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X先生的捐赠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两人说话间,一名工作人员将单板夹递到教授手里,“教授,这是我们根据要求制定的吊装方案。如果您没有意见,马上就可以给那个基座进行吊装移位。”

  史密斯教授翻看了一下单板夹上面的几页吊装结构图,“这可是一个大家伙。对于力学方面我不是很懂,只要你们的方案计算得当,捆扎的着力点足够牢固,别把它再给摔了就好!”

  教授合上单板夹递回了工作人员。旁边的库克见状连忙说道:“教授,既然要移动那个大家伙,我们正好能对它的底部情况做一次三维扫描,省得以后再折腾了。”史密斯教授也感觉这是个好主意,就一口答应了下来。他让库克叫上汤普森准备那些所需要的仪器,而自己走向了刚刚说起的那个大家伙。

  大家伙是一尊体积庞大的“仰覆莲束腰须弥座”,在这批石质艺术品里面是最大的一个。据说从卡车上卸下来的时候,用的是重型叉车。由于叉车的起重功率过载,竟将它硬生生地砸在了地上。须弥座先着地的一侧将石板铺的地面砸出了一道深深的凹槽,到现在它还陷在里面。虽不至于马上就会摔倒,但有种岌岌可危的不安全感,任谁看了都不免会有些担心。

  此时的须弥座已经按照吊装方案被牢牢地绑定。捆扎工作的重心放在了须弥座的莲瓣叠涩上,所谓叠涩,指的是须弥座上端那层层堆叠并向外挑出的部分,它由三层莲瓣紧密叠压构成,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捆扎带的理想隔挡。鉴于此次搬运物品的特殊性,工程部门决定摒弃传统的钢丝绳,转而采用一种强度更高、质地更加柔软的新型碳纤维捆扎带进行固定。

  此次设计的捆扎方案极为稳固,六条绷带在须弥座束腰的深沟中缠绕数圈后,分别从四周紧紧勒住上端的莲瓣叠涩,并在顶部两两相对,形成了一个稳固的环形吊装卡扣。一只叠片式羊角吊钩已将它们牢牢地连接在一起,只待身旁的履带吊车启动,便能将其轻松吊起。

  史密斯教授围着须弥座仔细转了一圈,逐一检查了捆扎带的每个着力点,确保不会损伤到凸起的莲瓣。他对工人们的技术表示满意,竖起了大拇指,示意可以开始吊升作业。

  “轰隆隆!”随着一阵动力的轰鸣声,早已蓄势待发的履带式起重机启动了。卷扬机缓缓拉起吊臂上的羊角钩,倾斜一侧的捆扎带也随之紧绷起来。

  一名工作人员站在须弥座旁,通过手势精准地指挥着起重机的作业,须弥座渐渐离开了地面。

  由于吊起前须弥座处于倾斜状态,因此在它刚被拖离地面的那一刻,不可避免地左右摇摆起来,捆扎带也随之越绷越紧。工作人员见状连忙摆手示意起重机停止拉升。很快,悬空的须弥座摇摆幅度逐渐减小,当它完全静止下来时,围观的几个研究员不禁发出了一阵掌声。这件一直让他们紧张不已的大家伙是移位调整工作的核心,如今能够如此轻松平稳地被吊起,意味着它的移位工作已经成功了一半。这让大家如释重负,心情轻松了许多。

  起重机的驾驶员,是位拥有棕色头发和鹰钩鼻的高加索人。他轻蔑地向鼓掌的人群投去一瞥,对那些人的兴奋显得不屑一顾。他对自己操作的这台履带式起重机信心满满,吊起一块石头底座对他来说易如反掌。

  其实,这位高加索人此刻心情烦躁,只想赶快完工去室内取暖。在这寒冷的冬天,一大早就坐在冰冷的驾驶室里等待吊装,他的心情能好才怪。再加上,研究人员磨磨蹭蹭,仅仅是为须弥座捆扎就让他等了一个小时,这使他感到极度不悦,工作中难免带着恶劣情绪。

  史密斯教授再次与工作人员一同围着须弥座转了一圈,仔细检查了那些绷得紧紧的捆扎带,以确保接下来的移位工作万无一失。

  库克和汤普森已带着大量设备赶到现场。汤普森架起了一个简易台桌,将测绘所需的设备仪器一一连接在上面。库克则从黑色塑料箱中取出了一台便携式三维扫描仪,就地进行了组装。

  汤普森目测了须弥座的离地高度,“教授,现在的起吊距离太低了,这个高度我们无法进行测绘。升高到五十公分才能达到扫描要求。”

  史密斯教授再次拽了拽紧绷的捆扎带,才满意的笑了笑,向工作人员示意可以将须弥座继续升高一点。起重机再次发出动力的轰鸣声,须弥座也随之被向上抬起。或许是驾驶起重机的高加索人对教授和指挥员的小心翼翼感到不满,又或许是他在冰冷的驾驶室里待得太久感到难受,这次抬升动作的速度明显比前面快了很多。而且,到达指定高度时停止得过快,导致须弥座在惯性作用下上下弹跳了两下。就是这两下弹跳,让站在旁边的史密斯教授突然听到了须弥座内部传来的“喀、喀、喀”几声轻微的碎裂声。史密斯教授大惊失色,急忙挥手大喊:“停!停!停!都不要动。”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