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岁月 安好第4/4段
马背上的军士门挥动弯月刀奋勇向前。
在雁儿忧心走神的时候,丘林臂弯挟起阿多木走下观礼台,上了马背。
雁儿猛地发现了站起想阻拦:“快放他下来,他还那么小……”
已经长成大姑娘的扎齐儿挡住了雁儿:“姐姐,没事的,他是雄鹰。”
一身盔甲的扎齐儿,英姿勃发。
丘林哈哈大笑:“就是,公主说得对。怕什么,既然是匈奴人,从小就要让他感受纵马的豪迈,迟早他都是要展翅高飞的。”说着一提缰绳,撩蹄而去。
雁儿担心地看他们父子策马远去。
扎齐儿跑下台子,从一位待命的军士手中夺过缰绳,翻身跃上马背,奔驰而去。
雁儿感叹:“天哪,这哪里还有大姑娘的样子。”
马蹄在奔驰,草叶纷飞,尘土飞扬。
阿多木大张着嘴学着军士的样子在嘶吼,丘林手里挥舞着鞭子也喊叫着。
所有的军士手握战刀,面孔冷峻。
扎齐儿眼神里似乎冒着寒光。
骏马如潮水般澎湃……
观礼台上,阿依手指着:“阏氏,你看小王子回来了,他一点都没害怕,还在笑。”
雁儿摇头叹息:“唉,这是他骨子里就有的,他注定要成为马背上的人。”
看阿多木已经在马背上奔驰了,在雁儿的脑海中突然冒出一个小女孩的模样来,她叫山丹。当初在祁连山里第一次见到那女孩,雁儿就觉得她像某个人,后来想来想去总算和一个人对上了号,那就是故去的大阏氏呼衍绮,从五官特别是眉眼都很相像。可红柳说不像,认为是她思念大阏氏的缘故而已。也许是这样吧,但过后她又觉得不那么简单。
阿多木被休屠王带着跑了一圈,和兴奋,回来告诉雁儿:“母亲,将来长大了我也要成为一名军士,杀向战场。”
雁儿一颤:“你最好还是别长大的好。”
阿多木不解:“为啥?”
“儿子连着母亲的心,等你长大了就懂得了。”
此时的阿多木不过还是个顽童,她不可能看出母亲脸上的愁容,阵阵马蹄声、吆喝声吸引了他的注意,那边马背上的扎齐儿在向他招手,他欢喜地撒腿跑了过去。扎齐儿的旁边是四王子艾多斯,他轻轻一抓,阿多木上了马背。扎齐儿笑着纵马跑开了,并喊一声:“阿多木,加油!”阿多木急了,“哥哥,快,姑姑跑了,追上她!”
望着远去的骏骑,雁儿只剩轻微的叹息了。
过后,雁儿的生活依旧很平静,没有波澜。
这一天雁儿正在草地上漫步、赏花,红柳前来看她。
“给阏氏请安。”红柳施礼。
雁儿说:“我以为你嫁人去了牧场就把我忘了。”
红柳自己轻轻掌嘴:“奴才该死。”
雁儿问:“在牧场很忙吧?”
红柳诉起了苦:“阏氏,早知道我就不嫁人了,又是生养孩子,又是放牧数百只羊群,我忙得都晕头转向了。”
雁儿嘿嘿笑了:“那怪不了我,当初是你愿意的。”
“我哪知道会是这样。”
“牧场就是这样,要操持那么多的事,真够你受的。”
红柳说:“昆仕在王爷身边顾不上,幸好有掠夺来的两个乌孙女人使唤,不然我根本撑不住。”
正说着话,阿多木跑了过来,红柳向小王子施礼。
阿多木说:“母亲,我去河边玩了。”
雁儿叮嘱:“记得别下河。”
一阵风样,阿多木又跑走了,那边有几个孩子在等待。
红柳赞誉:“小王子长得像阏氏,真漂亮。”
雁儿说:“你不觉得他和那个人某些地方很像吗?”
红柳想了想点头:“是,眼睛像阏氏的,好看,就是嘴巴大了点。”
雁儿说:“对啊,下颚简直和那人是一样的。”
红柳说:“但小王子比他秀气。”
雁儿说:“王爷是否看出来,我不知道,从没提起。他很喜欢阿多木,但我隐隐有种不安,欺骗这样的男人太不应该。”
红柳劝慰:“阏氏,别那样想,千万不能说出来,那不是你的错。”
雁儿摇头:“我有罪恶感,但我无法把实情和盘托出,这一秘密到死也只能埋在心底。”
红柳说:“其实阏氏没必要放在心上。”
“我也不想放在心上,可……”就在这会,雁儿突然想起了小山丹,遂对红柳说:“正好你来了,陪我去牧场看看。”
红柳问:“你是要去哪个牧场?”
雁儿说:“好些年了,我想去看看那个小女孩。我记得那孩子叫山丹,是吧?”
红柳想阻止:“说不定他们转场了。”
雁儿说:“这是春天,还没到转场的时候。”
红柳欲言又止。
她们坐着辇车进了祁连山,在山脚下雁儿并没有看到那平台上的毡房,唯有那块巨大的石头还在。
雁儿疑惑:“从情形来看,好像这家人自那年转场走了后再没回来过。”
“像是。”红柳看雁儿的神色有些心虚。
雁儿嘱咐:“你在草原上认识的人多,给打听着,有消息了告诉我一声。”
红柳答应:“行,我会的。”
雁儿有些遗憾。
遗憾中的她无法预料到,就是那个她惦记的小女孩山丹,多年后竟然与她的儿子阿多木有了难以割舍的瓜葛,这是后话。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