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会捞钱的人,在哪都发光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李道正中状元之时,最初是分配到了礼部任员外郎。

  会捞钱的人,在哪都会发光,在哪都会得到重用。

  在李道正的眼里,教坊司就是未开采的金山银山。

  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教坊司改制。

  允许一等州县,开设教坊司分司。

  只需要每年给礼部上缴一定数量的银子,自负盈亏即可。

  从这时候开始,武朝教坊司开始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也衍生出官伎、家伎、市井伎、私伎等演艺人员和特殊技艺群体。

  蓝田县教坊司,是所有分公司里面最挣钱的一个。

  不仅有教坊,还有梨园,光是坐部的戏人就有一百八十。

  教坊中的官妓各个精通音律,能弹琴瑟、琵琶等等,能歌善舞。

  教坊司的扛把子是教坊使,副手为丞,下面还有十大小令。

  如,诗赋令、笙管令、乐舞令、宫商令、鼓吹令、舞仪令等。

  小令,更像是每个学科的专业授课老师。

  教坊使姓严名正则,是李道正的一个门生。

  在得知小师弟来这里选人,自然是热情接待。

  当听说选演员的时候,严正则狠狠一拍大腿。

  “师弟,这你算是找对人了。”

  “咱教坊司的梨园,全都是演技精湛地坐部妓。”

  “共有一百八十人,无一不是长相俊美舞姿典雅的大家闺秀。”

  “《燕乐》《庆善》《破阵》《承天》《长寿乐》,她们是样样精通。”

  “那就有劳师兄了。”李北玄不着边际地递上一张银票。

  “师弟,这我就要好好地批评批评你了,咱们之间的关系,能用银票来衡量吗?”

  严正则脸色一沉,声音严肃认真,“当年,要不是恩师点将,我还在黔州吃土呢。当然,在黔州也没什么不好,只是做教坊使对我来说,更加海阔天空。”

  人与人相处的前提,就是要有共同语言。

  恰好,男人之间的话题很多,二人又都精通风月之道,聊起来更是你侬我侬情谊更浓。

  “师兄,我一直有个疑问。”李北玄尴尬地收起银票,“从我高祖开始,李家人才辈出,一门四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就没有什么所谓的李家帮存在吗?”

  “主观上,是没有李家帮的。客观上或许存在,有人把恩师诋毁成李家帮的头头,这京兆府都是平原,哪有这么多的山头呀!”

  严正则正了正衣襟,义正词严道,“恩师曾说过,他只有门生故吏,没有任何同党。恩师从状元到位极人臣,每一步都离不开陛下的拔擢。要说靠山,那陛下就是恩师的靠山;要说同党,那陛下就是恩师的同党。所以呀,日后这样的话不要说,也不要问了。”

  “师兄,果然高明。”李北玄对严正则竖起了大拇指,“你留在这里做七品教坊使,着实有些屈才了。”

  “恩师原本要提拔我进吏部的,可我只喜欢放纵风月。恩师就用我所长,给我这么一个又能享受风月,又能捞钱的差事。”严正则得意洋洋,“前几天,刚教导出一批顶级伶人,你待会要是相中了,直接带走。”

  “师兄,我对黄花闺女不感兴趣。”李北玄的脸微微泛红。

  “师弟,果然有品位!你师兄我这辈子,也崇尚魏武遗风。”

  严正则微微眯起眼,指了指梨园中一名扮演尼姑的坐部妓,“我观她,也是风韵犹存嘛……”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