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两宫之争第2/3段
又有何太后,从旁教唆。
最主要的是,他嫉妒二弟刘协,自小集宠爱于一身。
即便是他成了少帝,兄弟见面的时候,刘协的气场,依旧盖过了他。
刘辫心中有恨,他想让二弟刘协,也尝一下,被人抛弃的滋味。
于是就问何进:“大将军舅舅,董老太后,为老不尊,欺凌母后,编排是非。这份表奏,甚合朕意。你认为应该怎么办呢?”
新进的骠骑将军董重,出列谏言说:“陛下,汉室以孝治天下,二十四孝故事,为天子必修课。”
董重的言下之意,就是说少帝继承汉统之后,也不能驱逐董老太后,以免落下一个,大不孝的骂名。
何进大怒说:“骠骑将军,你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陛下的家事,你一个外臣,也敢妄加置喙吗?”
刘辫想了想,决定任性一回。
亲笔拟诏:
董老太后,非后入宫,不宜久住永安宫。
着河间旧府,择地安置。
老太后仪冕,着有司收回。
钦此!
张让领了诏书,前往永安宫宣诏。
董老太后,接过诏书之后,瘫倒在地。
很久之后,她问张让:“骠骑将军董重,身居高位,为什么不谏阻呢?”
张让叹了一口气,朝臣大部,依附何进兄妹。
少数明哲保身的人,也恪守中立,不敢逾雷池半步。
骠骑将军董重,孤立无援,独木难支。
大将军何进,更以安置董老太后,份属皇家内部事务,应当由少帝,专断独行。
以此绝了朝臣们的,劝谏之心。
张让等十常侍,本是皇家奴才,偶而干预朝政,那是向少帝表达忠心。
何进就算是不爽,也得忍让三分。
然而在董老太后的,这件事情上,十常侍不敢造次。
若是发声,被朝臣奏一个——以奴克主。
皇宫内外,就再也没有,十常侍的立锥之地了。
董老太后讥讽说:“你们不敢说话,那西凉刺史董卓呢?”
董老太后最后的指望,就是董卓和二十万西凉铁骑。
张让说:“先帝明诏,已经发出数月了,按理说应该来了呀?”
董老太后绝望了,看来她已经想明白了——董卓是故意的,让董重做骠骑将军,那不是和皇甫嵩强夺董卓兵权,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一步错,步步错。
董老太后,情绪激动;随后晕倒,不省人事。
北军的护卫队,已经等候在永安宫的大门口之外了。
张让只得强令左右,扶董老太后,卸了仪冕,送上马车。
董老太后,在昏迷之中,就被送出了洛阳城。
这场两宫之争,以长秋宫的何太后,完胜而告终。
从此少帝后宫,何太后独揽大权。
再说西凉刺史董卓,得了汉帝明诏之后,立即整军。
二十万大军过了陈仓,浩浩荡荡的进了长安城。
收了皇甫嵩的大军之后,就要挥师东进。
军师李儒,劝谏说:“明公,如今洛阳城中,永安宫和长秋宫,明争暗斗,你打算为了董老太后,火中取栗吗?”
董卓只好说:董老太后是河间本家,与河东董家,也有同宗之谊。
更何况,在拥兵西凉的事情上,董老太后,也有援手之德。
这样看来,董老太后,还是器重河东董家一脉的。
李儒毫不留情的,拆穿了董卓的自欺欺人。
就在董卓带领大部队,进入潼关,前锋牛辅,进驻新安的时候,洛阳城的新消息,传入了西凉军中。
董老太后,临朝听政,居然加封,没有一兵一卒的董重,做了骠骑将军。
反而对于手握重兵的董卓,不闻不问。
这抢夺兵权的意图,已经是昭然若揭了。
董卓觉悟了,立即传令牛辅,按兵不动,就在新安,不再前进半步,坐观天下局势。
潼关,西凉军大营中。
董卓召李儒议事。
董卓说:“文emsp; 董老太后,情绪激动;随后晕倒,不省人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