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杏文(三)第1/4段
晾了杏文两日,又纵容了张家人找她认亲,宁安甚至让星月找来了当年买下她的兄弟。谁是真,谁是假,总要有个定论。她不能接受一个生平不清不楚的人呆在她身边,呆在她孩子的身边。
张家人说,他们疼爱小女儿,不可能卖了她。
杏文说,她是被父母卖掉的,只为了凑钱给兄长成亲。
那对兄弟说,他们是从合法的伢行买下的杏文,文书上写的清清楚楚,当时杏文十六岁。
宁安撑着腰坐下,昨夜跟王爷在长塌上睡了一夜,天快亮时想想醒了,见他们不在,哭着跑来跟他们挤,挤的她和王爷今早起来,腰也酸腿也麻。
她挑了个舒服的姿势坐下,接过杏文当年的卖身文书细细看起来。文书上杏文不叫杏文,而是叫小麦,年十六,因母体有孕时气血不足,落了劳虚之症,成了侏儒。
“伢行的管事说,钱家两兄弟买她回去是为了传宗接代,小麦虽看着像孩童,却是能生育的。”说话的是蔡大人的妻子,她看起来也就三十多,是蔡大人的第三任妻子。杏文之事,摄政王差蔡大人查,蔡大人叫了关联人一一询问后,不敢因这点小事惊扰摄政王,又怕传话人传错了话,出了差错他担责,正焦急不知所措时,新娶的妻子站了出来,为他将卖身文书以及口供送了来。
“为何伢行笃定小麦能生育?”
蔡夫人道,“因小麦被卖入伢行前,曾生过一子。”那一子身体健康,去年还定了亲,年底便要成亲了。
宁安看向蔡夫人,蔡夫人知晓她不知典妻之事,更不知有些女子为了活下去不至于沦落风尘,会自愿帮着旁人生孩子。她细细说了典妻一事,又道,“小麦家中生活倒也不错,只是父母偏向男丁,她又生了这等病,自然变成了会被父母舍弃的人。”世间有特殊癖好的男子并不少,小麦听闻父母想要将她送上京讨好有权势之人,为兄弟谋取仕途后,便自己将自己卖了。“咱们这的伢行,是挂在衙门之下的,一切都有文书可查。”
律法严明,早年的律法便有规定:诸略卖良人为奴婢者,略卖一人,杖一百七,流远;二人以上,处死;为妻妾子孙者,一百七,徒三年。后增补的律法更是补充加重了买卖人口的刑罚:凡设方略而诱取良人及略卖良人为奴婢者,皆杖一百,流三千里。为妻、妾、子、孙者,杖一百,徒三年。去年又增了九条例文,分别是对本律尚未涉及或规定模糊、不够清晰之处进行的补充。
宁安见她对律法极其熟悉,多问了一句。蔡夫人笑道,“我年少时,曾想着入京考女官,勤学过许多年。后来嫁人了,后院无事,先夫知晓我好奇律法,便总会寻些回来给我看。”她抬起手臂,展开了县令夫人的制服,“如今嫁给蔡大人,他虽年迈,却并非迂腐之人,见我喜欢,便也允许我翻看朝廷每年送来的新律。”
宁安点头,叫来了范姑姑与杏文。
“姑姑,杏文之事,还是该查清。娘那边我也送了信去,娘只说路过湖阴城县时救了她,至于她是如何成为钱家兄弟妻子,又是如何被卖,她并不清楚。”敖为仪的事还没解决,敖家主母携恩相挟,青儿也寸步不让,定要休妻。敖家对娘有恩,娘是个执拗的人,更欠不得旁人的什么。只是人情这种事,不是账目,哪里能一笔一笔算得清清楚楚。
宁安将几人供词给范姑姑看了,“你们各执一词,谁人是真,谁人是假,我一时也分不清。你们都坚持自己所言是真,那便拿出证据证明自己是真。”
范姑姑道,“王妃,杏文是我看着长大的,我相信她。”
宁安淡淡一笑,“可我不信。”夫妻相残,兄弟反目,数不胜数。她不否认杏文这些年伺候她伺候的不错,但终归不是在王府长大的人,她的人生有十几年无人知晓,所以她信不过她。“姑姑,你若是信她,不该同我说,而是拿出证据证明她没有一句谎言。”她看向杏文,“只要证据完整,我便会帮你惩戒张家人以及钱氏兄弟,给你一个公道。”
杏文跪在地下,“王妃,奴婢说的句句都是真,绝无虚假。”
宁安看着她,手指轻轻在小几上点了两下。“他们也是这么说的。”
话音落,阿朱与阿紫便抬来了一扇屏风,放在了厅中。放好后,两人一左一右站在屏风旁,蓝姑姑才带着人进来。
张家的父母、兄弟,以及钱氏两兄弟。张家父母看到杏文立即就要扑上去,“二妮,我的女儿啊——”正要哭,看到满厅的人后,又硬生生咽下了话。张家的兄弟看了杏文一眼,转回了头,跟着父母一起跪下。钱氏兄弟压根不敢抬头,进来后p;宁安将几人供词给范姑姑看了,“你们各执一词,谁人是真,谁人是假,我一时也分不清。你们都坚持自己所言是真,那便拿出证据证明自己是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