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剑器近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太巧了,房屋倒塌的时间太巧了。

  这是王棣听完后的第一反应,除此之外倒是说不上哪里不对,但总感觉就是……不对劲。

  不管怎样,他对高俅的观感又好了一分,这是个知情重义的人。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虽有失偏颇,却也有道理。的确,讲义气的多半是一些从事卑贱职业的大字不识几个的下层民众,因为知道生活不易,所以知恩图报。

  高俅家并非贫困潦倒的破落户,否则也供不起他读书识字,但家境的确清寒,尤其是居住在帝都汴梁,生活压力沉重。幸好苏轼见他写得一笔好字,脑子又活络,惜才心切,聘他做了小史,薪酬不低,亦不拿当仆从驱使,着实赢得了他的折服。

  也幸是如此,在危急关头,高俅方会出手相救。一饮一啄,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反之亦然。

  倒是后世野史称高俅“文武双全”,不仅写得一手好字,拥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而且还会些拳脚功夫,尤其擅长蹴鞠,后积累军功而一迁再迁,任职殿帅。想来其是真会武功的,方能在千钧一发之际救苏轼一命,且自己毫发无损。这反应速度,非常人所能及也。

  于王棣而言,高俅乃是“后王安石时代”的领袖之一,仅凭这一点,便天然多了几分亲近。再因此次苏东坡事件,让他对这个后世被黑化的奸邪之人的印象大大改观,刮目相看也。

  二人到现场时,数名衙役正在清理残垣碎瓦,废墟里面还压着两位因公殉职的同僚呢。

  不多会儿,有人低呼:“找到了,小心点。”

  两刻钟后,两具血肉模糊的尸体被小心翼翼的抬了出来。长时间被掩理,几已辨不出面目,那惨状,不忍直视。

  高俅悄悄观察王棣的表现,见这少年神情自若,不由得暗暗称奇。他年少时在汴京和一帮泼皮厮混,没少打架斗殴,算是见惯了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场面,这会见了这两具不成一样的尸体,也是肠胃不适直欲呕吐。这少年郎只有十六岁吧,却没事人一般,心够大呀。

  其实,王棣何尝不是胃酸翻滚不已,但心里有事,倒是勉强压住了呕吐感。

  想了想,他沿着断墙慢慢走了一圈,仔细地察看这处倒塌房屋的建筑构造。

  “三郎,可瞧出有甚不对了么?”高俅自不会被王棣的年龄“蒙骗”,感觉这少年的举动定是有的放矢的。

  “这房子有后门、侧门各一处……”王棣只说了这么一句,便不再言语。

  高俅下意识的“哦”了声,摸不着脑袋,却也没多问什么。

  又过了两刻钟,趁衙役休息的当口,很是随意的聊了几句。

  高二也不插话,竖起耳朵旁听。

  王棣貌似随意的几个问题,如“北城建筑格局”、“居民谋生手段”、“居民籍贯出身”之类,片鳞半爪的,也不挨边。

  高俅却琢磨出了些门道,重点是眼前这栋房子的格局。很奇怪,不大的房子,却开了三扇门,有别于相邻的建筑格局。还有,据坊间保长介绍,这户人家祖孙三代四人,户主三十出头,长年卧病在床;媳妇是聋哑人,且智力有些问题;孙子只有七岁,天生哮喘;婆婆倒算精明,虽已年过六十,但耳聪目明、手脚麻利。这样的人家自是困顿贫穷的,全指着婆婆领着媳妇帮人缝补浆洗贴补家用。

  总之,这种赤贫居户并不多,算是社会最底层。

  而王棣那句“这户人家是拜佛还是……信摩尼教”在高俅看来,应是重点。

  一般而言,越是家境不好或遭灾遇难的人家越会信教,佛教道教摩尼教什么的,寻求心理慰藉嘛,麻痹苦痛折磨。这户人家便是最典型的代表。

  遗憾的是,保长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也能理解,谁愿意去沾惹这样的家庭?

  歇了盏茶工夫,衙役们重新开始清理废墟。

  王棣静静的在一旁看着,面无表情。

  在这么个少年郎面前,高俅居然感受到了压力,暗自哂笑。不过,坦然吧,从没见苏学士如此器重一个后辈呢。但他如此看重这废墟之事,莫非怀疑……

  高俅兀自想着心事,隐隐感觉这残垣败瓦间似乎藏了些什么东西,有些不安。只是灵感这种事,往往捉摸不着。

  忽然,衙役的嘀咕声让他一震,瞬间明白了——

&ems的,全指着婆婆领着媳妇帮人缝补浆洗贴补家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