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杨卿如何看待新学?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赵楷听到这话,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杨时,问道,“那杨卿士支持科举,还是支持太学呢?”

  “这——”

  杨时听到这话忍不住的一阵头大,官家这分明是难为自己啊,科举与太学,归根到底没有什么区别。

  可实际上区别又很大,科举是天下士子皆可参加,而太学选拔呢?从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和平民的优秀子弟中招收。

  换句话说,科举可以参与的人范围大,而太学选拔,范围小。

  想到这里杨时脑中灵光一闪,看向赵楷的眼神多了几分的好奇。

  莫不是问题出在这选拔的范围上?官家想要恢复科举,扩大参与人选,从而拉拢士子?

  想到这里,杨时心中也有了几分的底气,组织了一番语言后便开口说道,“官家,这两者臣不敢贸然评价,臣只能说各有千秋。”

  “愿闻其详。”

  “官家,咱们先说这太学,太学选拔主要依据的便是三舍法,乃是王文公所创,将太学生员划分外、内、上三舍,根据学业考试一次升舍,太学生员本就是各州县佼佼者,从中选拔出来的人更是全国士子中的佼佼者。”

  “而科举,旨意是给天下士子上升之路,其范围覆盖天下士子,彰显官家胸怀,让天下士子归心于官家,两者虽表明不同,但实际上殊途同归,都是选拔出全国最优士子。”

  “故而臣无法评判。”

  赵楷闻言忍不住的笑了起来,伸手指了指杨时笑道,“杨卿不愧是老臣。”

  “臣愧不敢当。”

  杨时自然听出赵楷其中的意思,倒也没有解释什么,只是老老实实的低下头。

  “行了,你也不必如今谨慎,今日朕召你前来,是有事情要请教杨卿。”

  “还请官家明示。”

  赵楷收敛了一番脸上的笑容,而后认真的看向杨时,沉声问道,“杨卿如何看待新学?”

  听到这话杨时顿时坐不住了,心里更是猛地一惊,脸色顿时苦涩了下来。

  这还真是个好问题。

  新学,新学,什么新学啊,分明就是改革之法,新学所学便是王文公与范文正公的改革所法,表面上官家是问新学,实际上是问自己改革。

  杨时止不住的叹口气,他是熙宁九年进士及第的,可以说是亲身经历过改革的人,说起来他还是一个守旧派的人。

  如今开口问自己改革是好是坏,杨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臣不知。”

  赵楷对于这个回答,倒也不意外,反而是笑着点了点头。

  “朕知道你经历过王文公改革,朕想听一句实话,你觉得当今改革与王文公改革,孰优孰劣?”

  杨时闻言再次沉默了下来,对于官家改革的事情,他也一直在关注,当时对于官家改革,他是非常反对的,毕竟他亲眼看到过改革失败的后果,且不说朝廷,但说民间,流离失所百姓不计其数,原本有田百姓,成为了流寇,造反之人更是数不胜数。

  但随着时间是亲身经历过改革的人,说起来他还是一个守旧派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