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真把玉玺当板砖啊?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朱允熥在大庭广众之下,在所有人面前,堂而皇之的威胁詹徽。

  詹徽脸都绿了,他立马对朱元璋说:

  “陛下,您看看,皇三孙殿下,居然公然威胁恐吓臣……这……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朱允熥眼睛一瞪:

  “你说什么呢?我让你出宫小心点,年纪大了慢慢走,关心你呢,你怎么狗咬吕洞宾?”

  朱元璋本来要假装训斥下朱允熥,这么一听,就说:

  “三孙说的对啊,詹爱卿,你想多了!”

  詹徽也体会到了朱允炆那种憋屈的感觉了,气的脸色难看,一句话也说不出。

  朱允熥嘿嘿一笑,朱元璋又说:

  “好了,这些事到此为止,现在,各位臣工,有事上奏?”

  于是乎接下来,就是官员们谈一些事儿。

  朱允熥就听着,看老朱是怎么处理的。

  朝堂上每天事儿很杂,一些小事根本就不会拿来说,基本上都是大事。

  朱元璋也是有条不紊的给出解决方案,遇到一些问题,就问问大家的意见。

  朱允熥就仔细听着,朱允炆虽然看起来在听,但是却站的规规矩矩,一副恭敬端正的态度。

  实际上,他心里在想要如何对付朱允熥。

  这时,户部尚书赵勉开口:

  “陛下,民间对宝钞的使用,还是很排斥……如此下去,宝钞持续贬值,已经不足当初价值的六分之一……”

  赵勉说的,是洪武年朱元璋推行的宝钞政策。

  朱元璋一个不懂金融的人,在失败了多次的纸币推行上,又开始了。

  他发行的宝钞,一开始还行,基本上是和民间的金银铜钱相等,大家用来交易也不是不可以。

  但老朱一遇到缺钱问题,就大量印宝钞。

  这种低成本印钱的方式,一开始有用,可钱多了,流于民间,就容易通货膨胀。

  毕竟宝钞就是一张纸,和金银铜钱这种硬通货不一样。

  也就是说,金银和铜钱的开采制作很困难,价值基本上稳定。

  但宝钞,你想印就印,价值是不稳定的。

  所以宝钞越来越多,哪怕朱元璋强制百姓们使用宝钞,宝钞还是不断贬值,甚至百姓们不愿意用。

  而朱元璋为了推行宝钞政策,实现大明朝廷不缺钱,就在不懂金融的情况下,强硬推行。

  比如,不准民间用金银交易,只能用宝钞。

  结果大家就用铜钱。

  上次这个问题爆出来,朱元璋就说不准用铜钱交易。

  现在,户部尚书赵勉就说,宝钞持续贬值,百姓们宁可以物易物,也不愿意使用持续贬值的宝钞。

  朱元璋坐在椅子上,他还没有明白这里面的问题,就对赵勉说:

  “这些刁民,咱让他们用宝钞,就那么难么?传旨,民间不仅禁止金银铜钱交易,也禁止以物易物。”

  此话一出,那户部尚书赵勉也是叹了口气,他也没别的好法子。

  那宝钞贬值这么快,他也没想到。

  却在这时,朱允熥忽然开口:

  “没用的!”

  朱元璋一愣,看向朱允熥,说:

  “三孙,什么没用?”

  “爷爷都强制推行宝钞在民间交易的法子,没用。诚然,爷爷你威严霸气,一道圣旨下去,大家不敢用金银铜钱,不敢以物易物,只能用宝钞。

  但,这样子下去,宝钞还是会贬值,甚至这个金融体系,在爷爷的强权下,可以强行维持。可时间一久,贬值越来越大,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就会崩溃!”

  朱允熥淡淡开口,他并不是很懂,但是这点道理他还是明白。

  朱元璋一脸懵逼,显然朱允熥说的,他更没懂,就说:

  “三孙,你仔细说说?”

  朱允熥就说:“爷爷发行纸币,是为了便于民间交易。实际上,却成为了朝廷,夺取民间财富的工具。”

  朱元璋一愣:“何出此言?”

  朱允熥继续说:

  “朝廷违背发行货币的经济规律,一,没有准备金,也就是说印出来的宝钞,是凭空赋予它价值的。

  爷爷印出来一张,就说它值一贯铜钱,值一两银子。可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和这一贯宝钞相应价值的金银铜钱,不敢以物易物,只能用宝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