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而夺淮入海形成的淤沼区,也成为了端平入洛,军事行动失败的主要诱因。

  南宋联合蒙古,将金国灭亡之后,南宋政权开始向着洛阳府、开封府、应天府进兵,可是淤沼区的交通不便,导致粮草补给困难,端平入洛的失败,粮草不济,是重要原因之一。

  而到了元朝时候,黄河治水,更是治出了“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石人来。

  可以说,北宋末年的杜充掘开黄河口的之后,以一己之力,让金国、南宋、元朝三代都深受其害。

  什么叫遗害千年?

  掘开黄河口开封段堤坝的杜充绝对是首当其冲。历朝历代对杜充的贬低,尤其是元朝,对杜充之不屑一顾,已经不是贰臣传能够容得下杜充了。

  既然可以掘开,那堵上不就完事了?

  且不提堵上黄河决堤处的困难,大禹治水的故事,不需要再讲一遍。

  就是这堵决堤造成的恶劣后果,是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君主都无法承受之重。

  常凯申炸毁了花园口阻拦日寇进军,这件事大部分人都清楚,也有不少人洗地,但是很少一部分人知道“黄河谈判”之事。

  常凯申在解放战争期间,为了消解红匪的有生力量,下令堵上花园口决堤,本身处于原河道之地的百姓们不得不立刻迁徙,近百万人流离失所。

  而原河道年久失修处处都是口子,花园口被堵上之后,黄河再次被改道,整个华北平原都是一片涂泽,近三千余万的百姓,浸泡在黄河黄沙之水中,无法战后重建,无法耕种,颗粒无收,饿殍千里,洪涝同样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瘟疫。

  粮荒、洪涝、瘟疫肆虐在华北大地,近三千万人受灾,十数万百姓蒙难。若非红朝当局果断发动了传统技能,人墙堵堤,这十数万人蒙难,扩大岂止十倍百倍?

  黄泛区的百姓们,后来用小推车推出了一个淮海战役来,不是黄泛区的百姓们脑后长反骨,对常凯申陛下不忠不义,是常凯申的罪行,实在是罄竹难书。

  什么是用脚投票?这就是用脚投票。

  中原王朝这块地方自古就这样,用脚投票,那是传统。

  对于潘季驯,朱由检当然非常了解,这可是手钳黄龙的角儿,在明朝嘉靖年间到崇祯年间,其治水之法束水冲沙法,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黄方略和蓄清刷浑的治河总纲一直被奉为圭音,直到二十一世纪还是这个思路。

  对于驯服黄河,自北宋末年起至红朝立,潘季驯治河,无出其右。

  这样一个人物,却没有谥号,不得不说,大明这求荣得辱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只是朱由检不听申时行提起,压根就不知道,被称之为鞑清丰功伟业的摊丁入亩之法,原来是出自此人之手。

  这人和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在治河上已经独一份的潘季驯,在农税之时上,也有如此的先见之明。

  朱由检点头,疑惑的问道:“申老师父,朕心中有一疑惑,为何潘季驯逝世之后,我大明朝堂,未曾赐下封号,是无上皇吗?”

  朱翊钧是朱由检的祖父,无上皇是十分正式的称谓,按例应该叫皇爷爷的,但是朱由检还是称其为无上皇,毕竟他已经不是原来信王府里的信王了。

  申时行想到了此事,眼神里都是回忆,最终叹气的说道:“万岁有所不知,当时潘季驯逝世之事,讣告入了吏部,吏部当时深陷党争,无暇顾及,这事压根就没上报。我也是归乡之后,才知道老友已去。”

  “原来如此。”朱由检不由的点了点头。

  果断发动了传统技能,人墙堵堤,这十数万人蒙难,扩大岂止十倍百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