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熙宁九年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和甫沉默良久,方慢慢的说道:“昔日则天女皇为己立‘无字碑’,意指‘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我朝建国以来,官员冗滥无能,吏胥贪墨枉法,故欲富国强兵非先澄清吏治不可。穷则变,变则通。三兄种种举措,初衷只为除弊拔冗,革除我朝积贫积弱之局面,殚精竭虑,一心为国为民,不可谓大公无私。然则急于求成,在短短数年内,次第颁布纷繁的法例,一事未已,一事又兴,很难收到实际的成效。另用人但求拥护新法,而不问其品格,故幸进小人均为所用,此般已有倒行逆施之嫌……”

  难得兄弟二人有此心平气和坐而论政之机,和甫虽悲兄长丧子之痛,但有些话终究不吐不快,干脆说个痛快:“……且变法之举注重于理财,忽略了行政之改革。以百孔千苍之各级行政而欲其负责推行重大之变法,自不可能。在内政亟待改革的形势下,又屡启边衅,对西夏等用兵,结果作战失利,使辽乘机略地,既损国威,又耗国力。加以久旱成灾,饥民流离失所,守旧派遂以天怒人怨为藉口,大肆攻击新政,便是支持变法的官家亦大为动摇。新法本身也有缺点,例如贷款给农民,取息二分,仍嫌过高;农民借款容易,往往超借而难以清还……”

  “早前,官家得晓百姓为躲避保甲法断指断腕一事,乃询问于三兄。三兄言:‘即使确有其事,也不足为怪。如今士大夫看到新法实施,尚且指三道四,何况是普通百姓呢!开封府二十五民户,不可避免有愚蠢之人受到蛊惑,干出蠢事,岂能因为一两个人的极端行为就不敢有所作为了呢?’神宗尤不放心,说:‘民间言论听任其发展,则兴盛,不可不畏。’……”

  “去岁天下大旱,饥民流离失所,官家临朝嗟叹,坚持新法的意志更加动摇。三兄言:‘水旱灾害,即使尧舜时代也不可避免,此不足以招致陛下忧虑,我们应当做好应对工作就好。’官家愁眉难展:‘饥民流离失所,岂能视为小事儿?我担心的,正是应对工作没做好。如今,百信怨望赋税过重,非议四起。自近侍之臣至太后家族,无不言新法之害。两宫皇太后以至于涕泪交横。’”

  他心中虽觉言辞锋利,但沉疴需用猛药,继续说道:“司马君实上书言变法造成‘士大夫沸腾,黎民骚动’,虽失偏颇,却也算是言之有据。事实上变法之事非止朝堂之上颇多纷争,便是民间也多有怨言,此有悖于三兄初衷也。”

  “三兄为了变法革新,在朝堂之上舌战群儒,引经据典,辩驳得满朝文武无话可说;对待反对变法者,则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反击,不念亲朋好友。三兄所做一切,不过是‘国富民强’四个字。尽管新法也非尽善尽美,但至少动机是好的,为了国家,为了底层小民,而且也算取得了成效。只是,时下朝野守成者居多,便是昔日拥趸亦有反戈之举。三兄为公而罪天下,着实是得不偿失。”

  末了,和甫叹道:“三兄为政种种,时下所观有利有弊,甚至是弊大于利。若此时评价,必是有失偏颇,但功过是非……且留待后人评说吧。”

  老者沉默半响,涩笑道:“想来某他日逝去,坟冢前亦可立无字碑……某这一生只求问心无愧罢了。也罢,此去江宁,正好骑驴赏景、柳岸垂钓,宁做一与世无争之老朽。对了,也正好潜心传授三郎。他日若三郎有大成就,倒是某这嗣祖父占了便宜。”

  和甫勉强笑了笑,望着鬓角斑白、身形消瘦的兄长,忆起往昔种种,不由得湿润了眼眶。

  而在某个房间的床上,那个似乎入睡了的男婴在一直照顾他的妇人轻轻掩门出去后,双眼慢慢的睁了开来。

  男婴一动不动地望着帐顶,眼神空虚,而且无奈,似是被逼接受了既定现实的听天由命。

  这样的眼神出现在一个小小婴儿身上,显得很是诡异。

  他就那么木然地躺着,许久,眨了眨眼,忽然幽幽叹了声,接着竟然无比怨艾地说起话来:“北宋,王安石,熙宁九年……我只是扶老奶奶过马路,并非碰瓷呀,就把我撞到千年之前了……果然不能做好人啊……”

  若是有人见到这一暮,定必会张皇失措:这,莫非是鬼上身了……

  宋熙宁九年十月,刚被罢相的王安石的嗣孙王棣被某个穿越人士占据了身体,年仅十三个月。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