种传闻。孩童们不再像往日那般嬉笑玩耍,他们紧紧依偎在父母身旁,眼中满是惊恐与好奇,似乎也能感受到即将到来的灾难。妇女们则聚在一起,低声啜泣,为自己的家人和这座城市的命运而忧心忡忡。

  襄阳城的士兵们,早已在城墙上严阵以待。他们身着沉重的铠甲,手持锋利的兵器,目光坚定地注视着北方的地平线,时刻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城墙上的旗帜在微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为士兵们加油助威。然而,尽管他们外表看起来英勇无畏,但内心深处却也难免忐忑。毕竟,他们即将面对的是蒙古大军,那是一支在欧亚大陆上纵横驰骋、所向披靡的无敌之师。

  在城中的一座庭院内,郭靖与黄蓉正神色凝重地商讨着应对之策。郭靖,这位曾经的射雕英雄,如今已步入中年,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而炽热,那是对家国的忠诚与守护的决心。黄蓉,依旧聪慧机敏,她的眉头紧锁,脑海中飞速运转,试图从纷繁复杂的局势中寻找到一丝破敌的曙光。

  “靖哥哥,蒙古大军此次来势汹汹,恐怕不易抵挡。”黄蓉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忧虑。

  郭靖微微点头,沉声道:“我又何尝不知。但襄阳城是我大宋的北疆重镇,我们绝不能让它落入敌手。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要坚守到底。”

  与此同时,在数千里之外的一条官道上,苏羽与林婉儿正快马加鞭,向着襄阳城疾驰而来。苏羽面色冷峻,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坚毅与决然。他深知,襄阳城的安危关系到整个大宋的命运,而他作为拥有“乾坤武侠幻梦系统”的穿越者,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林婉儿则身姿婀娜,骑在马背上却不失飒爽英姿。她的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心中默默为襄阳城的百姓祈祷,同时也为即将与苏羽并肩作战而感到一丝紧张与兴奋。

  “苏羽,你说我们能及时赶到襄阳城吗?”林婉儿忍不住问道。

  苏羽转头看了她一眼,安慰道:“婉儿,放心吧。我们一定能赶到的。而且,我相信凭借我的能力和郭大侠等人的智慧,定能守住襄阳城。”

  其实,苏羽的内心并非如他表面那般平静。他在心中暗暗思索着系统的各种功能,思考着如何才能在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他深知,这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不仅关乎他个人的命运,更关乎着整个武侠世界与现代社会的未来走向。

  随着他们逐渐接近襄阳城,沿途所见的景象愈发凄凉。村庄被战火焚烧后的废墟随处可见,田野里的庄稼无人收割,荒芜一片。难民们拖家带口,在道路两旁艰难地前行,他们眼神空洞,衣衫褴褛,仿佛失去了灵魂的行尸走肉。这些惨状让苏羽和林婉儿的心情愈发沉重,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守护襄阳城的决心。

  终于,襄阳城的轮廓出现在了他们的眼前。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心头一震。只见城外蒙古大军的营帐绵延数十里,一眼望不到尽头。无数的士兵在营帐间穿梭忙碌,战马嘶鸣,兵器碰撞的声音隐隐传来,仿佛是死神奏响的序曲。而襄阳城的城门紧闭,城墙上的守军如临大敌,严阵以待。整个场景犹如一幅惨烈的战争画卷,让人不寒而栗。

  苏羽和林婉儿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与坚定。他们深吸一口气,策马向着襄阳城的城门奔去。此刻,他们的命运已经与这座城市紧紧相连,无论前方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他们都将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这场扞卫正义与家园的战斗之中。

  苏羽与林婉儿快马加鞭,马蹄扬起的尘土在身后弥漫,终于来到襄阳城那紧闭的城门前。厚重的城门犹如一道坚实的屏障,隔开了城内的紧张与城外的危机。城门由巨大的实木拼接而成,表面的铁皮在阳光下泛着寒光,门枢处的石块因岁月的磨砺而略显光滑。城墙上的守军警惕地注视着他们,手中的弓箭早已搭在弦上,箭头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只待一声令下便会射出。

  苏羽勒住缰绳,那缰绳在他手中绷得紧紧的,他高声喊道:“我是苏羽,特来协助郭大侠守城,快开城门!”他的声音在城门前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声波在空气中扩散,引得城墙附近的几只飞鸟扑棱着翅膀惊飞而起。

  守军们听闻,面面相觑,一时间有些犹豫。此时,一名小校走上前,大声问道:“你有何凭证?如今蒙古大军压境,可不能随意放人进城。”小校的眼神中透着谨慎,他微微眯起眼睛,仔细打量着苏羽和林婉儿。

  苏羽心中焦急,他深知时间紧迫,多耽搁一刻,襄阳城的危险便增加一分。他正欲解释,突然,城墙上一人喊道:“且慢,我认识他,他便是苏羽苏兄弟,是郭大侠的朋友,快开城门!”说话的正是郭靖的弟子武敦儒。武敦儒探出身子,使劲地挥了挥手。

  随着一阵沉闷的嘎吱声,城门缓缓打开。那声音仿佛是古老巨兽的低吟,厚重的城门缓缓向两侧移动,门轴摩擦发出的声响在寂静的城门前显得格外清晰。苏羽与林婉儿策马入城,城内的景象顿时映入眼帘。

  街道上行人寥寥,往日的繁华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紧张忙碌的备战景象。士兵们匆忙地搬运着守城器械,沉重的石块被他们用绳索捆绑,喊着号子艰难地拉动,额头满是豆大的汗珠;百姓们则神色慌张地躲在家中,门窗紧闭,偶尔有几户人家的门缝中透出一丝微弱的光亮,那是屋内的人在不安地窥视着外面的动静。

  他们径直朝着郭靖夫妇所在的府邸奔去。一路上,苏羽看到街边的房屋墙壁上有着许多斑驳的痕迹,有的是被箭矢射中留下的坑洼,有的是被投石砸出的裂痕,那是之前战争留下的创伤,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这座城市曾经经历的苦难。墙壁上的青苔在战火的硝烟中显得黯淡无光,几株枯草在墙角瑟瑟发抖。

  来到府邸前,郭靖与黄蓉早已在门口等候。郭靖身形魁梧,一袭青衫在风中微微飘动,他的脸上带着岁月的沧桑和对这座城市深深的忧虑,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透着凝重。黄蓉站在他身旁,目光聪慧而锐利,虽然身着朴素的衣裳,但依然难掩其灵动的气质。她的发丝在微风中轻轻舞动,眼神中带着一丝疲惫却又坚定无比。

  “苏兄弟,林姑娘,你们可算来了。”郭靖上前一步,声音中带着一丝欣慰,脚步沉稳有力。

  苏羽翻身下马,抱拳行礼道:“郭大侠,蒙古大军来势汹汹,我等岂敢袖手旁观。此次前来,定当与襄阳城共存亡。”他的动作干净利落,眼神中透着决然。

  林婉儿也下马行礼,说道:“郭夫人,我虽为女子,但也想尽一份绵薄之力,希望能帮助城中的百姓。”她的声音轻柔却充满力量,身姿优雅地微微屈膝。

  黄蓉微笑着点头:“林姑娘有此心意,实乃襄阳之福。如今城中百姓人心惶惶,正需要有人去安抚。”

  众人边说边走进府邸。府内的气氛同样凝重,家丁们来来往往,脚步匆匆,传递着各种消息和指令。有的家丁手中捧着卷宗,神色焦急;有的则在低声交流着物资的储备情况。

  在客厅中坐下后,郭靖开始介绍当前的局势:“蒙古此次集结了数十万大军,由忽必烈亲自率领,金轮法王等一众高手也随军而来。他们在城外已经布置了多日,看样子是志在必得。”郭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承载着整个襄阳城的压力。

  苏羽沉思片刻,问道:“郭大侠,城中的粮草储备和兵力情况如何?”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专注地看着郭靖。

  郭靖皱了皱眉头:“粮草尚可支撑数月,但兵力与蒙古大军相比,悬殊较大。而且,敌军的攻城器械众多,我们的压力不小。”郭靖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指节泛白。

  就在此时,郭芙走了进来。她身着一袭红色锦缎长裙,面容娇艳,但眼神中却带着一丝骄纵。她看了苏羽一眼,微微扬起下巴,说道:“哼,就凭你们几个人,能挡住蒙古大军吗?”她的语气带着不屑,高跟鞋在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苏羽并未在意郭芙的无礼,只是微微一笑:“郭姑娘,我们虽力量有限,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未必没有胜算。”他的笑容中带着自信与从容。

  郭芙轻哼了一声,没有再说话。

  而在襄阳城的另一边,耶律齐正带领着丐帮弟子在城墙各处忙碌着。他身姿矫健,动作利落,指挥若定。他的身影在城墙上快速穿梭,如同一只敏捷的猎豹。丐帮弟子们对他的命令言听计从,迅速地在城墙上设置陷阱、搬运石块和箭矢等守城物资。

  “大家都加把劲,蒙古人很快就会攻城了,我们要确保每一处防线都固若金汤!”耶律齐大声喊道,他的声音充满了力量和信心,让丐帮弟子们备受鼓舞。弟子们齐声应和,声音响彻城墙。

  一名丐帮弟子问道:“齐大哥,这次蒙古大军如此强大,我们真的能守得住吗?”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担忧,手中的动作略微迟缓。

  耶律齐拍了拍他的肩膀:“只要我们坚守信念,不放弃,就一定能守住襄阳城。这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更是为了城中的百姓和大宋的江山。”他的眼神坚定地望着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在城中的一个角落里,一位老者正默默地坐在自家门口,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他的儿子已经参军入伍,即将面临残酷的战争,他心中充满了担忧和无奈。他的脸上布满了皱纹,那是岁月和生活的刻痕,手中的拐杖在地上无意识地划动着。

  “这襄阳城,还能挺过去吗?”老者喃喃自语道。

  他的话,仿佛是这座城市中无数百姓内心的写照。大家都在等待着,等待着战争的到来,也等待着命运的审判。而苏羽、郭靖等人,则成为了他们心中最后的希望,肩负着守护襄阳城和百姓的重任,在这战火纷飞的前夕,紧张地筹备着一切。

  襄阳城外,蒙古大军的营帐如一片浩瀚的海洋,无边无际地蔓延开来。营帐以一种整齐而又威严的阵列排布着,白色的帆布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刺目的光芒,仿佛是一片由冰雪构筑的钢铁丛林。

  金轮法王端坐在营帐中央的巨大毡毯上,周围是一群蒙古将领和武士。他身着华丽的金色僧袍,那僧袍上绣着精致的密宗图案,金线在阳光下闪烁,仿佛有生命一般流动着光芒。他的面容冷峻,眼神深邃而阴鸷,犹如一只潜伏在暗处的猛禽,时刻准备着扑向猎物。手中的金轮,更是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巨大的轮缘锋利无比,上面铭刻着古老的符文,随着他的轻微转动,似乎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空气中荡漾开来。

  “哼,襄阳城,今日便是你的覆灭之日。”金轮法王冷冷地说道,声音低沉而沙哑,却如同闷雷般在营帐中回响,让在场的将领们都不禁微微一震。

  在营帐外,蒙古士兵们正在进行着最后的攻城准备。一群士兵们正围绕着巨大的投石车忙碌着,那投石车犹如一个个远古巨兽,高达数丈,粗壮的木质结构散发着古朴而厚重的气息。士兵们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地将一块又一块巨大的石块搬运到投石车的投掷筐内,每一块石块都重达数百斤,他们的肌肉紧绷,汗水如雨般落下,滴落在干燥的土地上,瞬间被尘土吸收。

  另一群士兵则在检查着攻城锤,那攻城锤的锤头由精铁打造而成,形状如同巨大的狼牙棒,上面镶嵌着尖锐的铁钉,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锤柄则是由粗壮的树干制成,需要数人才能合抱。士兵们用力地摇晃着攻城锤,测试着它的牢固性,同时也在熟悉着即将到来的攻城战斗中的操作技巧。

  还有一些士兵在布置着拒马桩,他们将一根根削尖的木桩深深地插入地下,形成一道道尖锐的防线,旨在阻止襄阳城的守军出城突袭。木桩的尖端被涂抹上了黑色的毒药,一旦被刺伤,伤口便会迅速溃烂,难以愈合。

  而在襄阳城的城墙上,守军们也在紧张地观察着敌军的一举一动。一名年轻的士兵紧紧握着手中的长枪,眼睛瞪得大大的,额头上满是汗珠,他的嘴唇微微颤抖,心中既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战斗的恐惧,又有着对保卫家园的坚定决心。

  “班长,你说蒙古人什么时候会攻城啊?”他转头问身旁的一位老兵。

  老兵微微眯起眼睛,望着城外的敌军,沉声道:“快了,他们准备得差不多了。咱们可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能让蒙古人轻易得逞。”老兵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沧桑和战争留下的痕迹,眼神中却透着一种历经百战的沉稳与坚毅。

  在城中的一座了望塔上,苏羽和郭靖并肩而立,他们的目光凝重地注视着城外的蒙古大军。

  “郭大侠,敌军的攻城器械如此之多,我们必须要想办法应对。”苏羽皱着眉头说道,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思考着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应对策略。

  郭靖点了点头,道:“不错,这些投石车和攻城锤若是一起发动攻击,城墙恐怕难以抵挡。我们需要组织一些精锐的弓箭手,专门对付那些操控攻城器械的敌军士兵。”

  就在此时,城外的蒙古大军突然传来一阵沉闷的号角声。那号角声悠长而嘹亮,如同一股凛冽的寒风,瞬间吹散了空气中的宁静。

  “不好,他们要攻城了!”郭靖大喊一声,转身朝着城墙下跑去,他的身影如同一道闪电,迅速而敏捷。

  苏羽也紧跟其后,他在心中默默启动了“乾坤武侠幻梦系统”,准备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发挥出自己的最大力量。

  蒙古大军如潮水般向着襄阳城涌来,他们的脚步声震得大地都微微颤抖。前排的士兵举起巨大的盾牌,组成了一道坚固的盾墙,盾牌上绘着各种狰狞的图案,旨在威慑襄阳城的守军。盾墙之后,是一群手持长枪的士兵,他们的长枪如林,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随着蒙古大军的逼近,襄阳城的守军们也纷纷拉满了弓弦,箭头对准了城外的敌军。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得令人窒息的气息,仿佛一场惊心动魄的暴风雨即将来临。

  苏羽与郭靖疾步来到城墙之上,望着那如汹涌潮水般逼近的蒙古大军,苏羽迅速沉静心神,闭上双眼,意识沉浸入“乾坤武侠幻梦系统”之中。刹那间,他仿佛置身于一片浩瀚的数据宇宙,无数的信息片段如流星般在他周围划过。

  他集中精力,在脑海中下达指令,搜索关于蒙古军事策略以及应对攻城器械的历史战例。系统迅速响应,光芒闪烁间,相关信息如潮水般涌现。苏羽看到了古代战场上,类似襄阳城的坚固城池是如何在敌军的强攻之下坚守,又是怎样利用巧妙的战术反击成功的。有利用风向改变投石车射程的案例,有派遣死士突袭敌军器械营地的英勇事迹,还有通过挖掘地道破坏敌军攻城部署的奇谋妙计。

  同时,他也深入研究蒙古军队此次的详细情报。他发现这支蒙古大军虽然人数众多、装备精良,但各部队之间的协调存在一些微妙的间隙,部分将领之间因军功争夺而存在潜在的矛盾,且他们长途跋涉而来,后勤补给线虽暂时看似稳固,但实则隐患重重,尤其是粮草运输的路线较为单一,且护卫兵力在局部地段相对薄弱。

  在分析完这些信息后,苏羽睁开双眼,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他转头对郭靖说道:“郭大侠,我有一计,或许可破敌军攻城之势。”

  郭靖急切地看着他,说道:“苏兄弟,快快说来。”

  苏羽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敌军虽有众多攻城器械,但我们可先从其后勤补给入手。蒙古大军远道而来,粮草补给线漫长,若我们派出数支精锐小队,每队由轻功高手和擅长隐匿行踪的江湖豪杰组成,绕道至敌军粮草运输的必经之路设伏。例如,在那片山谷之中……”说着,苏羽指向襄阳城外西北方向的一处山谷,“此地地势险要,两侧山峰高耸,道路狭窄,是绝佳的伏击之地。我们可提前在山谷中布置陷阱,如绊马索、陷马坑,再隐藏弓箭手于山林之间。当敌军粮草运输队经过时,先以绊马索和陷马坑打乱他们的阵型,然后弓箭手齐射,必能让他们阵脚大乱。如此一来,敌军一旦粮草不济,军心必然动摇,攻城之势也会暂缓。”

  郭靖听后,微微点头,思索片刻后说道:“此计虽妙,但敌军必定会对粮草运输队加以防范,我们的小队如何才能安全抵达设伏地点并成功发动袭击?”

  苏羽微微一笑,说道:“郭大侠放心。我会在系统中挑选几位擅长易容术的江湖人士,让他们伪装成蒙古士兵或普通百姓,混入敌军控制的区域,提前探清敌军的巡逻路线和兵力分布,为小队指引安全的通道。同时,我们还可利用系统中的一些道具,如烟雾弹和迷香,在发动袭击时制造混乱,让敌军难以组织有效的抵抗。”

  “再者,对于敌军的攻城器械,我们也有应对之法。”苏羽继续说道,“我已在系统中查询到一种改良后的守城器械,名为‘连环弩车’。此弩车的设计极为精巧,它以坚韧的 hardwood(硬木)为主体框架,经过特殊的工艺处理,使其既坚固又轻便。弩臂采用精铁打造,弹性极佳,能够储存巨大的能量。弩车的发射装置采用了独特的机关设计,通过一组复杂的齿轮和链条传动系统,可以实现快速装填和连续发射。一次可同时发射五支弩箭,弩箭的长度约为三尺,箭头由精钢制成,呈三棱形,锋利无比,且带有倒钩,一旦射中敌军的攻城器械或士兵,极难拔出,杀伤力巨大。其射程可达五百步之遥,远超普通弩箭的射程,且射击精度颇高。”

  “我们可立即组织城中的工匠,按照系统提供的图纸进行赶制。在城墙上合理布置这些弩车,专门针对敌军的投石车和攻城锤。当敌军攻城器械靠近时,弩车便可发挥威力,将其摧毁于城下。同时,为了保护弩车免受敌军远程攻击,我们可在弩车周围设置护盾,护盾以铁板和牛皮制成,既能抵挡箭矢,又能减轻敌军投石车攻击的冲击力。”

  郭靖听了苏羽的详细解说,心中大为赞赏,说道:“苏兄弟此计甚为周全,若能成功实施,襄阳城的危机或可缓解。只是这连环弩车的制作和布置,需要尽快安排妥当。”

  苏羽点头道:“郭大侠,我这便去与城中工匠商议弩车制作之事,同时挑选合适的人手准备突袭敌军粮草营。”

  说罢,苏羽转身匆匆离去,他的身影在城墙的通道中快速穿梭,心中已经开始谋划着下一步的行动细节。他深知,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不容有丝毫差错,襄阳城的命运和无数百姓的生死,此刻都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肩上。

  林婉儿告别了郭靖与苏羽,快步走进襄阳城中。此时的街道弥漫着惶恐不安的气息,百姓们如惊弓之鸟,门窗紧闭,偶尔有几声孩童的啼哭从屋内传出,旋即又被大人慌乱地捂住。

  林婉儿来到城中的中心广场,这里往日是热闹集市,如今却空荡寂寥,只有些许杂物在风中打着转。她深吸一口气,纵身一跃,轻轻落在广场中央的高台之上。那高台的石块略显粗糙,岁月的侵蚀让边角有些磨损。

  林婉儿清了清嗓子,高声喊道:“各位乡亲们,大家莫要惊慌!”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在寂静的城中回荡,仿佛一道穿透阴霾的曙光。起初,只有寥寥几户人家悄悄打开一丝门缝,探出好奇与不安的目光。

  林婉儿继续说道:“郭大侠与众多英雄豪杰在此守护襄阳城,我们定不会让蒙古大军得逞。如今,我们需要大家的力量,这是我们的家园,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来保卫它!”她的眼神坚定而诚挚,扫视着四周。

  一位老者拄着拐杖,缓缓从街角走出,他的白发在风中凌乱,眼神中满是疑虑:“姑娘,我们这些老弱妇孺,能做些什么呢?”

  林婉儿微笑着走下高台,来到老者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老人家,您的经验就是最宝贵的财富。年轻力壮的男子可协助士兵搬运守城物资、修筑防御工事;妇女们可准备干粮、烧水做饭,照顾伤员;孩子们也可以帮忙传递消息。”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让老者心中的不安渐渐消散。

  老者微微点头:“姑娘说得在理,那我这把老骨头,就去给士兵们烧些热水吧。”

  有了老者的带头,百姓们开始陆陆续续走出家门。一位年轻的妇人抱着孩子,有些犹豫地问道:“姑娘,我男人去守城了,我怕孩子哭闹会添麻烦。”

  林婉儿轻轻摸了摸孩子的脸蛋:“大嫂,孩子不会添麻烦的。您可以带着孩子在后方帮忙分发干粮,让战士们能及时补充体力。”妇人听了,眼神中多了几分坚定,转身走向存放干粮的仓库。

  林婉儿又看到一群年轻人聚在一起,他们的脸上既有恐惧,也有一丝跃跃欲试。林婉儿走上前去:“各位兄弟,你们身强力壮,正是守城的重要力量。跟我去城墙下帮忙搬运石块和箭矢吧,你们的每一份努力,都能让襄阳城多一分安全。”年轻人相互对视一眼,纷纷点头,跟着林婉儿朝着城墙的方向走去。

  他们来到城墙下,只见士兵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石块堆积如山,散发着沉闷的气息。林婉儿指挥着年轻人:“大家分成小组,两人一组,把这些石块搬到城墙上的指定位置。”年轻人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弯下腰,双手紧紧抱住石块,那石块粗糙的表面磨得他们手掌生疼,但他们没有丝毫怨言。

  在搬运的过程中,一位年轻人不小心被石块砸到了脚,痛得他倒吸一口凉气。林婉儿急忙跑过去,蹲下身子查看他的伤势。她从怀中掏出一块手帕,轻轻包扎住伤口:“兄弟,你先歇一歇,别逞强。”年轻人却咬着牙说道:“姑娘,我没事,这点小伤不碍事,还能继续干活。”

  与此同时,妇女们也在城中的临时伙房里忙碌起来。大锅里的水已经烧开,蒸汽弥漫在空中,模糊了她们的面容。一位妇女熟练地揉着面团,准备为士兵们制作干粮。她的额头上满是汗珠,眼神却专注无比:“姐妹们,咱们多做些饼子,让战士们吃饱了才有力气打仗。”其他妇女纷纷响应,手中的动作更加麻利。

  孩子们也没有闲着,他们组成了一个个小队,在城中穿梭传递着各种信息。一个小男孩跑得飞快,手中紧紧握着纸条,那纸条上写着守城的指令。他的小脸涨得通红,心中充满了使命感:“我要像那些英雄一样,保卫襄阳城!”

  林婉儿在人群中忙碌地穿梭着,她的身影成为了城中一道温暖而坚定的风景。她时而帮助年轻人搬运石块,时而安慰受伤的百姓,时而又去伙房查看干粮的准备情况。在她的努力下,襄阳城的百姓们逐渐从恐慌中走了出来,他们团结一心,各司其职,为守城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中的气氛渐渐从混乱变得有序。百姓们的眼神中不再只有恐惧,更多的是坚定与希望。他们知道,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襄阳城就一定能在这场战火中坚守下来。而林婉儿,也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百姓们的信任与爱戴,成为了他们心中的守护天使。

  苏羽与工匠们齐聚在城中的工坊,这里弥漫着木材、铁器和汗水混合的味道。苏羽将“连环弩车”的图纸在桌上徐徐展开,那纸张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图纸上的线条精细而复杂,每一个标注都清晰明了。

  工匠们围拢过来,他们的眼神中既有好奇,也有对新挑战的跃跃欲试。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摸着胡须,仔细端详图纸:“这弩车的设计甚是精巧,不过这机关的构造,需得好好琢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