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凯旋北归第3/3段
此时,全军将士士气旺盛,正欲重新启程,以按卢象升的计划,去救援北路官军之际,忽地从开封那边有急件传来。
信件中说,由于北路流寇,突然不知何故,不再向河南彰德府一带进攻,反而全部撤往山西一带,故北路重新安定了来,李啸军也就不用再去赶往支援了。
信中随后安排,着李啸率全部兵马,返回开封,而祖大乐部,则暂时继续留守南阳,以防贼势复起。
李啸见信后,心下暗道,此必是李自成等人,派人去告诉了北路的张妙手过天星二人,中路大军溃灭之事。张妙手过天星二人,见流寇共主高迎祥已死,中路主力已失,恐自已孤军深入后,反为明军所乘,故急急退往山西,却还是颇为明智之举。
随后,李啸与李卑、祖大乐等人告别,便率领本部兵马,押着俘虏与缴获,浩浩荡荡荡出城北去。
“李啸,你这小子,回去后,记得早给老夫添个外孙来!”送李啸军出城的祖大乐,拍着李啸肩膀低语道。
“这个么,岳父大人不必心急,最迟明年,必让你抱上孙子。”
李啸大笑说道,复与祖大乐热聊了一阵,便率军北去。
近一周后,全军返回开封。
卢象升亲率开封一众官员,出城迎接李啸这位独败流寇两路兵马的大英雄。
甚至开封城中的周王朱恭枵,也派人到了城外,欢迎李啸军的凯旋归来。
而满城的开封百姓,亦是人人欣悦,纷纷涌出城来,观看这支凯旋班师的威武之师。并有不少热心百姓,赠送食物与用品给李啸军兵,军民之间一片欢洽。
卢象升本来执意邀请李啸全军入城,但李啸恐军兵扰民,又因为带着俘虏,多有不便,便婉拒了卢象升的好意。
见李啸这般大胜后,犹能谦虚冷静,不矜其功,卢象升对李啸的印象,愈是看好。
卢象升随后下令,就在城外,摆开筵席,慰劳李啸全军。
饮宴已毕,李啸军于城外暂歇。卢象升复邀请李啸入总督府,两人于客厅内细谈。
“李啸,此番击溃两路流寇,你部居功甚伟。本督闻报,实是不胜欣悦啊。”
卢象升手捧茶水,脸上的笑容十分欣慰。
“都是大人领导有方,我军方得以获胜,在下粗人一名,如何敢担总督大从谬赞。”李啸谦恭回答。
“咳,你我二人之间,就不必说这客套话了。”卢象升笑吟吟地说道:“现在河南大地,重归宁静,本督却知道,皆是你李总兵之力也。你放心吧,本督不会分润埋没你的军功,自当亲写奏章,为你请功。”
“多谢大人抬爱。”
卢象升微笑着,他沉吟了一下,问李啸道:“本督听闻,二路流寇被你击败后,你部共收得近十三万俘虏,要知道寇性狡猾,旋抚旋叛,本督倒是想问,这众多俘虏,你可皆能妥善安置?”
卢象升这般问,倒让李啸不觉想起了明史中的一些记载,并因此陷入沉思。
崇祯四年七月,因为陕西三边总督杨鹤,在大力招抚流寇时,御史李继贞就上疏说:“若需抚贼,粮、牛、种、屋诸项,皆需齐备。然前赈臣携十万金往,度一金一人,止可活十万人,而斗米七钱,亦止可活五十日耳。皇上宜敕赈臣回奏,前十万金果足乎?不则当早沛恩膏,虽内帑不宜惜也。”
李继贞这番话,说得很明白,那就是,造反的流寇要安置,需要粮食、耕牛、种子、土地、房屋的诸多配套措施,方能使他们安定下来。而朝廷放的赈金,实是杯水车薪,远不足以解决归降流寇的生活和安置问题。
这才是流寇旋降旋叛的关键所在。
其实这一,连杨鹤本人也知道,他感叹道:““诸贼穷饿之极,无处生活,朝廷空置名号,无以赈饥,故寇难安生矣。官兵至则稽归降,官兵去则抢掠如故,此必然之势也。”
因此,明朝制定的招抚政策,实际上画在纸上的大饼,从而使得流寇们不旭地归降,又不断地反叛,朝廷花费了大量的兵力与钱财去剿匪,最终取得的效果,却是相当之差。
想到这里,李啸心下喟叹。不过,当他看向一脸询问之色的卢象升之时,却是一脸信心满满之状。
“总督大人放心,这些流寇,到我赤凤卫之地,李某必会给他们妥善安排,重为我大明之良民,决不会再复为贼寇!”
卢象升大笑起来,他亲热地拍拍了李啸肩膀,大声说道:“李总兵真乃文武双全之士也,甚好!甚好!若你果能妥善安置这些流民,以为朝廷将来抚民之样板,本督可保你为登莱总兵!”未完待续。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