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剑气近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水灾第三日,洪水开始慢慢退去。低洼处积水仍深,地势稍高处已无积水。

  城外土石夯筑的道路惨不忍睹,被洪水冲垮成面目全非,坑坑洼洼的莫说车马通行,便是行人也需小心翼翼以防摔倒扭伤。有那洪水退去的路段则是被堆了厚厚一层淤泥,发出阵阵呛鼻难闻的腥臭味。官府的所有人手都被派出抢险救人,一时半会也组织不出人力清淤。

  城内条石铺垫的官道还好,道路两侧的民居和商户在清理打扫自家的房子时,大多会顺手清洗门口的街面。

  杭州城往日的繁荣喧嚣被摁了暂停键,人们机械地清理着积水、杂物,偶尔和街坊闷声说一两句话,望望天空久违了的太阳,嘴里嘟囔一声,这贼老天啊,给不给人活路?

  杭州州署衙门便在凤凰山麓西湖畔,湖水泛滥,州衙首当其冲,这时可以满目疮痍、一片狼藉形容。

  衙门口一个衙役有气无力的清理着淤泥,抬头见王棣走过来,前几日见过这少年跟着太守来过,恭恭敬敬的招呼着。

  王棣随口问了两句,估摸着对方并不知晓苏轼出事,显然保密工作做的不错。

  他来过太守衙门,对这里的布置格局算是有所了解。

  衙署大门西侧建有申明亭。凡民间婚姻、田产、地基、斗殴等纠纷,须先在申明亭调解,少数经调解无效者,可拟状击鼓,由太守升堂审理,判决。

  衙署的第二道门叫“仪门”,顾名思义即“礼仪之门”。仪门通常是关闭不开的,只有在主官上任,恭迎上宾,或者有重大庆典活动时才可以打开,以示隆重。仪门两侧有东西两个角门,按封建礼制,东为上首,故东角门称为“人门”,也叫“喜门”,供主官平常出入;西角门则称为“鬼门”,也叫“绝门”,通常也是关闭不开,只有在提审人犯,押解死囚赴刑才开,且死囚必须走鬼门。

  仪门是衙署中最为高大雄伟的一座门,立于两层三级台阶之上,青墙灰瓦,乌梁朱门,上有黄铜大钉,足以显示其威严庄重之仪。由于官府均为红漆大门,于是“朱门”便成为官府的代名词。

  往里便是大堂,大堂上书“亲民堂”,坐北朝南,高耸威严,在建筑上是衙署中最为宏伟的,在职能上也是最为重要的,全州各县所有的大案、要案、命案无法判决,最终都会在这里审理,大堂为五楹厅堂,中间为三楹公堂。

  大堂内东西两侧分别是钱粮库和武备库,户房收集的田赋丁银除上交外,地方还要留存一部分,供地方日常开支及灾荒年间赈灾济荒,这些开支银两及帐册均存放在钱粮库,由通判负责;西侧的武备库,是存放升堂时所用的刑具和部分兵器,以及衙门所有兵器刑具清单的地方,平常节度推官负责管理。

  二堂与大堂由一道院门隔开,这道院门称作“宅门”,宅门是通入内宅的咽喉之地,两旁设有“门子房”,是看门人的住所,“门子”日夜轮流值班,闲人免进。

  穿过宅门,有一道屏门,由四扇转扇门组成。跟仪门一样,只有在重大庆典活动时才开,平时用于挡隔人们视线。

  穿过屏门便是二堂。二堂是主官的日常办公室。主官每天除上午升大堂理事外,多在二堂办公,处理日常公务,个别召见下级,小范围研究工作。除此之外,多数的民事案件也常在这里审理。这是因为民事案件的审理不需要大堂的森严气氛。

  穿过二堂,便到了主官日常生活起居的地方━━内宅。内宅东西厢房为客房,有上级莅临或同窗同科谊友来访,可做留宿之所。

  士、户、仪、兵、刑、工六房位于大堂东西两侧,士、户、仪三房居东,兵、刑、工三房居西,它们分别与东边的钱粮库和西边的武备库这两库房合称“东司”和“西司”。

  刚穿过宅门,便见苏过送背着药箱的郎中出来,低声说着什么。

  看到王棣,苏过并不意外,点头示意,送郎中从侧门出去,在门口又低声叮嘱了几句,方返转:“三郎,来了。”

  “伯父……怎样?”看苏胖子神色有些萎顿,胡茬也冒了出来,眉宇间却透着坚毅,王棣暗叹:男人的成长总得付出代价啊,有的在特定时期一夜之间便会成长。

  小心避开地上积水,苏过轻轻摇头,声音低沉:“在昏睡,中间醒过两回……郎中说需要静养,骨折……接好了……三个月不能下地……”

  “昨夜……现场太乱,父亲被救出来时情况很不好,只能小范围研究工作。除此之外,多数的民事案件也常在这里审理。这是因为民事案件的审理不需要大堂的森严气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