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 南疆出发第1/2段
解放军在1950年进军西藏阿里后,长线运输补给必须翻越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这是让人头疼的问题。
刚开始靠人役使骆驼、牦牛等畜生驮运,但是路上伤亡惨重,急需修通一条公路。
新藏线开始修建于1956年4月,提前一年半于1957年10月实现通车,是继川藏线、青藏线后的第三条进藏公路。
由于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加上年平均气温不到5度,空气中氧气含量平均只有内地沿海的40%,行走新藏线的老司机把它叫做“铺在天上的公路”。
作家三毛曾经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
人生兜兜转转,当等到各方面都合适的时候,所在意的东西可能早已不是原来喜欢的模样,想做的事情早已没有激情再去做。
当我和花儿确定了要以骑自行车的方式行走国道219新藏线后,“说走就走”,不再拖延,为此立即筹备着装备、物资、边防证,以及自行车零部件的更换与调试这些前期的事情。
骑自行车旅行,通常情况是一人一车一套装备,谁也捆绑不了谁,这就导致很多情况下变成独自旅行,这是个人主义可以达到顶峰的旅行方式。
根据以往的教训,邀约别人一起骑是一把双刃剑,伤到别人的同时,也可能伤到自己。
虽然也有“互相忍让”这套社会中庸主义可以使用,但是长途骑行按照自己的节奏才是最舒适的方式。
五百次的回眸未必有一次的“相遇”,更何况是临时是找寻和自己的节奏一致的骑友,找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骑行新藏线,我们没有邀约其他人,也没有加入其他队伍,路上随缘,在这个方面比较“佛系”。
虽然我们没有邀约他人一起出发,但新藏线是一条新疆常规进出西藏的公路,路上会有边防部队和偶尔有过路的车辆。
内地的路上,路人唯恐避你不及,但是在新藏线上,路人却可能给予你帮助。
他们会喊“加油”,甚至有些人会主动送一些水、干粮,似乎新藏线上的人都自然而然地“抱团取暖”。
甚至当你谦让他人的帮助时,他们几乎都说“出门在外,都不容易”的话。
那时候哪怕是块石头也会感到温暖,然后自己偷偷转身抹眼泪,或者赶快骑上自行车出发,怕他们看见自己眼中闪烁的泪光。
我们辞职后,在八月末出发去新疆南部。之所以选择八月末,是为了避开游客比较多的旅游旺季,且是雨季的七八月份。
沿途有些临时的住宿点,骑友太多可能没地方住,只能在野外搭帐篷。
既然我们可以选择,就不一窝蜂去挤七八月那座独木桥,毕竟骑行新藏线不是赶赴高考。
我们骑行新藏线,是从新疆南部的叶城县开始,那里是新藏线的起点。
叶城,因叶尔羌河而得名,西依喀喇昆仑山脉,南傍昆仑山脉,北接开阔的叶尔羌绿洲,东连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叶城是西汉时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西夜国,自古就是丝绸南路的重镇,它曾有一个迷人的名字,飘沙。
“虽千万里,吾往矣。”,这是骑友们出发时常说的一句话。
我和花儿前后相跟着从新藏线零公里处出发,心情有点激动,也有些许担忧,这两种情绪互相缠绵,像早晨的清风丝丝缕缕吹来。
“开弓没有回头箭”,新藏线摊开在我们面前,唯有一路向前。
叶城刚刚过去一场持续好几天的大雨,这时秋高气爽,阳光明媚。
我想,骑到西藏阿里的时候,应该还会是同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