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出名当趁早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其实,历史上很多这种用金钱换和平的例子,并不一定全都是屈辱性的,就像汉武帝在对匈奴的战争获胜之后依然在与乌孙国和亲、汉宣帝接受匈奴称臣之后也继续与匈奴和亲,和亲可不仅仅是把汉朝公主嫁过去这么简单,汉朝陪嫁的珠宝、物资也都是巨额的。

  “但是,给西夏财物,泱泱大宋竟沦落至斯,总是叫人难以释怀。还美其名曰为‘岁赐’,真正是面子大过天呢。”

  他稍稍加重语气:“一定程度上来讲,给辽和西夏岁币确实减轻了两国对边境的侵犯,促进了国家的和平和民族交往。但也正是这种用钱买来的和平最易麻痹,让我朝变得非常安逸。正是这种安逸,也让我朝逐渐失去了野心和危机感,让我宋人逐渐失去了血性,这才是最坏的结果。”

  末了,他如此总结:“亚圣曰‘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当铭记于心。小子以为,我大宋理应反思得失,且当此前种种是天将降大任的磨砺,知耻而后勇,犹可作为也。”

  自始至终,他的语速不疾不徐,语调平缓,眼眉低垂,也不去看其他人,只像是陈述平淡无奇的事情,与己无关。

  但听者却是心潮起伏,久久难以平静。

  良久,苏轼凝视着王棣,语气凝重:“你,主张用战争解决争端?”

  “不,我不是好战分子……”王棣轻轻摇头:“战争,只是谋求和平的一种手段。”

  “只是,和平谈何容易?”他笑了笑,说:“就好似两个意气风发、热血沸腾的少年,有些矛盾摩擦,一言不合就开打。结果呢,自然是拳头更硬的那一方打赢了,输的那一方少不得要赔礼道歉,日后要么见到对方绕道而行,要么心甘情愿依附跟随成了跟班走卒。”

  “和平,终究是取决于谁的拳头硬,而非谁能说会道,君子动口不动手,总得对方也是君子吧。”

  苏轼、李格非若有所思,高俅却是拍案而起:“说的好……民间有句话叫‘打铁还得自身硬’,要想不被人欺负,就得有欺负人的实力。”

  李格非瞥高俅一眼,微微皱眉,说道:“可战争不仅耗费巨大,且戕害军士百姓,真正是劳民伤财,总不如用钱财换取和平吧。”

  高俅沉声说道:“三郎刚才说过,如此换来的和平只会让我军民麻痹安逸,继而养成惰性,长此以往,将无可战之心,兵无可战之力,国朝之安危难道寄希望异族之仁慈?发展军力,时刻备战,方是振我大宋雄风之国策。”

  李格非欲言又止,终是不再反驳。他自非投降派,反而身具文人风骨。只是,打战抑或岁币,在他看来,终究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这,也是他极力反对变法之故。王安石施新政求富国强兵之路,说到底是将国家往兵祸战乱这条不归路上推啊。

  同时,这也是他对高球生不起好感之故。这高文恭倒是有才干的,算是先生的得力助手,但性格太让人捉摸不透,既圆滑世故,又桀骜不驯,骨子人是个争强好胜之人,长留左右乃是大隐患。

  王棣的心思却有些复杂,高俅此人在原本的历史评价亦非盖棺定论的,世人知其阴恶只因一部名著,但有史学家指出,高俅其人虽善权谋经营,但非大奸大恶之辈。其曾入伍参与西夏之战;后掌禁军亦是极力改变懒散之风;对他原来的主人苏轼一家也颇为照顾,一些野史上记载他“不忘苏氏,每其子弟入都,则给养恤甚勤。”因此他的这些作为也获得朝中一些人的好评。总体而言尚属重情重义。

  而据《丹徒县志摭余》记载,高俅墓在高家边。高家边靠近丹徒的高资,是句容境内的一村庄。村民三分之一姓高,解放前还有高家祠堂,供奉着高俅的塑像,高氏家谱记载,北宋末靖康之难后,高氏子弟逃到江南定居延续至今,已有几十代。高俅在这里被高姓人尊为老祖宗,而且认为是大忠臣。

  大抵可以这么认为,高俅不仅是宠臣,也是能臣,小说的贬毁是应该纠正的,为后代留下可信史实。高俅生于乱世,从一介平民飞黄腾达,善始善终,后代繁荣,这也是很大的福气。

  于王棣而言,不可尽信书。高俅,是新党领袖,是支持王安石变法的,仅此一点便算是“自己人”。

  且看着吧。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