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元延元年)之一第2/2段
“当然高兴啊!嗯……妾今日也没劲哦。”
“嗯……”刘骜笑得有些讪讪的:“那明日可得让太医给你好好号号,看是不是怀上了哈哈。”
“好。”合德笑道。
刘骜向宫女道:“行了,你们下去吧,今儿既然都累了,就早点睡吧。”说着便扶着合德起来,一起进了内殿。
秋七月,有星孛于东井。
“哎呀,那朕还能怎么办?下诏呗。”刘骜给合德抱怨着:“这是国家骚乱将死人之象,是大事,朕也很绝望啊。再举荐点勇猛又知晓兵法者备用?还有举荐点直言之人广开言路?唉,就这么办吧。”刘骜说着,让人拿来了笔墨,又道:“再找淳于长去见见谷永?看他说点啥?就这样吧。”
正写着诏书,忽然想到前些年乌孙内部发生了一系列争权夺利父子兄弟相残之事,永始元年时,小昆弥末振将又杀了解忧公主的重孙大昆弥雌栗靡,当时本想出兵讨伐,因朝臣多觉道路遥远,劳民伤财,就没出成兵,只是派中郎将段会宗带着金银丝绸去西域与都护想办法,最后立了解忧公主之孙伊秩靡为大昆弥,前几天传来消息,说大昆弥的翕侯难栖杀了末振将,现在想来,当初汉军没有亲自杀死末振将——会不会被认为无能呢?刘骜一撂笔,皱眉想了半天,越想越觉得不妥,怎么也得显示一下大汉的权威呀,何况这末振将还有匈奴血统,按说不能在这种问题上显示软弱,老天发威,会不会就是为了这事?啊?
“陛下你怎么了?皱眉叹气的。”合德看着他,发愁地问道。
“你想听啊?”
“当然想听!”
“这事比较复杂,从头给你讲啊……”于是刘骜一本正经地从张骞出使西域之时起乌孙那就有的七七八八一堆事情,讲到现在这一系列破事,听到最后,合德笑了:“那末振将有儿子吗?把他儿子杀了不就报仇了吗?既可以防着他日后势力大了,作乱造反,又把汉朝威严给补回来了。”
“诶,好主意呀,合德你真聪明!你要不是朕的昭仪,朕也给你封个官,像冯夫人一样!”
“你要把我嫁到西域去吗?你——”
“诶诶诶,你别掐朕,疼疼疼疼——官分好几种呢,你肯定是三公之一——啊疼疼疼!”
“这还差不多。”合德做出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摇头晃脑地笑道:“不过我还是乐意做陛下的昭仪。”
“嘿嘿,朕也乐意。”说着,他亲了合德一口,笑道:“那我现在就下旨——嗯……就直接派遣段会宗调发戊己校尉及各国兵,前往乌孙诛杀末振将的太子番丘,嗯。不与大臣商议了,一来二去肯定又是不行。”
“好呀,那陛下快点下旨,下完旨睡觉!”
“嗯!小心肝!”
几道旨意下达后,兵发了,人才举荐了,大多顺利,但仍有两事不如意,一是王立举荐陈咸来对策,刘骜觉得还行,就任命陈咸为光禄大夫,刚任职,丞相翟方进又以旧事举报陈咸贪邪,便又把他免了。二是谷永的奏疏到了,读到最后“窃恐陛下公志未专,私好颇存,尚爱群小,不肯为耳!”气得刘骜把折子一撂:“这不是废话吗!朕非人哉?朕非神也!”
“启禀皇上,淳于长求见。”
“见。”唉,心烦,正好来了唠会儿嗑。
“臣参见陛下,愿陛下千秋万代,长乐未央。”
“起,有什么事吗?”刘骜笑问。
“启禀陛下,高平侯王逢时,今日未时薨。”
“啊?那,那太后呢?”
“太后刚知道,正要去吊唁呢。”
“太后还在长信宫?”
“还在。”
“去长信宫!”
“起驾,长信宫——”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