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乐第2/2段
煮的时候,姜、葱、蒜、辣椒加上一种香料的叶子。(我忘了是什么香料了,不知道是不是叫小茴香)像草一样的,把小叶子摘下一撮就可以闻到一种香味。吃的时候,吸不到的就用牙签把田螺的“门”戳掉,通常吃完饭后再吃欲罢不能啊!舌头都吸麻了。
有些田里会有一些打完稻子的稻杆垛,这垛里面也藏着美味。“稻杆菌”它的生命周期很快,长得快死的也快。大概一天左右从一个小伞盖变成一条黑漆漆的火柴棍。放学回家后太阳还没下山,拿着塑料袋子找根棍子就去扫荡稻草垛。到了稻草垛后就先用棍子敲一敲再挑,你不知道这草垛到底会有什么东西跑出来四脚蛇啊、鸟、蛇。挑开稻草垛里面会有一种闷热泥土的气味,这稻杆菌大概一个手指长伞帽灰黄。在旁边的洗菜池洗干净后拿回家放点油盐煮汤就行了简单却很甜。其实我还想再吃一下,搬到了镇上也就没什么机会去弄了。
清明的时候,跟随大人上山扫墓。大人们在帮老祖宗割草,我们小孩就去找拔山笋、摘“茶耳朵、茶炮”(其实也就是山茶树的叶子)。茶耳朵厚厚的、白、脆有些甜,茶炮也是茶耳朵的一种不过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变异版,是一个圆疙瘩。不过这茶炮很少见茶耳朵就常见。
墓的附近除了有上面几样少数地方还有“树莓”(后来才知道叫这个名的),这也是上山给伤痕累累的自己的一种补偿啊!
小时候十月左右大人会叫几个伙伴到山上摘“捻子”,小拇指大小,紫彤彤的。到嘴边一捻就到嘴里了很甜,那汁水弄得手像染上了紫色颜料,但不能多吃。它里面有很多的籽,吃多了拉不出来……
房子后面的杂草丛生中有一棵“牛奶果树”(方言叫法正经名叫什么倒是忘了)像枣一样大也是红色的,全棵树都是长毛的味道是甜的。因为剥开皮是白嫩嫩的肉所以才有这个叫法吧!
房子后面有棵枇杷树,结的琵琶很甜。琵琶开花的时候会有很浓郁的蜂蜜的气味。从这颗琵琶树往上爬可以上到楼顶。有时有空的时候还会专程回村子去摘一袋回来吃。其实我摘回去后我倒是不怎么吃的。因为我是边摘边吃的,专门摘看起来好甜的那种吃着先嘻嘻。
板栗就不说了,都是泪。一不小心就刺到手或脚……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