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研发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在正式开始渲染器的研发前,李云野仔细思考着一个问题:是基于已有的渲染架构来开发,还是另起炉灶?采用前者,无疑会加快研发进度,减轻研发难度,但其中是否存在专利墙,基于国内的实际情况,难以尽知,总归存在一定的风险;采用后者,则大大加深了研发难度,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太多,国内的计算机图形学研究也明显滞后……。但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自主啊!

  稍做权衡后打定主意,李云野开始整理自己的笔记,对照拟定的技术需求,将相关的知识点一一列出,很快,一个现实的问题让他犹豫不决:要不要使用基于物理的光线追踪技术,以目前的计算机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来说,难!还有,着色语言又如何选择,算法的选择和优化也需要仔细考量……

  李云野将自己的想法形成一份详尽的计划书交给导师,秦天民仔细阅读后,当即找来几位在计算机图形学方面卓有建树的教授,和李云野一起闭门研讨了一周,最终形成了一份完整的技术方案。

  李云野随即开启了疯狂模式,随着代码一行行敲出,脑海中涌出的想法越来越多,有时,一个功能模快的大段代码刚则完成,脑海中已形成另一个更好的算法,李云野拿过笔在技术方案上一阵涂抹,然后,删除原有代码,重新开始编写……,这个过程一直在反复进行,李云野浑然忘记了时间流逝,好几次都是贺泽凡将他强行拖离电脑……

  九二年暑假的第一天,上午八点,黎国明推开办公室的门,一眼就看见李云野趴在电脑前呼呼大睡,电脑屏幕亮着,显示着野火编辑器的代码编辑界面,黎国明拿起桌旁那份改得面目全非的技术方案,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放下方案,黎国明悄然退出办公室,找到贺泽凡,略带责备地道:“小贺,不是让你多盯着点小李吗,他怎么又在办公室睡着了,你到底有没有看住他。”

  贺泽凡用力抓了抓头发,苦笑道:“总师,昨晚我是看着他睡着的,可谁知一早起来就不见了人。”

  黎国明瞪了他一眼,头疼起来,这小李要再这么下去,万一身体搞垮了,秦天民那里可不好交代。用力挥了挥手,让贺泽凡去工作,想了想,转身往研讨室而去。项目到了关键期,每天早上的碰头会可不能耽误。不过,自从有了訾老的笔记,很多难题已经有了解决的思路,看起来,项目预期有可能提前。

  黎国明的心情略为放松了些,脚步轻快地走到五楼会议室门前,推开门,眼前的景象让他一愣,以往,各研究小组负责人会按各自负责项目的关联度扎堆,现在倒好,全挤在黑板前,SNIX项目的首席系统分析师邵元正正在黑板上奋力写着……

  黎国明挤到人群中抬头看了起来。

  堪堪将黑板写满,邵元正将粉笔一扔,回过头刚想说话,一眼瞧见了人群中的黎国明,就笑道:“老黎来得正好,前几天正好讨论到系统共享资源进程与Gang调度策略的实现问题,对于并行计算支持部分的设计如何更加合理和高效,难点集中在Pthread库函数的基础上提供更高层次的并行库……”

  邵元正转身指着黑板上的代码实现滔滔不绝起来,这一讲就是半个小时,讲完后还来了句:“那个实习的小李同学来没来?”说着回身用粉笔在黑板上的两行代码上画了个圈,“这个函数的实现,还是小李给了我个思路,不然还得多花时间。”

  底下有人笑道:“行啦老邵,今天的碰头会就听你一人讲了,问题解决了就赶紧下来,找什么小李同学。”

  “就是,老邵,小李正在开发CG特效软件,哪有时间听你瞎白乎。”

  邵元正也不生气,笑着摇头走下讲台,一帮老家伙个顶个地带刺,最恨浪费时间,自己刚才也确实讲过头了。

  黎国明站起来,边往讲台上走边道:“说几个事,一是关于项目性能指标设计的变动问题,得益于已故訾老的研发笔记,原计划性能指标设计要求是达到系统峰值定点速度每秒六亿次,我看还可以提高一点,十亿次有困难,八亿次怎么样?我看行!二是在美研发小组已取得了几项关键技术突破,这是个大好消息;三是软件,略带责备地道:“小贺,不是让你多盯着点小李吗,他怎么又在办公室睡着了,你到底有没有看住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