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西湖路第2/2段
前些日子是养伤的关键时期,稍有不慎便有残疾之虞,唯有谨遵医嘱。但心是没法安定的,在煎熬中度日如年罢了。
幸好,杭城的危局没有扩散,也没有落到无可挽回之地,否则……难辞其咎啊。
想来朝廷的处置旨令也差不多该到了,总体而言,本次抗洪赈灾算是成功的,绝大多数官员都奋力投身其中,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大抵揪出三两小虾米竖立反面典型也就有了交待。至于身为最高长官的苏轼,虽然成了“局外人”,却也是事出有因,且是因公负伤,大好一副悲情牌摆在那,怎么也不会申饬问责。
只是,虽然能预估后续手尾,苏轼仍是心情低落,想着熙宁十年于徐州率军民抗洪,死守四十五天不退而功成。一转眼过去十数年,却在杭城此次灾害中未能亲身上阵,心存愧疚呀……
是时候出去看看了。
街面上清理冲洗的很干净,几已没了洪水过后淤泥遍地的痕迹。沿街的店铺也恢复了正常营业,许是共历天灾,掌柜伙伴与顾客交流间,客气但不失亲近,相互说着鼓励的话语,绝非客套。
那些水浸泡冲袭过后颓败的房屋,匠人们正热火朝天的修葺,或粉墙或盖瓦,手脚麻利,技艺娴熟。
这方土地的百姓是极有韧性的,从不轻易低头认输。当然,到了“直把杭州作汴州”时,自上而下都“死于安乐”,那才真的是举国皆衰全民尽弱了。
但杭州仍是杭州,还未是临安,此间城民仍是积极乐观、勇于承担的。
一路缓缓过去,沿途所见所闻让苏轼甚觉欣慰,民心可用啊。
终于,有百姓认出坐在四轮车上的正是本州苏太守,先是畏畏缩缩地打量观望,终是忍不住垂首作揖:“太守大人万安……”
“太守大人”?那人此言一出,旁人俱是一惊,那不良于行之人是苏轼苏太守?
在这没有电视媒体的时空,不认识本地官员并不出奇。事实上,大宋上万官员,不识皇帝龙颜的也大有人在。
苏轼心情益发好转,微笑着挥挥手:“你也万安。”
真的是苏太守啊,路人的眼神炽热了起来,纷纷躬身行礼。
看着苏轼频频挥手示意,王棣心想:这才是大文豪的正确打开方式啊,鼎鼎大名的东坡居士素以豪放旷达著称,怎会一直萎靡颓废?!
太守大人“巡街”的消息迅疾传开,待苏轼等人到西湖边时,围观的群众已逾千人。
如此浩大的声势足见苏太守之民望,当世大文豪啊,当有此待遇。
过不多时,太守大人因何受伤也传了开来,围观百姓看苏轼的眼神愈发敬重,纷纷表示摊上这么一位勤政为名的好官乃是本地子弟的大福气。
这想必又是高某人的手法,藉此良机既消弭了苏轼“怠政”的隐患,又提升了民望,一举两得。这位幕僚,的确不错。
王棣却是又想起苏轼受伤的蹊跷。他几乎可以肯定此事与摩尼教脱不了干系,可惜的是没能擒获方十三等摩尼教首脑人物,否则应可查明真相。
但在他的极力建议下,便点出苏轼受伤与摩尼教可能存有的关联,张通判也不敢大意,经过甄别筛选,果然在被捕的暴民中揪出了百来个摩尼教徒。经过诸多手段的审讯,大致可以得知,城里多起“趁火打劫”的暴动皆是这些个摩尼教徒在策划引导,其中还有一个长老。
那长老算是摩尼教的中高层人物了,知晓甚多,熬不过刑讯,一五一十的招了供。
据他的供词称:
摩尼教发源于波斯,在法主管辖下分设五个教阶:法师,共设十二人;教监,共七十二人;宣教士,共三百六十人;出家僧侣,即正规信徒;听者,即一般信徒。
在大宋则是教主(圣公)、法王、长老、光明使者、主教徒、副教徒。根据发展教徒的数量计功论赏,可一阶阶往上升。杭州有三万多各主教徒,副教徒逾十万。
清规戒律主要内容有四不:不吃荤、不喝酒、不结婚、不积聚财物。忏悔十不正当,即忏悔虚伪、妄誓、为恶人作证、迫害善人、拨弄是非、行邪术、杀生、欺诈、不能信托及不使日月喜欢的行为。遵守十戒:不拜偶像、不谎语、不贪、不杀、不淫、不盗、不行邪道巫术、不二见、不惰、每日四时祈祷。
这般清规……王棣也是醉了,光说不练假把式啊。
但那“长老”却是不知苏轼遇袭一事,也未供认是摩尼教主导策划暴乱。
许是他级别不够吧,线索嘎然而断。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