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西湖春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王棣是认定了摩尼教实为“邪教”的。

  仅杭州的副教徒便有十万之众,一成之多了,可见其的扩展速度之快。可以预见的是,一旦方十三之流举旗号令,定是从者如云。

  苏轼非食古不化的迂腐之人,自能觉察其中利害关节,虽然无足够证据指证摩尼教之祸,但也可趁机整治一番。

  不过,此事可适当延后,当务之急是灾后重建事宜。

  此次涝灾损失惨重,农作物受损率逾七成,头季稻已错过播种栽培,得上奏状减免赋收,且得着手调粮以免粮价上扬。

  这还是后续手尾,当前之重是灾民的处置事宜。

  去岁甫知杭州,便遇瘟病横行,面对病疫和不良药商的黑心作为,苏轼十分清醒,他知道,杭州为“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经过慎重考虑,他认为如果能创办一家政府医院,情况或许会较好掌控。可是开设医院需要大量资金,怎么办?他同属下商量后,决定采取募捐的办法。苏轼首先从府库里拿出两千贯平时省下的办公经费作为基金,同时号召城里的有钱人捐款。可是还有缺口。他回家后,把情况同夫人一说,夫人认为人命关天,百姓的安危是大事,她应大力支持,于是带头卖掉陪嫁的首饰参加募捐;他又拿出自己的积蓄五十两黄金交了上去。

  在他们夫妇的带动下,参加募捐的人越来越多。

  经过众筹,总算把资金募集起来了。于是,苏轼招聘了部分医护人员,在杭州众安桥旁边找到了一处官家的院子,办起了一所名叫“安乐坊”的病坊。

  医院建起后,苏轼立即派官员和医生分赴各社区救治病人,同时免费发放食品、药品。作饘粥,药饵,遣吏挟医,分方治病,活者甚众。

  另外,在众安桥和江岸,苏轼又各开一药局救治百姓,叫“惠民药局”。

  他还对那些无良的庸医、药商进行大力整治。对于那些趁着疫情奇货可居,哄抬药价,不顾百姓生死,大发瘟疫财的不法商人。必须焚烧结局,交出非法所得,并且捐款,才能得到药方,否则只能等死。

  算是前事之功,“安乐坊”及“惠民药局”在这时可派大用场,日后亦当发扬壮大。

  另一桩事就较麻烦,那便是灾民安置。此次涝灾共毁本州城乡店铺、民舍三千余所,百姓流离失所者逾万。如何安顿无家可归的灾民,关系民生大计,其中更存在祸乱隐患。

  此事犹如一枚刺扎在心口,令苏轼寝食难安。

  王棣大抵知晓老苏心头所忧,记得后世那次大地震后,毁坏民房无数,乃是举全国之力共助震区重建,采用的各省包干包建制,似乎可以借鉴一二。当然,因国情、体制不同,也不可能生搬硬套,可酌情变化。

  当下,他提了提借力共助重建,具体实施就看苏大学士如何拍板定夺了。

  苏轼听罢,眼睛亮了几分,沉吟着道:“此策……倒是可为,得谋划周全,且先奏请朝延准许……”

  心下作了谋断,轻松了几分,大学士微笑着说:“王小友,某尝言汝善经济之道,文叔、文恭二人皆是不信。呵呵,今日可知某之目光如炬否?”

  李格非与高俅自是点头称是,尤其是高二,将捧哏的角色诠释的相当到位。

  在王棣看来,太守大人似乎更看重高二多些。这也正常,哪个当官的都喜欢能干又能说的下属。

  至于李格非,显然更文人气一些,稍显不知变通,这当口又提了另一件事:“先生,府衙修葺一事不可再拖了,正好一并翻建一二。”

  他这提议倒非说是不对,但却有些不合时宜。熙宁四年,大学士苏轼宦游到杭州担任通判。甫到衙署,只见那几间屋屋不仅破烂不堪,还歪歪斜斜的,一副大风吹来就要坍塌的模样,感到十分郁闷。

  杭州以前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都城,修建的衙署用房都是用的十分珍贵的巨木。但由于宋代百多年来,官府无力维护,就变成这模样了。苏轼晓得朝廷的政策,盯得到“遭头”,不会去干擅自修房的蠢事,进衙署办公小心些就是了。三年任期干满后,道声“拜拜”也就告辞了。

  殊不知十几年后,苏轼又重返杭州当知府。来到府署一瞧,“桃花依旧笑春风”哟!同僚们说,下雨就只能像农民们一样窝在家里“轧雨班”,谁敢待在那屋里,垮了咋办?这种倒霉事啊,真格儿是人人都说不得,没过几天衙署里就倒塌了一间房屋,压伤衙门两名书吏。此次涝灾,衙署的鼓色诠释的相当到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