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花魁盛会(十四)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写上元节的诗词文章不少,如唐张掖的“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张祜的“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李商隐的“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周邦彦也有“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之句……

  聂胜琼所唱《青玉案》头两句与苏轼先祖苏味道的“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有异曲同工之妙,一开始就把人带进“火树银花”的节日狂欢之中。到唱到“一夜鱼龙舞”,果真有龙灯踩着鼓点在舞台上穿巡。

  唱词上半阙极力渲染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树银花,通宵歌舞。

  然而究其实际,上阕除了渲染一片热闹的盛况外,并无什么独特之处。

  “宝”也,“雕”也“凤”也,“玉”也,种种丽字,只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

  但妙的是,舞台的布置与词中描绘的场景高度契合,词中营造的意境完美呈现,将画面感转化为肉眼可见的现实,这……原来,可以这么玩啊。别出心裁的设计何止叫人眼前一亮,简直亮瞎了双眼哪。

  于周、秦二人而言,似乎是可以松一口气的,毕竟这阙词的上片遣词用字固然是华丽,但也说不上上乘,略胜于普通罢了。若如此,是比不上二人的词作的。但这王三郎既然弄出了这般新颖别致的东西,词作能平庸?

  果然,下片画风一转,改为写人——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写的自是元宵观灯的女郎,她们穿着美丽的衣服,戴着漂亮的手饰,欢天喜地朝前奔去,所过之处,阵阵暗香随风飘来。

  听者暗暗点头,这等写节日的文章,光写景自是不够的,还得有人,更得有情,接下来便该是寓情于景了,套路嘛,不外如是。

  果然,末句来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呃……这末幅煞拍……

  善于制词如周邦彦和秦观,忍不住看了对方一眼,发觉对方与自己一般愕然,还有些许惆怅。

  二人的制词造诣高深,第一时间感觉这阙词的厉害之处,直到末拍方显构思之巧妙:那上阕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阕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且,倘若无此人,那一切就有任何意义与趣味。

  这《青玉案》与先前的《鹊桥仙》算得上是一脉相承,难分轩轾。“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句可传千古,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群却在灯火阑珊处”便实在是鬼斧神工了。这样的句子不可说,一说便是落了下乘,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

  舞台上终究会曲终人散,一阵难言的沉默后,蓦地掌声雷动——这样的曲子,这样的精美编排,前无古人,开创先河,定会风靡推行开来。可以预见的是,聂胜琼自此必然名动天下。

  更有那有心人将注意力放在这阙《青玉案》之上。

  李节便不吝溢美之词:“此词构思精妙,语言精致,含蓄婉转,余味无穷。府君……得此佳孙,羡煞吾辈也。”

  王安礼心下得意,却需做些表面功夫:“王家小子后学末进,还需好生磨练……”

  在汴京时,李节作为保守派战将,与新党“不共戴天”,更是骂王安石为“祸国奸邪”。王安礼虽非新党,但沾了兄长的光,也是不受李节待见。这二位江宁主官平素并无交情,井水不犯河水罢了。王安礼并不计较李节话中“佳孙”一词有挑拨之嫌,毕竟王棣过继给王雱,于王安礼只是侄孙了。

  他将目光投向周、秦二人,眼中之意不言而喻,是让他们“评点一二”呢。

  “此词起二句赋色瑰异,收处和婉……”秦观轻咳了两声,想了想,又添了一句:“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

  这后一句用以点评一个少年郎略显突兀,却是极为中肯。

  此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所谓“幽独”,所谓“伤心人”,从“蓦然回首”便可窥得其意。

  “此特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周邦彦缓缓说出一番话来:“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注1”

  这段评词已非区区“赞美”了,竟是上升到了哲学层面。<是骂王安石为“祸国奸邪”。王安礼虽非新党,但沾了兄长的光,也是不受李节待见。这二位江宁主官平素并无交情,井水不犯河水罢了。王安礼并不计较李节话中“佳孙”一词有挑拨之嫌,毕竟王棣过继给王雱,于王安礼只是侄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