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宋时琐事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狼来了,凶悍勇猛的女真人终于踏上了历史舞台,并必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贡于辽”,只是蜇伏壮大前的隐忍,是秣马厉兵,是磨刀霍霍。

  可是,除了他王棣,没有人会意识到女真人会给宋国带来怎样的伤害。

  这样的感觉很扎心,却只能独自承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一年,大文豪、大改革家、大相公王安石去世近四年,玩珠峰上的王氏陵墓打理的干净整洁。王家祖孙三辈悉数到场为宗亲先祖祭奠。

  香烟袅袅中,王棣神情肃穆。悲伤自是有的,毕竟与王安石相处十余年,祖父的慈爱仍历历在目。抛却对历史名人的敬仰尊崇不说,单是这份醇厚的舐犊之情便足以感恩记存。

  他倒是知晓后世对王安石的评价,或褒或贬,不一而足——

  后世另一位改革家、维新变法的领袖梁启超,如是评价王安石:“其德量汪然如千顷之陂,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

  可在这往后的百多年,王安石可没有这么好的名声,在《宋史》之中,他还被列入奸臣传中。而南宋则更甚,直接把北宋灭亡的原因也归结到了王安石的头上,若是单看宋史的话,恐怕王安石就会取代秦桧,成为宋朝的头号大奸臣了。

  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因为王安石的变法,变法初期,宋朝到处都是哀鸿遍野,饥民流亡各地,这也难怪朝中的有识之士对王安石如此不屑,会被当时的人称为“大奸臣”。是有“昔王安石当国,惟以破坏祖宗法度为事,每于言路,多置私人,持宠养交,寖成大弊”、“惟王莽、王安石、贾似道三人力任为必可行,而皆以扰民致乱”、“除异己之人,著《三经》之说以取士,天下靡然雷同,陵夷至于大乱”、“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等诸多批判之言。

  不过,宋元以后,包括与朱熹同时代的大儒陆九渊,以及元代的吴澄、虞集,明代的陈汝锜、章衮,清代的颜元、李绂、蔡上翔等,不断有学者有意识地为王安石辩诬、翻案。

  而共和国创建人“可谓有专门之学者矣,而卒以败者,无通识,并不周知社会之故,而行不适之策也”的评价可谓是切实中肯、不偏不倚。

  总之,后世对王安石(变法)评价不一,赞颂、贬恶皆有,所谓“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但终究没有统一的论断。

  但仅王棣一家之言,王安石的变法之举动机是极好的,只是实施过程中损害了既得利益阶层的利益,是动了好大一盘奶酪,自然招来了唾骂及激烈反对。变法失败,很是正常。王安石,只是在不对的时间做了对的事情。其人其事,足以载入史册为后人称颂。

  只是,就时下而言,新政尽废,王相公终究要被清算,若依着原本的历史轨迹,靖康元年,高宗把“国事失图”由蔡京上溯至王安石及其新法,乃追夺王爵,毁去配享的画像,降王安石从祀于庙廷。

  及至元清,王安石一直被多方贬低,“然其(王安石)为人,质虽清介而器本偏狭,志虽高远而学实凡近。……今谓安石之学,独有得于刑名度数,而道德性命则为有所不足……夫以佛老之言为妙道,而谓礼法事变为粗迹,此正王氏之深蔽”这样的评价,是为主流之声。

  不论公私,王棣是不愿操劳奔波、为国为民的王安石落得如此身后事。或许,他可以有所作为,为乃祖正名。

  王安石陵墓前的此番心理历程,外人是无从知晓的,只是王棣给自己设定的人生目标之一。

  当然,很难,尽力去做吧。

  清明节过后的南行,是应邀之旅,目的地是杭州。

  去岁,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数年前,王安石与苏轼相会于蒋山,一笑泯恩仇,因政见不同造成的隙怨烟消云散。

  那期间,苏轼惜王棣之才,结下善缘。其后王棣多有书信予东坡居士请教学问,苏东坡不吝提点。二人仿若忘年交。

  苏轼任杭州知州,便邀王棣前往作客。

  王棣自是欣然应允,得大文豪另眼相看,是件幸事。而那二位年龄相仿的友人,姑姑与过儿,经年未见,甚为想念,正好再度相聚。

  至于聂胜琼,倒是很不客气、死乞白赖的要随行。她并非王家仆从,来去自由,只能由得她。

  杭州嘛,前世去过数回,不知如今是何光景,值得期待。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