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跟班和奶兄弟第1/3段
仙霞贯,这里居住的皆是客家人。
至中原大地迁居至此,是为客家人,昔日华夏衣冠云集在此。
孔子、杨震、钟子期、钟繇、钟绍京等子孙后人、颖川世第陈钟赖邬诸家、江夏郡黄姓、刘氏馀庆堂、朱氏光裕堂皆在此处有郡号或堂号。
光裕堂是中国朱姓的一个堂号,在赣南有它的一个分支。祠堂就座落在雩县的仙霞贯乡。
朱学休就是光裕堂的大少爷,他是邦兴公的长孙,兄弟两个,一对遗腹子。
雩县光裕堂虽然只是一堂,却有三房。三房高祖从长至幼分别称为高公、赖公和章公。邦兴公虽然是光裕堂的族长,但他并不是长房高公名下,而是二房赖公的子孙。
邦兴公的本名就叫朱邦兴。
清末民初时期正值乱世,军阀割据、政府迭连更换,兴裕堂长房因此而衰落。为此,当年家贫、一无所有,只能出洋下海讨生活的朱邦兴,在接到家族的信息后,于十几年前带着家人和子孙回归故里,于战火纷飞之中,重新撑起了家道中落的光裕堂。
邦兴公心思高明、手段老辣,回到仙霞贯没有经过多少年,就重振了光裕堂。几年之后,他又成为仙霞贯乡长,守护着仙霞贯全乡‘七坑六圾五块田,上下两陂仙霞贯’二十一个村子的平安。
从此朱邦兴的事迹在仙霞贯,乃至雩县周边都有人津津乐道,几乎活成了传说。声名远扬!
因此,朱邦兴也就变成了邦兴公,开始有了名堂,而光裕堂的族人和亲近之人则称之为老爷子。
邦兴公先后娶过两位妻子,头妻生下一儿一女。女儿最大,早早在外地就已经出嫁。另外一位就是长子朱贤良,也就是大少爷朱学休的父亲。
朱贤良死的早,在还没有启程回乡时,他就去世了。朱学休的母亲是回乡的路途中生下了大少爷兄弟俩。回乡之后,因水土不服,没有多久,这位可怜的女人也随着丈夫去了。
邦兴公的第二任妻子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分别取名贤忠、贤民。回到仙霞贯之后,住了五六年,邦兴公的第二任妻子因病离世。
清末民初时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回乡之后,邦兴公响应号召,让次子朱贤忠参加了北伐军,尽忠报国。而在四五年前,邦兴公的第三个儿子朱贤民也消失不见,生死不知,从此下落不明。
一年前,朱学休的同胞兄弟朱学德,去了国外留学。
就这样,一家人走的走,散的散。偌大的光裕堂当家人邦兴公的家里,如今只留下祖孙两个,一老一少,相依为命。
邦兴公是即当爹又当妈。
这一天,天未亮,就有人在叫唤。
“大少爷?”
“大少爷,快起来,快起来。”
“不然就晚了!”
‘番薯’身材魁梧,推搡着正在床铺上睡得正香的朱学休。
‘番薯’当然不是真的是番薯,那只是个绰号,乡下人总有些稀奇古怪的外号、绰号,绰号永远比人要更真实。
‘番薯’性情耿直,木讷老实,因此才有了这个绰号,而且这个绰号比他的本来名字还传的响亮。乡亲们都是番薯番薯的走,散的散。偌大的光裕堂当家人邦兴公的家里,如今只留下祖孙两个,一老一少,相依为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