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四 家事国事(下)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燕平城鸡鸣坊的一座寻常酒肆内,当朝宰相徐明朗身着布衣头戴方巾,作寻常老者装扮,正在雅间里跟一位客人对弈。</p><p>坐在他面前的人,广袖长袍锦衣玉带,风度翩翩又不失雍容华贵,更难得的是眉清目秀,任谁见了就要赞一声佳公子。</p><p>这却不是别人,正是北胡公主,萧燕!</p><p>她离开代州后,没有回天元王庭,而是转了一圈又回到了京城。</p><p>一局罢了,得胜的徐明朗抚须而笑:“旬月不见,萧公子棋艺大有精进,照此下去,不用三五载,老夫要胜萧公子就不那么容易了。”</p><p>这话说得很有意味,既夸赞了萧燕,也没说三五载之后,对方能够胜他。齐人在胡人面前的优越感,并没有因为两人的关系,而有太大改变。</p><p>萧燕不以为意的笑笑:“棋盘上的对弈,说来都是小道,徐公以天下为棋盘,世家勋贵为棋子的手段,才是国手风采。”</p><p>徐明朗对萧燕的奉承很满意,他喜欢胡人对齐人保持敬畏。这是深入骨髓的东西,不会因为两人之间有什么勾结,而有任何变化。</p><p>他道:“老夫来的时候,听说镇国公进宫了,公主不妨猜猜,此时镇国公面色如何?”</p><p>萧燕挥挥手,让人撤去棋盘,换上茶水,闻言笑不露齿:“赵玄极当然想不到,白眉会突然翻供,此时必然应对不及,满面惊诧吧?”</p><p>徐明朗畅快的大笑两声,毫不吝啬自己的赞许:“公主的确非凡,这本是一次十八九稳的行动,公主却能在行动开始之前,就考虑到各种情况,并且做下相应安排,实在是高明。若非如此,我们眼下也不能扭转局势。”</p><p>萧燕笑容恬淡:“齐人兵法云,未虑胜,先虑败。我也只是邯郸学步而已,让徐公见笑了。”</p><p>“公主的汉学造诣,在胡人中的确少见,能有求学问道之心,善莫大焉,公主就不必过于自谦。”徐明朗这话说得很有俯视感。</p><p>萧燕面色如常,举起茶碗示意。</p><p>品了口茗,徐明朗接着道:“范钟鸣也是个识时务的,老夫的人在大理寺大牢见了他一面,他就知道该怎么说话了。到了眼下,赵玄极想必已经是焦头烂额,胆战心惊了。”</p><p>萧燕不无钦佩道:“这回的行动虽然没有成功,但徐公却能绝境反击,抓住时机倒打一耙,让皇帝猜忌赵氏,也可谓是得大于失。赵氏一群武人,焉能与徐公匹敌?徐公大智,在下敬佩不已。”</p><p>徐明朗再度大笑起来。</p><p>萧燕见他不再说话,便招了招手,从手下手里拿过一份礼单,递给徐明朗,“这是事先答应的报酬,还请徐公阅览。”</p><p>徐明朗翻开看了看,眼中的满意之色愈发浓郁。</p><p>徐家虽然是世家,但也只是文官十三门第之一,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家族要发展壮大,成为大齐第一氏族,怎能少了财富与修炼资源?</p><p>赵玄极面上写满忐忑,试探着问:“敢问陛下打算如何处置此事?”</p><p>宋治并不回答,反而慢悠悠的说道:“宰相跟我说,将门渴望战争,渴望军功,而且,还跟朕提起了前朝藩镇之乱。”</p><p>赵玄极闻言大惊失色。</p><p>藩镇之祸带来的皇朝分裂、皇权衰落,是任何一个皇帝心中永远的噩梦,绝对不会想要经历第二次。</p><p>前朝末代皇帝,被藩镇用来挟天子令诸侯,受尽屈辱,后来那个藩镇之主篡位称帝,便毫不犹豫将皇帝与皇族全部杀害。</p><p>这种事情只要提出来,就会让任何一个皇帝忌惮的睡不着觉。</p><p>“陛下”赵玄极又要下拜。</p><p>宋治拦住他,重重叹了口气,庄严肃穆道:“外公何必如此?大齐不是前朝,赵氏也不是藩镇将门,朕岂会连这个道理都不知道?”</p><p>赵玄极长舒一口气,“陛下明鉴!”</p><p>宋治看着赵玄极,目光真诚:“朕的意思是,准爱卿密折所揍,令雁门关增兵三万,并且增加符兵丹药两成供应!”</p><p>赵玄极瞪大了眼,满面不可置信,旋即再度下拜,“陛下英明,赵氏定不负陛下所望,誓死为陛下守住雁门关!”</p><p>既然谈及了公事处置方案,宋冶也就不再自称为我,“朕自然相信赵氏,历代先帝都相信赵氏。只是爱卿需要记得,在北胡没有异动,朕没有命令之前,雁门军不得擅自出关!”</p><p>“臣遵旨。”</p><p>“爱卿啊,你也知道,对代州之事,宰相有不一样的看法。朕相信赵氏,所以准了爱卿所奏,但宰相势必要在朕面前喋喋不休,爱卿也得为朕分忧才是。”皇帝这话说得颇为无奈。</p><p>“陛下的意思是?”</p><p>“金陵吴氏与广陵杨氏,因为区区一个猎场而起了争斗,导致近百仆从死伤,还波及了附近村民,此事令朝野哗然。所以宰相奏请,吴氏与杨氏当减爵一等,爱卿以为如何?”皇帝用商量的语气问道。</p><p>广陵杨氏,那是赵氏的姻亲家族,向来唯赵氏马首是瞻。</p><p>杨氏与吴:“外公何必如此?大齐不是前朝,赵氏也不是藩镇将门,朕岂会连这个道理都不知道?”</p><p>赵玄极长舒一口气,“陛下明鉴!”</p><p>宋治看着赵玄极,目光真诚:“朕的意思是,准爱卿密折所揍,令雁门关增兵三万,并且增加符兵丹药两成供应!”</p><p>赵玄极瞪大了眼,满面不可置信,旋即再度下拜,“陛下英明,赵氏定不负陛下所望,誓死为陛下守住雁门关!”</p><p>既然谈及了公事处置方案,宋冶也就不再自称为我,“朕自然相信赵氏,历代先帝都相信赵氏。只是爱卿需要记得,在北胡没有异动,朕没有命令之前,雁门军不得擅自出关!”</p><p>“臣遵旨。”</p><p>“爱卿啊,你也知道,对代州之事,宰相有不一样的看法。朕相信赵氏,所以准了爱卿所奏,但宰相势必要在朕面前喋喋不休,爱卿也得为朕分忧才是。”皇帝这话说得颇为无奈。</p><p>“陛下的意思是?”</p><p>“金陵吴氏与广陵杨氏,因为区区一个猎场而起了争斗,导致近百仆从死伤,还波及了附近村民,此事令朝野哗然。所以宰相奏请,吴氏与杨氏当减爵一等,爱卿以为如何?”皇帝用商量的语气问道。</p><p>广陵杨氏,那是赵氏的姻亲家族,向来唯赵氏马首是瞻。</p><p>杨氏与吴氏,都有世袭的国侯之位,同样是与国同休,只不过比国公低了一级。</p><p>如今减爵一等,两家就变成了世袭的伯爵。在大齐四海升平,没有战事的太平时节,爵位降了想要再提起来,根本没有可能。</p><p>对两个将门勋贵之家而言,这是莫大的打击,堪称家道中落。</p><p>但赵玄极知道,这件事他根本无法拒绝,因为这是交换,跟文官集团的交换,只能垂首道:“陛下英明。”</p><p>赵玄极退下后,皇帝仍然坐在风雪亭。</p><p>桌上的酒菜他再也没动分毫,只是安静地俯瞰着皇城与星罗棋布的街坊,直到夕阳西下,暮色降临,好似成了一尊雕像。</p><p>他的眉宇很轩昂,身姿很挺拔,五爪龙袍穿在身上,衬托得他英气勃发,所以即便是一动不动如雕像,也是一尊很有气度的雕像。</p><p>“如今北胡有四大王庭,天元王庭不过其中之一,而且刚刚兴起,谈不上甚么深厚底蕴。更何况,他们的领地跟大齐并不接壤。天元王庭的修行者,有什么道理对付赵氏?”</p><p>宋治忽然头也不回的说道。</p><p>“陛下言之有理,老奴也觉得奇怪。”</p><p>亭台的阴影里,不知何时多了一个身形佝偻、着宦官服饰的老者,他的面容在黑暗中看不真切,声音也像是从公鸭嗓子里发出来的。</p><p>老宦官接着道:“不过天元王庭的王极境修行者,毕竟到了代州城,天元公主的说辞,亦未必能全信。天元王庭的先祖是前代左贤王,那是被赵氏阵斩了的,他们对赵氏有仇恨。”</p><p>宋治不置可否,招招手,老宦官会意,让人去取了一册方物志过来,恭敬递给宋治。</p><p>就着老宦官端着的烛火,宋治翻看半响,又将书册合上,“朕这些年忙于内政,对边境外的事情少了注意,方物志上有关北胡的内容也太少。”</p><p>“老奴领命,这就安排人手进入漠北。”老宦官接回方物志。</p><p>宋治继续瞭望大齐京都燕平,复又陷入沉吟。</p><p>棋盘状的街巷灯火辉煌,宝马雕车香满路,摩肩接踵的行人谈笑声,与大小商贩韵律十足的叫卖声,随着夜市美酒美食的香味,一起飘到了风雪亭。</p><p>燕平没有宵禁,夜晚的繁华热闹会持续到凌晨,这是大齐煌煌盛世的表现,也是宋治百看不厌的社稷画卷,每当心绪杂乱,他都会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