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建始元年)之二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对。”

  “真好,一看就是机灵可人的丫头,先让女官教她几日宫里的礼仪规矩,还放你身边当贴身婢女,另外给你配了些小宫女,都在你们住的地方候着了。”交代完,王政君便让灵山带他们去了住处。

  熟悉罢所住偏殿,宫女们便为他们更衣,王永所穿的是镶着祥云银边的墨灰绨面袍服,王莽的为蓝灰色,花样则一致,母亲更衣时间略长,黛紫水红,层层叠叠,广袖金边,刻丝撒花,掌事宫女频声赞叹,母亲虽笑的赧然,却是掩饰不住的欢欣,王莽随着兄长一同称赞了两句,然而心里觉得太过铺张奢侈,不禁有些烦闷。

  穿戴整齐后,别无他事,便向宴席走去,将至席中,王莽忽觉腹痛,灵山见他神色不畅,问其原因,遂带他如厕,王渠氏对这样的突发事件微微有些神色不悦,但也没说什么,只是带着王永跟从宫女先入席去。

  待如厕出来后,王莽独自跟着灵山走,偌大的繁华皇宫,雀檐翘角在地上投出暗而斜长的阴影,宫女的脂粉气、植物的生发气、雕梁画柱的淡淡漆气、往来宫人的微弱汗气混杂在一起,在微温的空气中张牙舞爪地扩张,又是循环往复的春天的气味……王莽忽地怔在原地,没缘由地烦躁起来。

  “足下是?”

  一个清越而饶有兴致的声音截断了他的烦躁,说话这位少年,身着官服,眉目疏朗,丰采高雅。

  “在下王莽,不知阁下尊姓大名?”斜阳蹁走花丛,尚留一抹金光灿灿的足迹。

  “卑职刘歆,足下正是圣上的表亲吧!”

  “正是。”

  “时候不早了,快入席吧。”刘歆粲然一笑。

  王莽望着他离去的背影,从容潇洒,微风生于广袖,既有饱读诗书的儒者之雅,贵族优养的尊者之仪,又有意气风发的少者之华。

  “请问寺人,方才这位,是光禄大夫刘子政之子吗?”王莽随灵山走时问道。

  “正是。”

  “宗室名门,玉人在世。”王莽感慨,他时常会回想起这一幕,并默默地感激着刘歆,感激他把自己从突如其来的烦躁之中拉了出来。

  不久之后,身居东宫的王莽辗转听说,皇上本欲召刘歆为中常侍,正是伯父阳平候王凤执意不许,才屈任黄门郎一职,不禁心寒,常觉有愧,不知当如何对面,幸而此后两年未再相见。

  入席后,见诸伯父、叔父、姑母皆在席中,谈笑风生,不几时,黄门传诵:“太后驾到!”便见到王政君缓缓步入殿中,身着玄色华裳,朱金丝线混绣凤羽瑞兽、团花黼黻,戴着九凤攒珠髻、珠玉步摇,尊贵非常,一入座,便与众人燕燕谈笑起来。王渠氏望着太后,心中感慨:太后虽没有一眼看去就着人留意的姝丽容貌,其身上流露的大气端庄却断非寻常女子可以企及,果真是贵不可言之人!

  一会儿,黄门又传诵到:“皇上驾到。”众等复起恭迎。

  天子气宇,威仪堂堂,待其入座,王莽方敢抬头瞻望。

  “愿陛下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起,今日家宴,宴饮尽兴,不必拘礼。”皇帝刘骜笑道,言罢举杯。

  王凤端起酒杯,笑道:“臣等,恭祝陛下大化神明,鸿恩溥洽。”

  一时间觥筹逸逸,席间龠舞笙鼓,气氛和乐,王政君不时让刘骜注意王永王莽二人:“皇儿,你看他们两个,举止文雅,神情恭谨,今日我见过了,经论典籍样样皆通,小小年纪谈吐不凡,假以时日必可堪重用。”

  刘骜自然会意:“母后所言极是,封侯自是必然,可惜二弟年纪尚幼,诸舅又新加爵封侯,无由再封恐朝中会有微词,不可操之过急。”

  “年纪尚小倒是,可这与本宫诸兄弟加爵封侯又有何关系?”

  刘骜自觉多言一句,便使了惯用于撒娇抵赖时的调子,把“后”的尾音拖得长长的:“母后——这朝堂上的事很复杂,有很多利害关系要照顾权衡的,您放心,弟弟们的事有儿皇在,怎么也不会亏了他们的。”

  “也是也是,皇儿啊,一国之政,千机万绪,一定要勤勤恳恳,但也不要过于劳累……”

  “母后,这话您已子政之子吗?”王莽随灵山走时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