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西湖路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又过了一日,高俅从华亭回转杭州,不负使命,雇佣数百挑夫,挑着一箩筐一箩筐雪白的大米入城。

  在城门口,一名挑夫脚下趔趄,箩筐滑落,大米哗啦啦铺了一地。

  这一幕被城门外安置点的灾民瞧个正着,眼睛顿时亮了,原本骚动的心沉静下来——那么多箩筐大米,得有好几百石了吧,领头的那位郎君不说了么,这只是第一批进杭的粮食,接下来外地粮食会连续抵埠,杭州,不缺粮!

  这最后五个字,足以定人心。

  这幕场景,这番话,迅速在灾民中传开,不多时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接下来,河道即将疏通、官道很快修好的消息又一个个传扬开来,核心论点便是:杭州缺粮之日将去。

  短短一日,利好消息接踵而至,各个粮庄、米铺反应更为直接,米价一路狂跌,到每石八百五十钱方止。这个价格虽然较平常时高出一成余,但绝对称得上是“良心价”,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五月廿三,灾后第十二天,杭城粮食危机告解。

  妙的是,又过了五天,从其他州县调发的粮食方陆陆续续抵达杭城。可以这么说,直到这时,本次涝灾所诱发的一系列患乱方算真正平息。

  于灾民百姓而言,这短暂的时间差根本不消留意,只要米庄有粮食出售且价格不离谱便可。

  但这对于囤货在手的粮食……实在是够憋屈的,中计了呢。

  不知怎地,一众粮商尽想起早前登门拜访、代表官方恳请平抑粮食市价的“赈济使”。三位大使气度迥异,中年儒生温文尔雅,有着士子的耿直;青年很是精干,喜怒不形于色;少年温润如玉,脸上自始至终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似乎最易相处。

  但也正是这生了副人畜无害、俊秀明朗面容的少年,在请求被拒后,微微摇头叹息:“盗亦有道,更何况……士农工商,自己若不争气,唯有受气罢了。呵呵,奸商嘛,‘奸’也,可非奸诈如斯,滑头些才好哩,错过机会便成过错喽。”

  少年的这番话说的有些莫名其妙,竟似有惋惜之意,这是为何?粮商们表示不解,却隐隐感觉不太好,真是奇怪也哉了。

  说商人目光短浅,王棣是不信的。

  他对商人并无偏见,所谓“士农工商”的排名在后世并不成立,商人,尤其是进入新世纪的成功商人,原本就是智商超群的“士子”出身。“下海”,也曾卷起风潮。事实上,由于商人地位的日益提升,反倒是引发了大面积的“红眼病”,所谓“仇富”是也。

  但杭州城这些粮商的做法显然是不智的,发国难财固然能牟取暴利,但更搞臭了名声。若能反其道而行之,便是人人称颂的“义商”了。不过,时代局限性使然,反正无商不奸,大概也就破罐子破摔了。

  只是,依着苏大学士的脾性,少不得要秋后算账。纵然不会赶尽杀绝,但痛下狠手好生整治一番是必然的。

  遗憾的是,东坡居士卧榻养伤,相关事宜并未禀告,否则这会儿他便该出手抓抓那些个奸商的小辫子了。

  杭城局势稳定下来,灾后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许多处置手段是有例可循的,按部就班就可。

  应对水灾、瘟疫,大学士颇有心得。

  人逢喜事精神爽,经过半月的细心调理,苏太守的腿伤恢复势头极佳,心情也大为改观。

  这一日,王棣推着太守大人去西湖“巡视”。

  这时的轮椅当然不叫“轮椅”,而是唤作“四轮车”,就是某名著中“只见蜀兵门旗开处,关兴、张苞分左右而出,立马于两边;次后一队队骁将分列;门旗影下,中央一辆四轮车,孔明端坐车中,纶巾羽扇,素衣皂绦,飘然而出……”中提及的“四轮车”。嗯,诸葛武侯的专用座驾。

  劳动人民是充满智慧的,古往今来不乏能工巧匠,王棣只对木匠师傅提了提后世轮椅的相关设计理念及某些细节,人家便几乎完美呈现。当然,因为车床工艺所限,轴承、车轮等配件都是木制品,灵活性自是无法与后世轮椅相比。

  至于“巡视”,自是有“作秀”的成分在内。太守大人半月未在公众场合露面,这极不合时宜的,毕竟是非常时期嘛,有怠政之嫌。也是先期保密工作到位,本州最高行政长官遭受意外之伤这么件大事只有极少数人知晓。也正因如此,自涝灾以来,苏太守竟未公开露面,着实蹊跷,疑点重重呀。虽然未引发骚乱,但各种猜测声都有,到灾情过去后的这二日,便有不少人拐弯抹角的打探此事。那些个在灾难中牟利的不义商人更是心下惴惴,都想着拜访太守大人,尽力弥补挽救。毕竟,苏轼这么多年的为官之道以严厉勤政闻名,痛脚落在他手上是大隐患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