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11-12 惊弓之鸟第4/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惊讶的,因为投资公司都看中了王丽公司、自愿出了比市场上同类债券高好几个点的利息,又有内地集团全额资产背书,当然愿意买来挣利息。



等债券的7亿美元也都到账了,越南项目仍然身处迷雾中。没有人知道,未来从哪里赚钱,来还这利息。



只是领导、八人组和秘书,依旧每天都不在公司,忙的不亦乐乎。



不过,从不断有新中介来公司,一般同事还是嗅出了变化,再加上八人组里的“们”都很高调,到处都是小道消息。



“林律师,就是千亿集团的卓总介绍的,说他有个熟人在深水埗做旧楼重建。”



八人组中年纪最小的“们”,是个刚22岁的白富美,她是这个小团伙里最高调的,扎着个马尾,却是精心护养拉直修剪过的长发,画着非常精致的容装,蹬着一双红底黑身的高跟鞋,正在宣传新项目。



“我知道,邓总也跟张总说这个事情了。”另外一个“们”应答着。



他说的邓总,是集团陆总亲自在香港招聘的一位本地领导,人非常符合建筑行业的文化,挂一条小手指粗的金项链、连着个泰国佛牌。



“邓总说他跟千亿集团和林律师都很熟,已经跟对方接上线了。”



“他熟?哇靠,我跟林律师敬了整一瓶红酒,人家才分享的那个项目,才10000港元一呎,太赞了!”



(一呎=110平方米,是香港常用的房屋面积计算单位。)



小“们”说这个事情,就是为了显示她的功劳。她怎么会让香港老邓夺了风采?



“这么便宜?我去看过那个项目,以为要更贵呢?”第三个“们”也接上来了。



“唉,毕竟是要重盖到35层才有的平均成本---”小“们”又抬高了几度声音,全然不顾他们几个是在财务室里。



她忽然回头看见王丽在翻译,就把一叠资料搁在她眼前:



“小王,你帮我扫描一下,不要拆钉子,就一页一页翻着扫。袁总讨厌干活的人、为了图扫描方便,把文件弄的烂唧唧的。”



小“们”知道自己的职位,可以呼呵比她大10几岁的人为“小王”。所以更不会在乎自己的胡说、要浪费别人多少时间。



王丽看看资料上的房子图片:



叫“们”们吹得跟豪宅一样的楼,原来只是一栋几层高的黄色旧楼。它在一片超高层的包围下,显得格外局促。又有大片的黑色和绿色的苔藓覆盖,加上楼下又是流着臭水的垃圾回收站,看上去就像、几十年前老家的公共厕所一般。



王丽的几个香港同僚,看看这楼的图片,没说话,安静的走开了。



本地的同事当然知道,深水埗,在香港是怎么样的存在。



如果香港其他地方都是良民住处的话,那么去深水埗一游,就可以时不时让人、好像深临香港的《古惑仔》或者其他黑社会电影场景。一群人拿着牛肉刀、真的追砍一个人,也是有的画面。



所以,那里虽然旧楼横生,却在香港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十分扎手。拆迁重建项目,很不好推进。



其实,即使香港分的领导老张,也不看好这个旧楼,因为要一口气投资几十亿。另外,他不愿意拿主意,因为总有责任,于是让邓总挑头。



可没想到,老邓很快就跟对方达成了协议,要马上付1亿8的定金。



“再研究一下,我觉得还是稍微贵了一点---”张总不想由自己、在临时合作协议上签字。



“我已经答应人家了,像这样的项目不是天天有!”邓总不高兴了。



“人家说,这家人(合作方)好像是黑白两道都混的---”



“谁说的?叫他来找我!我都说定了!”老邓就是不后退,最后他搬出了杀手锏:



“越南的资金,可以先用到这个项目上。这个项目再搞个基金,等运转起来后,就把公司的钱,再转到越南上去,这样利润才能提高啊!”



但是,人人都听得懂他的言意:“谁叫你们给越南项目借了那么多钱,现在要白给利息,项目却不知道在哪里!”



一屋子的领导都咿咿呀呀了,因为他们没有人不知道,越南的事情似乎掉进了洞里,又没人能跟越南项目、撇清干系。



于是,没有人反对老邓。



晚上的时候,1.8亿的定金,就存到了重建项目合作方的银行账户里。



领导们、八人小组和秘书,也去正式应酬合作方了。



他们才走,王丽的老江湖财务同事,就和另外几个本地同事,嘁嘁喳喳。



王丽听见他们分明在说,公司刚付了订金的、那栋旧楼隔壁,警察刚扫荡了三合会(“黑帮”)的一个场子。



“希望没有人来我们公司收保护费才好啊。”老江湖财务,意味深长的叹了口气。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