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世间三苦怨憎会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作者: ws木头人,

  相传佛教界老祖释迦摩尼佛,一生六根清净,心灵善良平时吃斋念佛,对世间一切恶行皆不要去做,而对于世间的一切善行,应当积极努力的去奉行的精神讲经传教。

  终于越来越多的人为大义举之感动,纷纷效仿,所行之路皆有点化之人,所到之处皆有师徒礼拜之仪,一生救千百人与水火,点化千万人弃恶从善,奉劝无数杀戮者放下屠刀。

  最后在菩提树下得道终成正果,成为了佛界最早的神仙,众弟子开始伐木取材,在菩提树下为师父修建了一座庙宇,取黄河之胶土为其塑造泥像代替真身。每逢初一十五,焚香叩头祈祷佛祖保佑。庙宇之灵验有求必应,各地子弟百姓慕名而来,纷纷效仿塑像修建庙宇,庇佑百姓安居乐业,又被后世人追称为菩提祖佛。

  怨憎会又叫半面佛。本是菩提祖佛千千万万弟子中,苦苦修行的其中一个,怨憎会原名袁赠惠,是长乐镇上首富袁立本之子,正直春耕之计久旱未雨,怨憎会出生当天风雨交加,百姓站在雨中喜极而泣,袁立本老年得子,觉得是上天的赠送及恩惠,因此取名袁赠惠。

  袁赠惠自幼就对传教讲经深感兴趣,经常偷跑去后山寺庙听经讲道,行善助人,把家里做好的饭菜、粮食、银两无私施给贫困的百姓、饥饿的孩童,赴京赶考的文人,灾荒流浪至此的外乡人…

  袁赠惠一心吃斋念佛讲经授教,以积德行善助人为乐的无私精神修行,拒绝了不知多少上门提亲非富即贵的小姐千金,已至父母双亲过世都未曾留下子嗣。

  甲子年又逢六十载,黄河支流屡屡泛滥,水涝成灾导致百姓粮食颗粒无收,虽然朝廷屡屡减免税赋,但百姓却无下锅之米。饥寒交迫的百姓只能靠树皮秸秆裹腹充饥,孩童只能靠切碎的野菜熬汤作食,数日后连野草都挖不到,甚至人吃人的惨烈恶行也时有发生。

  袁赠惠便到处托商高价买粮,免费施舍给镇上贫困百姓,方圆数十里难民都慕名前来次乞讨。坚持数月袁赠惠只能将宅院卖掉,在他看来这些都乃身外之物,也因此城中百姓都尊称他为“长乐菩萨。“

已至父母双亲过世都未曾留下子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