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越州问稻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越州的官田都集中在会稽县城南,和北方相比,数量不是很多,这也和越州的长期社会稳定有关,官田之所以出现,就是因为战乱、疫病导致出现大量无主之地,最后成为官府所有,而江南一带社会长期稳定,土地代代相传,官田只有减少没有增加,所以官田只有数千亩。

  越州去泉州购买的稻种都种到官田内,五月份已经收了一季,现在是第二季。

  郭宋沿着田埂而行,不时弯腰细看水稻长势,确实要比之前城东看到水稻快不少,估计九月中下旬就可以收获了。

  “咦!”

  郭宋忽然发现水稻中居然没有养鱼。

  他回头笑问道:“泉州的水稻田里都养了小鱼,这边我怎么没有看见?”

  “这个......”

  季敏无法回答,回头向负责官田的官员望去,责问道:“稻田里怎么没有养鱼?”

  这名官员吓得战战兢兢道:“回禀殿下,回禀使君,一般情况下是养鱼的,因为这是外来种子,卑职不知道养鱼对它会不会有不利影响,所以养得很少,只在十几亩田里养,不在这边,在前面一片稻田。”

  郭宋点点头,认可官员的做法,“你比较谨慎,这是对的,摸索着种稻子,多做对比试验,确实是正确且合理的措施。”

  季敏松了口气,连忙躬身道:“多谢殿下认可!”

  众人又走了一段路,郭宋见一名老农在不远处的稻田里劳作,便高声问道:“老丈在做什么?”

  老人不认识刺史,他见一群官员在问他,便用蹩脚的官话回答道:“回这位大人的话,小人在拔除杂草!”

  “这种稻子怎么样?”郭宋又问道。

  “还不错,它长得快,产量高,我觉得是好东西,一年能种两季水稻啊!以后不用再种小麦了。”

  “没有缺点吗?”郭宋又笑问道。

  老者挠挠头,半晌道:“听说不太好吃,反正我没有吃过,不过好不好吃也不重要,产量高就行了。”

  郭宋笑了笑,又问刺史季敏道:“季使君吃过吗?”

  “微臣吃过一碗,口感确实不如从前的水稻好,但正如这位老丈所言,好不好吃不重要,产量高就行!”

  停一下,季敏又补充道:“微臣只拿出很少一部分给官员们试吃,其他大部分都留着,明年分发给农民们种植。”

  “打算如何分发?”郭宋问道。

  “微臣考虑秋收后开始登记,确定明年要种水稻的人家,然后平均分给每家,第二年分过稻种的人家就不给了,前三年微臣都决定无偿赠送,不增加乡亲们买稻种的负担,但以后就要适当收钱,价格和正常稻种一样。”中文网更新最快电脑端:"re="_blk">w

  郭宋欣然道:“整个新稻推广完成后,写一份详细的报告给政事堂。”

  “微臣遵令!”

  郭宋走了几步,忽然想起一事,又问道:“你们种这种新稻,泉州有没有派人指导你们?”

  “有的!”

  季敏连忙道:“他们的指导很重要,要不然我们不知道播种时间,还有细节什么的。”

  “把人叫上来,我问一问他。”

  季敏回头吩咐一声,不多时,负责官田的官员带着一名干瘦老者匆匆走来,干瘦老者跪下给郭宋磕头行大礼,“小民苗五叩见晋王殿下!”

  “老丈请起吧!”

  老者站起身,垂手站在一旁,郭宋问道:“这稻子你一直在种吗?”

  “是的,第一年泉州种植小民便参加了。”

  “那你觉得越州种稻和泉州种稻有区别吗?”

  老者想了想道:“回禀殿下,还是有一点细微的区别,泉州光热更足,长得比这里还要快一点。”

  “那你认为淮河以北可以种植这种水稻吗?”郭宋主要关心中原地区能否种这种双季稻。

  “小民不敢肯定,要尝试才知道,不过小民是徐州人,小民觉得淮南恐怕是种这种水稻的极限,淮北温度不够,恐怕种两季水稻时间上来不及。”

  郭宋点点头,“你说得对,现在让你回答,有点强人所难了,明年烦请老者再去家乡徐州试种一年。”

  郭宋又对季敏道:“这件事你负责安排!”

  “微臣遵令!”

  推荐:巫医觉醒手机阅读。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