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有啥不对的地方吗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张远打开平板电脑,开始认真研读。



学习了这么久的数学,或许可以攻读一下父亲的文章,再加入自己的思想,将其整理成一篇论文。



全身动作映射机器人,想要实现的功能是:人类做一个动作,机器人会做出一个几乎相同的动作,类似于叶开富刚刚做的那个机械臂。



不要小看这个功能,它是“动力外骨骼”的基础以及前提!



动力外骨骼,又称动力甲,是目前的一大研究热点。



它不仅仅是一种战争兵器,也可以用于民用,譬如说:直接代替宇航服。



由于纳米材料的蓬勃发展,宇航服正朝着简便、轻快的方向发展。但有一点是免不了的:无论如何,宇航服都得携带一个大大的氧气瓶,以及大量的维生系统、通讯系统。



宇宙是危险的,无论是漏气,还是失温,任何一点差错都会要了人命。这些维生系统还必须得携带,少一样都不行。



所以科学家们设想,干脆用“动力甲”这个更加笨重的家伙来代替宇航服。反正有了动力甲,带再多东西也不发愁,而且更加安全、更加可靠。厚厚的装甲就算被高速运动的太空垃圾打到那么一下,也不算什么。



除了代替宇航服外,动力甲可以通过VR设备与人类连接,代替人去做一些危险而又有难度的工作,人类只要远程操控即可,不再有生命危险。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动力外骨骼的研究工作已经持续了十年,依旧还处于试验阶段。



主要原因,还是……技术不成熟。



举个简单的例子,用一只手握住一个气球,然后上下左右高速晃动,这一个动作,对于人类来说再简单不过了。



但对机器人来说,无疑难于登天!



为什么?机器人可没有自我意识,它根本不知道自己用了多少力道,也不知道应该怎样晃动,这些全都需要用数学来解决。



再灵敏的传感器,也不可能像人类皮肤那样功能全面。握住气球,首先要调整好机械手的协同压力,力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否则直接捏爆。想要高速晃动就更加困难了。



据说在10年前,某小公司发明了一个快速测量压力的专利——“MIA压力传感系统”,就是叶开富用的那个皮手套,一年赚的专利费就有数亿之多。



当然,除了协同压力外,还有更多更多的难点,譬如关节驱动力、身体平衡能力、控制算法等等。这么复杂的项目,各种硬件软件,动辄几百万行的代码,不是张远一个人能够搞的定的。



故而,他只是想要解决其中的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然后写成一篇论文或者专利,如果能够给基金会带来创收就再好不过了。



“来吧,写论文!”



说干就干,一行小字出现在屏幕上。



《一种基于几何群论以及拓扑学的高自由度机器人运动学分析理论》……



越是研究,越读越觉得其中的思想深奥繁杂。



老爹的点子里,主要研究的是“27个自由度”机械手的复杂运动学情况,蕴含了群论、拓扑,还有一些超复数方面的知识,看起来颇为吃力。



就算读懂了其中的灵感,也不意味着整篇论文就能够顺利出来了。



老爹只给了一个大概的方向,后边的一大堆空白还要张远来完成。



写论文较关键的问题,然后写成一篇论文或者专利,如果能够给基金会带来创收就再好不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