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诗会刁难:智慧与才华的较量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郑逸轻笑一声,那笑意却未达眼底。

  他缓缓踱步,姿态从容优雅,仿佛闲庭信步,与周遭紧张的气氛格格不入。

  “苏公子,你说我的诗与前朝无名氏的诗作相似,不知相似之处在哪里?是意境?是格律?还是用词?” 他的声音清朗,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他拿起苏文手中的诗稿,细细端详,眼神锐利如鹰隼。

  “这首《秋思》,通篇弥漫着悲秋之意,意境狭隘,格律平平,用词也颇为陈旧。而我的诗,”郑逸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的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秋日景象,意境开阔,格律工整,用词新颖,两者可谓天壤之别。”

  他侃侃而谈,从诗词的立意、用词、格律等方面,逐一分析两首诗的不同之处。

  他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引经据典,将自己的诗与那首所谓的抄袭之作进行对比,其渊博的学识和清晰的逻辑,令在场众人叹为观止。

  众人原本怀疑的目光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敬佩和信服。

  原本窃窃私语的众人此刻鸦雀无声,他们被郑逸的才华和气度所折服,原本摇摆不定的天平,此刻也彻底倒向了郑逸这边。

  苏文脸色铁青,他没想到郑逸竟然如此难缠,竟然能将黑的说成白的。

  就在这时,人群中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响起:“郑公子,即便你的诗并非抄袭,但也未免太过……怪异。”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周小公子站了出来,脸上带着一丝犹豫,却又无比坚定。

  “诗词歌赋,自有其规矩,郑公子的诗,未免太过标新立异,有伤大雅,实乃破坏诗坛规矩!”

  郑逸心中微微一叹,他没想到,就连一向崇拜自己的周小公子,也被苏文蛊惑,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他看着周小公子,“周小公子,你说我的诗怪异,可否具体说说,怪异在何处?”

  周小公子被郑逸的目光看得有些心虚,但他还是硬着头皮说道:“你的诗……太过直白,毫无含蓄之美,与我等所学之诗词大相径庭。” 他的话,再次让周围的文人开始议论纷纷,原本倾向于郑逸的人,也开始动摇起来。

  郑逸看着眼前这张熟悉却又陌生的脸,心中五味杂陈。

  “直白?含蓄?” 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那依周小公子所言,何为诗?何为规矩?”

  郑逸环视四周,目光如炬,声音铿锵有力。

  “诗者,言其志也!诗词歌赋,本就应该百花齐放,推陈出新!难道前人定下的规矩,就如同枷锁一般,将后人的思想禁锢?难道我们只能亦步亦趋,拾人牙慧,而不能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周小公子身上,“周小公子熟读诗书,可知诗经之风、楚辞之骚、汉赋之丽、唐诗之盛?哪一个不是在打破前人规矩,另辟蹊径?我今日之作,不过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新的元素,新的视角,又何错之有?”

  郑逸慷慨陈词,如同一道惊雷,在诗会现场炸响。

  他字字珠玑,句句箴言,不仅驳斥了周小公子的质疑,更是在场所有人心中激起了一阵共鸣。

  众人看向郑逸的眼神,不再是怀疑,而是充满了敬佩和赞赏。

  一直沉默不语的林夫子,此刻也缓缓开口,他捋了捋长须,眼神中带着一丝赞赏。

  “郑公子所言极是!诗词之道,贵在创新,墨守成规,只会让诗坛日渐衰落。” 林夫子的声音虽然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权威,他的话,无疑是对郑逸最大的肯定。

  有了林夫子的支持,诗会现场的气氛再次发生了变化。

  原本摇摆不定的人,此刻都坚定地站在了郑逸这边,他们纷纷称赞郑逸的才华和远见,对苏文和周小公子则投以鄙夷的目光。

  苏文站在一旁,脸色铁青,拳头紧握,指甲深深地嵌入肉中。

  他没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陷阱,竟然被郑逸如此轻易地化解。

  他怨毒的目光死死地盯着郑逸,如同一条毒蛇,随时准备发出致命一击。

  郑逸感受到了苏文的目光,但他并未理会他

  诗会结束,众人陆续散去,但他们脸上的表情却各不相同。

  有人带着敬佩,有人带着疑惑,有人带着幸灾乐祸,也有人带着深深的怨恨。

  夜幕降临,郑逸回到住所,正准备休息,却听到马侍从急匆匆的跑进来,“公子,不好了!外面……”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