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洛阳七子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恕罪则个,吾名叶秋荻,正要去见新上任的朔北王。”叶秋荻施礼对柳、白、陆三人道。

  托风流浪子叶倾城的福,叶秋荻名声在外,每每报出真名号时,都会招来打量的目光,若遇见自诩风流的花心之辈,更免不得聒噪一番。时间久了,叶秋荻索性在行走江湖时,随手拈来假名用,刚才告知三人“木东篱”假名便是因此。

  现在她见小青衣与柳如眉熟识,柳姑娘还要赠家传琴谱与自己,若再不示以真名姓,就显的自己有些见外了,日后见面少不得尴尬。她居住在朔北王府,身份也容易被猜出来,不如索性承认了。

  “原来是叶姑娘,难怪识得家父。”柳如眉施礼,道:“家父曾言,天下能称得上知己的唯有三个半人,如今得见,果然如此。”

  追忆前人,叶秋荻不由地慨叹,道:“难得他老人家还记着当年的黄毛丫头。”

  柳如眉父亲柳广陵,官拜前秦大司乐,当年第一乐师,素有才名,为才气冠绝洛阳城的“洛阳七子”之首。

  当年叶秋领着年幼叶秋荻游历洛阳时,叶秋荻曾与他学过不足月的古琴。后匆匆离开洛阳后,叶秋荻与这位恩师再也没见过面。后来叶秋荻听闻他遭奸人陷害,在刑场上抚了一曲《止息》后从容就戮,还痛惜良久。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秦皇暴戾,动辄诛人九族。因此,名士风流的柳广陵被迫出仕时,是孤身一人来到洛阳的。柳广陵在行刑前,索琴弹奏《止息》曲,并慨然长叹:“《止息》于今绝矣!”世人也只以为《止息》当时已经失传,但叶秋荻知道,《止息》琴谱,柳广陵定然传给了他的后人。

  只因叶秋乃闲云野鹤之辈,因此柳广陵曾说起过,他尚有一女养在乡下。

  叶秋荻至今记着在灯光如豆下,柳广陵道出的那番话:“吾纵逸来久,情意傲散,狂放任性,实非为官之人,如今身不由己,只望此举能保全家人。”

  叶秋荻也曾想习得《止息》,奈何不足月的时间,莫说习会了,便是皮毛也领略不来,多年来一直引以为憾。今日见到了柳如眉“止息”之琴,叶秋荻不免想再领略《止息》这首太古遗音,却不想柳如眉心中对此曲有芥蒂,竟轻易答应将琴谱抄录与她。

  《止息》由柳广陵始,相传为柳广陵游玩洛西时,为一古人所赠。

  也有鬼神之说,言柳广陵夜宿伽蓝殿时,夜不能寐,起坐抚琴,琴声优雅,引来了鬼神,得授《止息》。

  身为柳广陵半路弟子,叶秋荻知道这些皆不足信。真相是,柳广陵好老庄之学,喜逍遥,越名教而任自然。他认为琴艺最高境界是合于天地,发出自然之声,除却喜怒哀乐。而《止息》正是柳广陵独居山野十载,领略天地自然魅力,而谱出的琴曲。

  柳广陵曾言,《止息》在山野间初成时,一池皱水,一片落叶,一声蝉鸣,皆契合到了琴声中。百鸟和鸣,和风拂面,一时超然物外,仿若世间早已无你我他。

  一曲尽兴,月已上梢头,柳广陵甚至见一只大虫缓缓向远处去了。

  那是柳广陵《止息》弹得最尽兴也最为满意的一次。

  下山后,柳广陵凭一手好琴,才名远播,交游渐广,心境却慢慢消失了,离合于天地之声渐行渐远。及至他孤身一人来到洛阳,登上庙堂朝廷,《止息》曲谱依旧,却再也弹不出那般契合天地的琴音了。

  柳广陵死前一句“《止息》于今绝矣”,意思或许正在于此。

  “斯人已逝,幽思长存。”

  叶秋荻轻叹一声,柳如眉却是一声苦笑,显然另有缘由,但对方不提及,叶秋荻也不是多嘴之人。

  俩人不曾指名道姓,如打哑谜一般,让小青衣有些迷糊。狮子球识得主人,叶秋荻也时常这般易容,小青衣倒也认识,知道是自家谷主来了。她小心凑到叶秋荻跟前,拉住叶秋荻的衣襟,道:“小姐,你来了呢,太好了,这样一来王爷就不敢欺侮奴和狮子球了。”

  “哼。”叶秋荻拉住她的丫髻,道:“若再不来,你也快与狮子球一般成球了。”

  绿珠嘟着嘴,道:“才不是哩,王爷经常使唤奴家,都瘦了很多。”

  笺花时常冷着的脸也冰消冻解,她上前高兴地施礼,叶秋荻应了,问她:“苏幕遮呢?”

  “要遭。”小青衣吐舌头,她早已总结出了规律,当谷主直呼王爷名讳时,一定是很恼他的,王爷免不了吃大苦头;当谷主唤王爷苏小子时,一定是嗔上庙堂朝廷,《止息》曲谱依旧,却再也弹不出那般契合天地的琴音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