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吴蜀风云变幻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孙权权衡之计

  孙权坐在东吴那略显庄重的宫殿之中,眉头紧皱,仿佛两道深壑刻在眉间,眼神中透着忧虑与沉思,宛如一潭幽深的湖水,让人捉摸不透他此刻的心思。自得知刘备亲率大军气势汹汹地朝东吴杀来,他的心中便犹如压上了一块沉甸甸的巨石,寝食难安。

  孙权深知,如今东吴面临着腹背受敌的险境,一边是刘备为兄弟报仇而来的虎狼之师,另一边还有那对东吴虎视眈眈的曹魏政权。若是同时与两方为敌,东吴怕是难以招架,犹如狂风中的孤舟,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他在殿中来回踱步,那脚步急促而又带着几分沉重,每一步都似踏在东吴的命运之上,发出的声响在寂静的大殿里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倒计时的钟声,催促着他尽快做出抉择。

  谋士们也围坐一旁,各抒己见,有的主张与刘备决一死战,以显东吴之威;有的则建议与刘备求和,暂避锋芒。可孙权却觉得这些办法都并非万全之策,他心中暗自思忖:“与刘备交战,胜负难料,且必定两败俱伤,到时候曹魏趁虚而入,东吴便再无宁日;求和的话,刘备如今满腔仇恨,又怎会轻易答应,怕是只会被他视为示弱之举啊。”

  就在这时,有谋士提出向曹魏称臣的想法,说道:“主公,如今形势危急,不如暂且向曹魏称臣,如此一来,既能稳住曹魏,避免他们在背后捅刀子,又可集中精力应对刘备的大军,待度过此劫,再做长远打算呀。”孙权听后,停下了踱步的脚步,微微皱眉,陷入了沉思,良久,他缓缓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仿佛是在黑暗中找到了一丝曙光,虽然这光芒微弱,却足以让他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他沉声道:“此计虽无奈,却也是当下最合适的办法了,为了东吴的安稳,也只能暂且如此了。”

  孙权降魏受封

  孙权下定决心后,便立刻派人带着厚礼和降书前往曹魏。那使者一路疾驰,心中忐忑不安,犹如怀揣着一只小鹿,既怕曹魏不接受东吴的称臣,又担心自己这一趟若是办砸了,回去该如何向孙权交代。

  曹丕在洛阳城中接到孙权的降书后,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那笑容犹如偷到了蜂蜜的狐狸,透着狡黠与满足,心中暗喜:“孙权啊孙权,你也有今日,往日里与我曹魏分庭抗礼,如今还不是得来向我低头。”他召集群臣商议此事,有的大臣觉得孙权此举不可信,不过是权宜之计,日后恐有变数;有的则认为这是个好机会,正好可以借此控制东吴,扩大曹魏的势力范围。

  曹丕权衡再三,最终还是决定接受孙权的称臣,一来可以彰显自己的威望,让天下人看到曹魏的强大,连东吴都臣服了;二来也想利用东吴牵制刘备,坐收渔翁之利。于是,他下诏封孙权为吴王,加九锡,那诏书用金帛书写,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是权力与荣耀的象征,可这背后,却藏着各方势力的算计与无奈。

  孙权得知曹丕封自己为吴王,加九锡的消息后,心中五味杂陈,既有暂时解除后顾之忧的庆幸,又有着身为一方诸侯向他人称臣的屈辱感。他站在宫殿外,望着东吴的山河,那眼神中透着复杂的情绪,仿佛眼前的美景都蒙上了一层阴霾,暗自想道:“今日之举,实乃无奈,但愿我东吴能借此机会度过难关,日后定要重振雄风,不再受此等屈辱。”

  刘备军威初显

  而另一边,刘备率领的蜀汉大军一路东进,那气势犹如汹涌澎湃的潮水,势不可挡。士兵们个个士气高昂,眼中透着复仇的火焰,仿佛要将东吴的土地都燃烧殆尽,为关羽、张飞二位将军报仇雪恨。

  大军先是来到了巫县,那巫县本有东吴守军,可面对蜀汉这如狼似虎的大军,守军们心中早已生怯,还未等交战,便已慌乱不已。蜀汉的先锋部队在将领的带领下,如同一把锐利的尖刀,直插敌军防线。那将领手持长枪,枪尖在阳光下闪烁着寒芒,好似一条吐着信子的毒蛇,随时准备给敌人致命一击。他一马当先,朝着敌军冲去,速度极快,带起一阵狂风,身后的士兵们也齐声呐喊,那呐喊声震天动地,仿佛要冲破云霄,让大地都为之颤抖。

  东吴守军们勉强组织起防御,可那慌乱的神色早已出卖了他们内心的恐惧,手中的兵器都拿得有些不稳,眼神中满是惊恐,看着蜀汉大军如潮水般涌来,有的士兵甚至双腿发软,瘫倒在地。双方刚一接触,蜀汉先锋部队便凭借着勇猛的气势,迅速冲破了东吴的防线,如同热刀切黄油一般轻松,巫县就这样被攻克了下来。

  随后,大军继续进发,又来到了秭归。秭归的守将听闻巫县失守,本想拼死抵抗,可看到蜀汉大军那锐不重振雄风,不再受此等屈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