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哨遍第1/2段
“但小窗容膝闭柴扉。策杖看孤云暮鸿飞。云出无心,鸟倦知还,本非有意……”
王棣看看纸上的字,不甚满意,有些潦草,心下不稳哪。
这数日杭州局势危急,他忝为“赈灾指挥部”编外人员,往来于城内外,凭借后世接触过的有关事例,偶尔提提意见和建议,有些被接纳采用了,有的没有。
就这样吧,适逢其会,该做的都做了,有些东西啊……眼不见为净。当然不是铁石心肠,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这种时候是害人害己,还是得量力而行。
家国天下,“家”排首位,自然要先安家、让家人幸福安康。
也算是忙里偷闲,写了一副字。写的是苏轼的《哨遍.为米折腾》。
“哨遍”这副词牌,也常写作“稍遍”“哨编”“稍编”,另有别名“北山移文哨遍”“松江哨遍”等,乃苏轼首创。
其在“为米折腰”一词作小序云:“陶渊明赋《归去来》,有其词而无其声。余既治东坡,筑雪堂于上,人人俱笑其陋,独鄱阳董毅夫过而悦之,有卜邻之意。乃取《归去来辞》,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毅夫。使家僮歌之,时相从于东坡,释耒而和之,扣牛角而为之节,不亦乐乎?”
啥意思呢?
此词檃括陶渊明《归去来辞》而成。檃括,就是就原有的文章加以剪裁改写。此词仅微改《归去来辞》语句,不改其意,使之符合声律。
呃,光明正大的半抄袭。关键是,在东坡居士这,就是顺手拈来化为己用,且不落下乘。
在王棣看来,纯属苦中作乐。当然,不是阿Q。
这样的词作,貌似很偏,在特定时间段却最易引发共鸣。
就如一首歌,初听泛泛,或在某一刻便泪流满面了。
提笔书之,也算是与心情相符,苦中寻乐罢了。
“棣哥……”宗沐走了进来,不需要敲门。
十多岁的少年精力充沛,精瘦了些,也没见着憔悴,自个倒了水咕噜咕噜灌了一通,舔舔嘴唇,说了几句,言简意赅。
半大小孩瞧着少不经事,平日里嘻嘻哈哈没个正形,看似懒懒的,双脚不丁不八,落在王棣眼里,却是最正经不过。
二人的关系很微妙,原本算是儿时玩伴,但更偏向主仆(公子哥与书童);玩珠峰三年多,一起随着达叔习武,刀枪棍棒阵前改防什么的,算是同门师兄弟;师成出山,又似(雇)主(门)客……总之,彼此信任。
笔轻飘飘的点了下来,墨水尚未染开,一个个清爽的字落在纸上,到“此生天命更何疑。且乘流、遇坎还止”而止。
端详片刻,王棣甚是满意,比适才写的好些。
这也是历练,处乱不惊呢,养气功夫初见成效,自然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的,加油。
“王婆……在崇文巷?”
很劲爆的消息。
“跑不了……”宗沐显得很是兴奋:“守着呢……和你说一声,我这还得过去。”
王棣慢慢的转动着毛笔,手腕一顿:“方十三呢?”
宗沐搓了搓手:“在明德巷,苏三他们盯着。”
“苏三”是苏府的侍卫,身手了得,不在宗沐之下。有趣的是,苏家侍卫队皆隐去本名,得了主家的姓,以数字名之。
“明德巷……”王棣想了想,哂然微笑,那处街巷与崇文巷相邻,方十三这伙人是要搞事呢,问道:“那王婆不来州衙,怎么反倒去了崇文巷?”
貌似摩尼教是要借王婆与琴操相熟找机会绑架苏小妹与琴操吧,不在州衙呆着,不好行事吧。
宗沐神采奕奕:“说是在崇文巷有门远房亲戚,先去那边住下,安顿好便来看蔡娘子。”
苏轼遭受“意外”,凤凰山上的苏家人哪里还呆得住,洪水稍退便急急下山进城。聂胜琼、蔡云英及小度娘这些个客人也一并来了州衙。嗯,杭州名ji琴操既已从良,终于还是用回了本名。
王棣点点头:“盯紧了,我感觉他们会在这两天动手。”
现在城里局势糟乱,正好混水摸鱼。他甚至怀疑乱局乃是因摩尼教而起,西、北城一天之间发生数十起打砸抢烧事件,要说背后无人策划谋算,未免太过诡异。
这数日他先是与高俅旋走于各个灾点,协同安置灾民。后又参与解决粮食危机、平抑粮价,全程见证彼时的救灾方略。
事实上,他并没有如那些穿越网文开挂般主导一切,只偶尔提了提意见和建议,一个可有可无的边缘小人物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