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大宋写手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东京汴梁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纳数千人。而杭州、金陵等繁华都市,演出的伎艺有五十多种,瓦子二十余处,每个瓦子又包含若干座“勾栏”。

  瓦舍、茶馆多有说书人,警木拍响,说国贼怀奸从佞,遣愚夫等辈生嗔;说忠臣负屈衔冤,铁心肠也须下泪。讲鬼怪,令羽士心寒胆战,论闺怨,遣佳人绿惨红愁。说人头厮挺,令羽士快心;言两阵对圆,使雄夫壮志。谈吕相青云得路,遣才人着意群书;演霜林白日升天,教隐士如初学道。噇发迹话,使寒门发愤;讲负心底,令奸汉包羞。

  说书人的底本便是话本,彼时较有名的话本小说有《碾玉观音》、《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志诚张主管》、《乐小舍拼生觅偶》、《错斩崔宁》、《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等。至若三国、五代的话本则更多,汴京有霍四究专说三国故事,尹常卖专说五代故事。

  但显然,这本新鲜出炉的《飞龙全传》更为精彩。

  王棣所抄乃是清吴瑞综合宋朝的笔记、话本及金元明时期的话本、杂剧、传奇还有元明时期的小说乃至清初李玉的《风云会》传奇等有关赵匡胤的故事所成,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如陶三春拳打偷瓜汉、郑恩缔结良缘等,都写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尤其是千里送京娘一段,更是名篇佳作,常被搬上舞台。这些故事已广为流传民间,经久不衰。语言朴实、生动,富于民间口语色彩。

  都说浓缩的才是精华,这样一本融汇前人智慧的话本不火才是奇怪也哉了。

  事实上,《飞龙全传》安安静静在角落躺了数日无人问津,却骤然间炙手可热。王棣誊写的二十本售罄,书堂东家赶紧雇先生抄写,也顾不得书法字体,兵贵神速。需知这时可没有版权之说,手抄本大为盛行,正宗印刷的书籍往往会败下阵来。趁手抄本尚未问世,赶紧续货,能多赚多少是多少。

  不几日,“染墨轩”共售出《飞龙全传》一千八百余册,随后各种手抄本传开。读者在惊叹这话本小说精妙之余,开始打听作者“品涩居士”的庐山真面目。

  但作者其人连书堂东家亦未曾见过,送书稿到“染墨轩”的乃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小郎君,自不可能是本尊。

  被动了,“染墨轩”东家许三多既懊悔又焦急。

  先前看了《飞龙全传》书稿,以他的专业眼光审读,写的甚是精彩,但作者“品涩居士”从未听闻,大概是蹉跎科场的落魄士子吧,笔名约莫是取“品味人生苦涩”。

  新写手嘛,名声不显,想来写不出畅销的话本小说来。许东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留下书稿,约定以一个月为限,先出售后付款,可以退货,每售出一本给七百钱。

  哪晓得《飞龙全传》一夜暴红,几有“洛阳纸贵”之态势。许三多毫无风险担当的赚了数十两银子,自是喜笑颜开,只是,读者们都在催更,后续情节发展勾人哪。

  好不容易捱到约定日期,小郎君如期而至。

  一番简单的寒喧后,许东家直奔主题索取书稿。

  但是,没有,说的清楚些是书稿是写了的,但那小郎君未带。

  这……不能和钱过不去呀,许东家耐着性子询问何故?

  小郎君似乎早预料到此节,不紧不慢的说了方案——

  全书一共六十回,可分六卷出售,视市场情况推出后续分卷,这是为了有效打击“盗版”;作者不再誊写,而是由许东家名下的书坊出坊刻本,具体数量、定价由“染墨轩”决定;稿费五五分成,若加印则七三分成,作者拿三,每月一结。

  这品涩居士倒是考虑的周全,时下的话本讲究时效性,正版与盐版之争可谓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若是刻印,一次性印足数量,只要畅销,倒可有效打击盗版。其实,刻印本相较于手抄本,若是数量上去了,成本反而更低。至于五五乃至七三分成,倒也合理。

  对方开出了条件,这就需要许三多衡量利弊了,关键点在于这本小说是否会畅销,否则刻印成书滞销的风险就全落在书坊这一方了。

  不愧是久战商海之人,许三多综合前期市场反应,稍加思索便全盘答应下来。

  至于契约一事,小郎君只说:“选择和贵方合作,就是相信‘染墨轩’这块牌子,绝不会做店大欺客之事,更相信贵方不会少报销售量……”

  这是极其自信的表现啊,《飞龙全传》可是有六卷呢,只要书坊方面主动损伤了作者利益,那后面的书稿必然是得不到的,对方随时可以换别家书坊合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