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历史大势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朱由检倒是没有生气。

  包统的问题并不严重,甚至朱由检可以给包统一个新的王爵,以示对包统归顺的一种赏赐,让更多的人对大明进行归顺。

  当初隆庆议和,可不是大明与俺答汗,也就是顺义王打输了,才议和。

  大明的议和唯有打赢的时候,进行议和,只有在打赢的时候,才能在谈判桌上结束战争。是一种结束战争的手段。

  所以总是有人在讨论澶渊之盟对大宋的影响,却很少有人讨论隆庆议和对大明的影响,因为隆庆议和的本质是大明对蒙兀俺答汗系蒙兀人的征服。

  这种征服,不仅仅是地域性的征服,同样有教化之功。

  包统的汉名,以及他学习汉学,都是典型的例子。

  不管是恩封顺义王爵系,还是开放边事贡市贸易,亦或者建立归化城这样的城池庇佑蒙兀遗民,都是大明彰显自己仁德的同时,获得更多、更大的利益。

  而朱由检对包统的恩赏,更多的是一种处于树立一种国家主义的意识形态。

  国家主义,又名:名族主义(名民,防和谐。)

  当然,有些人一看到这四个字,一看到民·族·主·义,立刻想到种·族·主·义,立刻想到昭和、**、独裁,立刻想到对外扩张,立刻想到发动战争,立刻想到尸骨累累。某些人的想象力唯有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就像是对着一个胖子说少吃一点高脂高油的食物,防三高是良心,对一个饿的皮包骨头的百姓说少吃一点防三高怕是石乐志。

  大明一点名族意识都没有,何谈种族灭绝的土壤?

  名族国家是一个中性词汇,它本身只是代表着一个拥有相同文化、习俗、语言、相貌、乃至饭食、衣着、笑话的族群,所共有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而名族国家并非单独一个族群就可以完成。

  它可以是一个族群共同体,由特殊历史文化联系、稳定经济活动特征和心理素质的名族综合体。

  而东亚这片广袤的区域,拥有共同的历史文化,拥有文化联系,拥有稳定的经济贸易的活动,拥有相同的心理素质,这一切都是大明名族化的根基。

  所以包统的出现,并不会影响朱由检对大明的名族化,而是有利于朱由检的名族化的统治。

  朱由检为什么会立根于名族主义,推动的大明的政权进化?

  因为其余的意识形态,都抽象于政治哲学,而政治哲学,又抽象于客观事实。

  客观事实产生政治哲学,政治哲学产生意识形态。

  无论何种政治哲学诞生的意识形态,都带有共同的特点。

  第一个叫做异端。

  政治哲学本身就是政治哲学家们,通过对社会的观察进行总结,无论多么脚踏实地,都不可避免的出现形而上的讨论,理想化。

  但是大明两万万人丁的思维怎么可能完全一样?

  在总结出政治哲学本身的时候,就会出现对立,就会产生异端,为了消灭异端,无所不用其极,进而出现党争,进而出现让人匪夷所思之事。

  比如大明朝的熊廷弼被传首九边,就是类似于西党、浙党、楚党、东林党、京党、阉党斗来斗去的党争。

  第二个叫做普世。

  除了名族主义外,其余的意识形态,都不可避免的带有普世价值的倾向,它们往往带有极强的破坏性,破坏既定的政治框架和平衡,并且依照自己的理念,对既有框架进行改造。

  而这种改造的破坏力,大明眼下压根承受不起,本就腐朽的王朝,若是强行用意识形态去束缚改造,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大厦倾覆。

  第三个叫做务虚。

  强调实践,崇尚现实,本身就是一种务虚,空谈,伴随着空谈出现的就是内耗和空转。

  亦如眼下大明朝,朝臣们为了节省开支而上书请求裁撤驿站的诏书,其中有坏坯在居中谋求私利,但是更多的人在侃侃而谈,坐而论道,从来不脚踏实地的考虑问题。

  也就会出现倪元璐这样的人,明明不坏,但是蠢了些,就会误入歧途。

  第就是类似于西党、浙党、楚党、东林党、京党、阉党斗来斗去的党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