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世界线收束第3/3段
几次推举陕西巡抚,被推举的人,不是生病,就是家中不知名的亲戚死了,要回去守孝。
“王伴伴推荐了个人,叫卢象升,是大名府的知府。天启二年的进士,初任户部主事,三个月不到,就查京通两仓贮米虚实,升了户部员外郎,而后四个多月,稽查粮仓失火案,查了几名大员,就出京做知府了,一直到现在,在当地素有贤名。”张嫣说着拿了本奏疏递给了朱由检。
卢象升入了王承恩的眼帘,还是当初王伴伴去找王徵的时候,在大名府见过一队骑卒,就是卢象升组织的缉盗捕快。
朱由检一愣神,卢象升,天雄军。
明末有三支铁军,一支是宁锦防线的关宁铁骑,一支是孙传庭在榆次组建的秦军,一支是卢象升的天雄军,这三支军队都是赫赫战功。
广宁铁骑最后被吴三桂皆数归了顺治小皇帝。
秦军经过崇祯皇帝连串的操作被肢解最终败于潼关,李自成的起义军之手。
而天雄军在宣大,以五千敌四万,高喊将军死绥,有进无却,身中四矢三刃,殉国。
天雄军无一幸免。
己巳之变之中,卢象升在大名府募集了一万余人的骑卒,奔赴至京师勤王,是天雄军最开始的班底。随后征战天下数载。
“现在人在哪里?”朱由检略微有些失神的问道。
大明朝从来不缺人才,但是大明朝从来没有把人才用好,就离谱。
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大明不亡才是咄咄怪事。
张嫣看过奏疏,略微有些无奈的说道:“卢象升现在在大名府任知府,按制应该升任右参政兼副使,可前往陕西督办军备。”
“但是他与杨鹤、杨嗣昌父子不合,杨鹤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卢象升多次上书陕西治军疲乏,恶了杨鹤,所以卢象升已经数年未曾升迁了。”
“杨鹤正直刚硬,但不知兵,总督陕西三边军务越治越乱,陕西才闹到了现在的局面。”
张嫣并不是说杨鹤是个无能的人,相反,杨鹤的才华不是兵事,而是民治,但是他现在折腾的兵事,实在是不堪入目。
“把杨鹤调回来吧,王自用他已经招抚了这么久了,最终王二民乱,越抚越乱,让卢象升去就是。”朱由检点头,孙承宗已经不止一次说起陕西民乱之事,杨鹤就是属于那种典型的忧国忧民,却不脚踏实地的人。
一心安抚,缺少些雷霆的手段。自古平乱,哪里有苦口婆心就能平的了的乱?
再这样下去,杨鹤本人一旦坐实了误国之名,死罪难逃也就罢了,养寇在一方,长乱满中原,朱由检承受不起。
“先让卢象升在大名、广平、顺德三府整顿兵备,整顿好军备之后,明年开春再入崤关,进西安府治理陕西民乱。”朱由检最终定了调儿。
“皇叔要找的那个名叫李自成的人,这次调动民信局的文书,倒是找到了他。皇叔为何对他如此上心?现在叫李鸿基。”张嫣再次从手里掏出一本奏疏,眼神里尽是疑惑,大明的皇帝怎么认识这么一号人呢?
朱由检拿着手中的奏疏,心中五味杂陈,奏疏里还有一份画像。
大明朝合八字的时候,男女双方都要请画师画一份肖像画,不是那种抽象派的画,而是写实派,而李自成的画,可以用器宇轩昂、一表人才来形容。
“已经和韩金儿结婚了呀。”朱由检无不怅然的看着奏疏。
最关键的是因为大明皇帝点名,所以韩金儿也被东厂的番子,调查了一番,这韩金儿现在已经和同村的盖虎好上了,而且行事毫无顾忌,弄的李家站议论纷纷。
但是在银川驿站做驿卒的李自成依旧一无所知,被蒙在鼓里。
“这盖虎长的这么丑,这韩金儿是有病吗?”朱由检忿忿不平的说道。
此时的李自成还是个苦逼的加班族,披星戴月的工作养家糊口,驿站工作繁忙,每天奔波辛苦不说,娶的媳妇还给他扣了一顶人尽皆知的帽子。
朱由检忍了又忍,最终还是对王祖寿说道:“传信给耿如杞,让郭怀礼去一趟李家站,把这事处理一下。把李自成带回来。”
朱由检还是忍不住,要抓李自成进京了,既然发现了他的踪迹,就不能让他在陕西呆着了。
“抓李自成干什么?”张嫣奇怪的问道。
朱由检没头没脑的说道:“去万岁山浇树,那边有两棵老槐树。”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