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阳朔四年)之二第2/2段
王莽看着他释然地笑笑,又望向溪水,波光粼粼,溪底白石如玉,又看回来,仍是冲着刘歆笑。
两人一路走着聊着,聊天下民生、五行八卦、经论典籍、政治得失……
“那陈子公中郎认为匈奴之患其实并未解决?”刘歆问道。
“正是,不知子俊兄是否记得河平元年来献贡品的右皋林王伊莫演曾说想降于汉。”
“嗯,有印象。”刘歆想了一下说。
“当时伯父找子公中郎、小冠杜子夏等到府中议论,子公中郎当即便说此乃诈降。他分析匈奴之中应有主和、主战两派,五单于之乱平息之后,经过几年的休养,匈奴草美马壮,故主战一派早有反叛之心,若接纳伊莫演曾,其便可趁机指责,或讹钱财,或扰边境,是乃狼子野心。”
“竟是如此!”刘歆叹道:“巨君于大司马府见闻多广,诚愿多与我言说。”
“不过略闻一二而已,若子俊兄愿听,我自然都讲与你。”
“现在想来,令伯父确有选贤与能之智。”
“伯父一向钦敬喜爱刚直之士。”王莽见刘歆看着远方点点头,想到这些年朝野对伯父专政、大臣结党的议论,又道:“其实朝中多正直怀才之臣,却被陷于党派之壑,多非为臣者本意。”
“群轻折轴,积毁销骨啊……”刘歆感叹,又笑言:“若朝中皆如你我二人便好了。”
“正是!哈哈。”两人一起笑了起来,互引为知心忘形,莫逆之交。
不知不觉走了很远,原路折返,回到马旁时,天边已有若隐若现的一轮白月,需赶在天黑宵禁之前尽快返回了。
“倬彼云汉,为章于天。”仰望着靛青之下叠着五彩云霞的长空,刘歆意犹未尽,情不自禁的吟道。
“周王寿考,遐不作人,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勉勉我王,纲纪四方。”王莽顺口接道,二人同笑,看向天空,他们的眼前仿佛已经展开绵延无垠的群星闪耀,是昭示,是秘密,是凌驾在人间之上的玄妙,是关于未来的期望。
王莽忽说道:“游历之时,我曾遇到一位道士,他说‘不明心相,不辨星象’。”
“不明心相,不辨星象?这是何派之论呢?”刘歆疑惑道,翻身上马。
王莽亦上马,道:“不知啊,那道士说他尚未参透此言。”
“若是隐居的高人,还盼有相见之期啊!哈哈!”刘歆笑道,扬鞭策马:“巨君!今日来我家留宿吧!昨日皇上赐了鳆鱼,鲜美罕见,恰与你同食方称其味!”
“那在下就从命了!”
“好,哈哈……”
云天俯瞰清溪,鸣虫嬉闹丛间,两人奔驰而去,谈笑在风中飘散,渐渐听不到了。
此后他们时常在一起讨论经典和政事,他们是落木萧萧中手捧竹简的人影一双,是明月映雪时烛光照耀的年轻脸庞,是春暖花开天禄阁前并肩而行的朱衣儿郎(注:黄门郎戴皮弁,着朱衣素裳,参考自《汉代服饰》张末元编著。)。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