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一言而决第2/3段
当下,他也就依郭教授所言,在对面坐下了,就着教授端过来的大茶缸子灌了几口水,定了定心神,这才开口,从自己跟刘梅怎么见的面开始说起,一直说到了谭振华开出的条件,特别是谭振华关于“钕铁硼”以及铁基永磁材料的那番话更是背得一字不差,就连最后谭振华说的那十万人员奖励的事情也没有丝毫隐瞒地说了。
要说这位李伟成绩好,老师们都喜欢也是应该,就凭他那过耳不忘的本事就少有人能及,人品也是上上之选。
郭教授听完了这番话,沉默良久,面上虽然依旧沉稳不过心中却已经涌起了阵阵惊涛骇浪。
以他研究磁学50余年的经验,这张纸条上的三个字是大有可能,而从内心愿望来说,他也非常希望这一切都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绝对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能给国家甚至整个人类的科学事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是,按照李伟的说法,这张纸条,是从一个不满18岁还在上高三的学生那里得来的,这就邪了门了,那孩子是从哪里知道的?怎么知道的?有什么根据吗?要是他老郭轻率信了,最后证明这一切不过是个顽童的玩笑,那他老郭岂不是成了整个磁学届的笑柄,将一世英名付诸东流?
郭教授毕竟久历江湖,心中思虑万千,可脸上还是一副淡然,他对李伟说到:“这个事情,事关重大,你先什么人都不要说,我要好好考虑考虑,跟系里、学校都要沟通商量后再做决定。你这几天辛苦了,先回去休息吧,我尽快给你回音。
郭教授想了几天也没下定决心,干脆,放大招,发动群众吧。于是就召开了系相关教师的讨论会,他可是系主任,当然有这个权利。
果不其然,会上的意见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派,一派主张还是把“钐钴永磁体”的课题踏踏实实做下去,毕竟这个课题的研究方向比较成熟,又是国家拨款,而且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很多,足够大家伙刷上几篇优秀的论文,当然,那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小子谭振华也是被攻击的目标,开玩笑,黄口孺子,空口白牙的忽悠几句,就要咱们这些德高望重的教授们帮他做实验,门儿都没有!
另一派的观点就比较激进了,他们觉得“钐钴永磁体”的研究国内已经搞了二十来年,相关成果已经相当的丰富,再研究也研究不出什么花儿来。而且,这钐和钴都是极其稀有的元素,实在太贵了,所以价格才是限制其大规模应用的根本原因。而如果这“钕铁硼”真的能成,别的不说,光其因为减少稀有金属用量而带来的价格降低,就值得大家去试一试。再说,人家可是答应了给科研费的,你甭管他多大年纪,人家可是答应了先给钱的,说不定人家有海外关系,家里有的是钱呢?大不了,先答应他,不见兔子不撒鹰好了。
这两派各执一词,互相争论不休,吵得郭宜城头痛欲裂,可惜谁也说服不了谁。
发动群众还是没能解决问题,那就只剩下了一招。
哪一招?
有困难,找领导啊!
领导之所以能成为领导,不就是因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强嘛。想到这里,郭教授扔下了一屋子唇枪舌剑争论不休的老师们,直奔分管本系的副校长办公室而去。
待得郭教授将情况和分管的王副校长说完,王副校长先是静静思索了片刻,然后开口说道:“郭老,我先问你个问题,依你的经验,你说说这个叫谭振华的孩子,提出了“钕铁硼”材料的方向,到底有没有可能成功?
郭教授略一思忖便回答道:“有可能,而且可能性相当的大。你看从元素表上分辛苦了,先回去休息吧,我尽快给你回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