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踏上征程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前边的路确实不好走了,满是石头和沙土,准确的说那是刚刨开的路的轮廓。

  大家很快找到了自己的行李。由于接“料”的工人还没有到,支书只能先安排大家除过自己的行李外,每人再扛一袋子东西。二叔先给大个子抢到一袋子蔬菜,里面可能装的是大白菜;大个子抢到的是一袋子面。对于大个子来说,两个大袋子还有铁锨,可怎么拿呢?不过,大家近乎是一样的,总该有办法吧!

  似乎是看到大个子有些为难,二叔告诉他,先别急,把两个袋子捆在一块,那样好拿。

  只是,拿什么捆呢?大家搜寻前后并没有发现有绳子之类的东西。

  稍后,大家七嘴八舌地提议让支书去就近的工队借些草绳之类的东西。支书去了后一会儿,还是两手空空的回来了。

  看来大家只能全靠自己了。一些年龄大的人开始环顾山坡,希望能有所收获。很快的,有人在背面的小山坡的阴面找到了一片藤。大家兴奋极了。

  很快的,大家把自己的行李和要拿的袋子就捆好了。这次可让大个子大开眼界了:人们把藤条利用的非常好;有人把两个袋子竖着捆在一起,再环形用藤条捆好,背时放在肩上,就好像一个简易的背篓一样好用;有人把两个袋子捆在锨把的两头,直接好像是一副担子;有人把两个袋子捆在一起,直接扛上。大个子在二叔的帮助下,把自己该拿的两个袋子也捆成了背篓的形式,然后手可以解放出来。

  又是大约一个小时的艰难步行,大个子他们终于到了住宿的地方。大个子早已经是汗流浃背、精疲力竭了——背负七八十斤重的东西走这样长的上坡路,在大个子确实还是第一次。而大部分路程,大个子都是依靠意志在支撑。他知道:如果连这都支撑不了,那自己如何在这儿呆下去?而且岂不让人笑话!他告诉自己:已经走在了这条路上,再苦再难,即便是付出怎样高昂的代价,都必须坚持下去,自己无路可退!

  营地是在一处山梁上,看得出来是对开挖出来的路面进行了再扩展。营地的选择也应该是经过了一番心思的。选择在山梁上,夏天雨水多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或者避免山洪的危害。说营地实质也就是六七米宽、几十米长的一段路面,沿路搭建了十几个草庵子。大个子仔细看那草庵子,确实还搭的不错——每个草庵子都由四根小碗粗、四五米长的木料搭建而成,首先把木料粗的一端深插入地下,另一端两两以三十度左右的夹角捆绑充当庵子的底架,也就是柱子。在架子的顶端、中间、离地二尺处分别用木料再架三道梁;然后每根木料上重叠式的搭着捆成小把的蒿草,成排的蒿草交互叠压,据说可以遮风挡雨;在底层的两根木料中间铺上木板或者木棍,上边再铺上干草,床就成了。据说这样的床睡起来还是非常舒服的。按要求,这样的一个草庵子至少住三个人。最里侧也有一顶长方形的草庵子,那里是厨房,不同的是庵子的顶部多了一层牛毛毡,似乎是“保证”庵子不能漏雨。

  很快地,大个子他们就被安顿好了。大个子、二叔,还有坐同一辆车的老者安排在同一顶庵子里。把干粮放在庵子的里边,铁锨和别的不太要紧的东西放在床下。席、单子、被子三个人的在一块公用。床铺好之后头向里,脚向外一试,感觉还是不错的。不过,大个子、二叔、老者同睡一床,还是有些紧张。三个人紧挨着,顶多只能有一个人平躺着,想要翻身看来是很困难了。

  午饭是每人一碗米饭,一勺子调白菜,米饭汤随便喝。

  大个子的肚子早已饿的瓜瓜叫了,三口两口米饭和白菜就下肚子了,似乎还没有品尝出菜是酸的还是咸的。二叔好像看出来了大个子的心思,提议他喝一碗米饭汤,同时建议以后吃饭不能那样狼吞虎咽。不过,大个子是利用热汤又泡吃了一个自己带来的包谷面馍——馍被分成许多小块,经过热汤一浸,有些“软化”,吃起来还很不错。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