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赵进也烦恼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他首先选调人员成立了一个帮助其管理和协助指挥的参谋部,下设了作战(专职指挥与部队调动)、军务(专职管理和兵员调配)和通勤(专职传令与勤务)三个部门。

  一个参将决定建立幕僚机构实在是正常不过的举措,理由更是非常充分,一般人也不会想歪。

  然后,赵进以军官们升职过快恐难适应繁多事务为由,将三个把总营和勤务营的副职从1人增加到了3人,将每营下属的三个典型的三三制连的副职从1人增加到了2人。

  营的副职采用1人负责训练(勤务营的负责生产)、1人负责管理、1人负责后勤(伙食)的分工法。

  连的副职采用1人负责行政管理、1人负责后勤的分工法。

  然后,赵进提倡并带头开始缩减亲兵队。

  亲兵队被缩减为不足一个连的规模,而其实这些被压缩的人员差不多正好填补了因成立参谋部和增设军官岗位时进行调整而产生的空缺。

  同时,赵进进一步借机明确了每个把总只能配2名亲兵的基本原则,而副把总则不得选配亲兵。

  军官数量大增,每个营又有了好几个副把总,这样的要求也似乎很合理。

  这样的调整,大部分人升了官,也对原有的指挥架构触动不大。且新增了这么多军官岗位,会产生一系列的递增和更多的机会,绝大多数官兵显然是高兴和支持的。

  况且很多人从前也不过一个小兵或流民,对权力也还很懵懂,即使已至“高位”的也还在小心谨慎和适应阶段,权力强弱的变化也还至于引起他们巨大的反差。

  因此,总体上也能够保持住整个部队的稳定。

  不过,这样的调整毕竟是大手术式的调整,部队需要适应,赵进也需要推进执行和掌握效果,自然也就时间非常紧张。

  尤其是据判断,李自成南下的时间可能已经不远了,而赵进的部队离训练成形和整编成形还远着呢!这也更让赵进心焦。

  这才导致他不得不只要有时间就盯在训练场上,盯在部队里,而没什么心思和精力往李平那里跑。

  他需要先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搞顺当。

  而且,在城郊搞这种集中训练,也减少了他的小头头们跟其他明军接触和攀比的机会。

  这回李平来了,赵进也想听听李平的策略与安排,他相信李平肯定也有这样的问题,他需要借鉴一下。

  听了赵进的陈说,李平立即明白了赵进是用分工负责制来实现制衡,其根本架构仍是脱胎于曾经熟悉的环境,只不过更为简单一些。

  当两人都品味了一会儿对方的架构后,相视而笑。

  赵进苦笑着说:“总以为自己能玩出什么花来,最后还不是万变不离其宗,毛爷爷就是毛爷爷。李平,还是你想得早。大家各按各的走吧!”

  接着,赵进才向李平介绍说,他现在基本每天都要到左梦庚那里候着,只有明确知道没事后,才能有时间回来抓自己部队的训练。

  平常,赵进都是在10点左右到左梦庚那里,左梦庚也都是在那时才开始从后院出来露面。

  今日李平来的早,现在估摸时间却也快了,两人正好同去,路上他也可以给李平讲一讲当前的形势。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