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剑器近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怎么可能?

  怎么可能!

  这户人家老少四口人,再加那绑匪,一共五人,找不着了?昨晚明明是在屋子里的,不翼而飞了?

  高俅只觉得背脊发凉,终于晓得自己为何不安了。

  其中不止是蹊跷,而是阴谋,是针对苏学士……或者是针对本地太守的阴谋。念及于此,后怕不已。若昨晚早进去那么几呼吸时间,这会儿也该被压在废墟里了。

  又等了小半个时辰,废墟已清理的七七八八,仍不见原本应该被压的那五人。

  “走吧。”王棣淡淡的说了声,给高俅智珠在握的感觉。

  事后,王棣就此事发表了言论,刑事案件勘查,必须第一时间到案发现场仔细寻找与案情有关的东西,任何蛛丝马迹都有利于案件的侦破。他说了一句很牛的话:死人,也能说话,只要够细心,就能听见死者的倾诉。

  术业有专攻,斟验之术多是师徒相授、口口相传,这就导致此类人才的紧缺,少不得有滥竽充数者,当然也就难以避免有冤假错案。

  针对这种情况,朝廷可以增设法科,用以培养专业人才,可称为“法医学”。但这又涉及到了开科取士,很麻烦。

  说起科举,其实是有弊端的。

  唐朝的常科,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唐代制科更是五花八门,甚至有“不求闻达”(不求显达)科、“高蹈丘园”(隐居丘园)科。常科之中,明算科要考《九章算术》、《周髀算经》、《海岛》、《孙子》等,道举科要考《老子》、《庄子》、《文子》、《列子》等,医举科要考《本草》、《脉经》、《素问》、《伤寒论》等。

  类科分的很细,但最吃香的只是进士、明经少数几科,余者应试者寥寥无几。本朝前期分科更繁,有进士,九经,五经,三礼,三传,通礼,学究,明法等科。

  熙宁变法时,罢去各科,只留进士一科。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但这带来很多弊病,或者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或者只要求强记博诵,学而无用。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进行了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

  神宗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后来变法失败,《三经新义》被取消,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

  但不论是秦朝以前采取的“世卿世禄”制和军功爵制以及世袭制,抑或是汉朝的推举制,以及隋唐以来的科举制,都是有其弊端的。

  就拿科举制来说,虽然改善了用人制度,没有世家背景的平民百姓,只要有才识,还是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也推动整个社会读书的风气。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一是试举内容,盖由统治者制定,成为了统治者控制文人思想的工具;第二就是加重了官场的腐败,滋生很多贪官以科举考试内容作为收受贿赂的一个捷径。第三导致部分人产生畸形的价值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能一举成名的太少了,所以经过那么多年“寒窗无人问”成名之后的价值观会产生很大的变化……

  他从法医学延伸到科举利弊,所言者有理有据,令苏轼、李格非及高俅三人沉思其中。

  当然,这是后话,王棣也没想着勉强去改变什么,不在其位,难谋其政。连王安石、司马光这等牛人都难以根治其弊,他拿什么去改变?正如他回答苏轼的“何以改变”时如此说:除非,读书成本极高,甚至国家实行义务教育,人人有书读……到那时,才真的可以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拥有各类人才。

  呵呵,这在苏轼等人看来几乎不可能,遥不可及,若人人都可免费读书,岂不是人人都做官了?

  读书,科举,不就是为了做官么?往大了说,唯有做官才能为国为民谋福祉。

  此乃后话,略过不表。

  那日,从案发现场回去,在仍积水的太守衙门,王棣和李格非、高俅商讨案情提出:一,要查清那户人家的社会关系,重要的是最近数月来与之与密切交往的人;二,查探那栋房子的侧门和后门通往何处,并尽可能寻找昨夜酉时经过此路段的目击证人;三,查明本城摩尼教的所有事宜,如聚集地、首领头目等。

  关于第三条,他提供了方十三在西城的大致住处。苏轼在西城遇险,方十三也住在西城,在王棣看来,二者间一定有关联。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