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摧山掌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陈梁先皇崇尚佛法,洁身自好,不近女色,差点削发为僧。

  众大臣极力劝阻才使老皇帝放弃出家的念头,作为一国之主,不以江山社稷为重,整日跟一帮老和尚打交道,盛世也太平不了。

  老皇帝一心向佛,家是出不了,宠幸老秃驴还是可以的,那时候陈梁寺庙盛行,山野村头繁华城市,走在大街上的和尚顶着烈日流油的光头,趾高气扬,似乎比别人高人一等。

  要数最繁华的寺庙,莫过于天凉山的天凉寺,住持吃住皇宫,享受皇帝一般的待遇。

  想要成仙成佛的老皇帝不说昏庸,也好不到哪里去,念了几年的佛经,吃了几年的斋饭,没成佛反而把命丢了,老皇帝一死,和尚的待遇日渐下滑。

  一些个居心叵测的大臣把老皇帝的死归咎于和尚蛊惑,朝堂上下附和之声比比皆是,荣登宝座的新皇随波逐流,笼络人心,大开杀戒,见寺庙就烧,见和尚就杀,连一些没有香疤的光头也不放过。

  人心惶惶不可终日,留发就算再难看,光头开始蓄发,命比头发贵。

  其中最惨的也数天凉寺,大火烧了七天七夜,哀嚎遍野,山中野兽都吓得逃之夭夭不见踪迹。

  对这些一无所知的少庄主看到卓业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摸刀出鞘,一副要出头的架势。

  要是给江湖上的侠客排资论辈,就武境一途,可能卓业十流都算不上,不过孟小儿也好不到哪里去,只是杀过几拨土匪心里有些底气罢了。

  对方没有趁手兵器,一根枯枝就把卓业撂翻在地,借虞清莲的长剑都给断成两截,卓业心里虽然窝气,却说不出口,弱肉强食技不如人又能怪得了谁。

  武境一途,不进则退,如今的孟小儿比卓业好不到哪里去,只是他还没有发现而已。

  一句看我的,让刺史公子小姐心里慰藉不少,少庄主都不怕,他们怕个啥。

  武境上取胜先不说,着眼于气势,少庄主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啥都输人。

  你们是什么东西?我不杀无名之辈。

  听听,不知道的还真能被唬住。

  蓄长发的昔日和尚看不出半点和尚模样,连开口之前的单手竖掌那句阿弥陀佛都省了。

  或许是忘记了出家之日方丈住持授予的法号,手执枯枝的和尚歪着脑袋想不起俗家名姓,愣了愣神,想了半天也没想出。

  看到长发和尚呆滞样,刺史公子面面相觑,还是少庄主有办法,随便两句就能把对方震住,厉害。

  没等站在前面的和尚说话,后面一人嘶吼说,我叫赵大柱,让爷爷来领教你高招,说着把那枯枝的长发和尚揽在身后。

  原来这三人中只有拿枯枝的是庙中和尚,其他两人上山之前,专门等在天凉山下干打家劫舍的勾当,至于为何跟和尚混在了一起,说起来心酸。

  有人的江湖从来没有公平可谈,一旦受了屈辱,闭口不说还好,但凡有点自尊头脑的笼络个十几人据山为王打家劫舍出去讨个活路,日子过舒坦了管啥道义不道义,见人就抢,土匪也要填饱肚子的。

  赵大柱就是这么个人,住在凉州城外的小村子里,从土里刨点食不够家里人吃,借了几两银子到凉州城里做点小买卖,耐不住官府三五五次盘剥,能当的东西都当了也挡不住苛捐杂税,老小染病去世,妻子被卖到妓院,一气之下老子不干了,张罗几个志同道合的兄弟,隐匿在廊州城周边,夜间出动,专抢大户人家。

  时间久了,大户被抢的难受,报官使了银子去剿,赵大柱东躲西藏,风头一过又回来了。

  人怕出名猪怕壮,廊州城大大小小十来拨土匪,官府谁都不剿,专找赵大柱的麻烦,不敢进城抢,索性就在附近村子里游荡,偷鸡摸狗只要能换银子的事都干,百姓苦不堪言,官府不闻不问,倒是让天凉寺的住持看不下去了,把赵大柱几个头头捉上山,软禁了起来。

  土匪哪里是天凉寺高僧的对手,一巴掌被拍在地上就开谈,一旦受了屈辱,闭口不说还好,但凡有点自尊头脑的笼络个十几人据山为王打家劫舍出去讨个活路,日子过舒坦了管啥道义不道义,见人就抢,土匪也要填饱肚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